“大学之道,知识之美”,欢迎来到智本社经济学社,跟清和社长一起开启一门新的课程《国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2018年到2023年,中国发生了很多故事,包括中美贸易、三年疫情、房地产寒冬、人口拐点等等,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确定性在增强。
比如外贸。全球贸易版图大变局,国际贸易条件走弱,中国出口结构正在转型。2018年贸易战恶化了贸易条件,然后三年疫情中国出口大规模增加,2022年4季度又开始出口快速回落,对美国、欧洲的出口快速下降。2023年,对中国来说,技术封锁、产业转移、芯片产业链重组等正在弱化贸易条件。未来的出口怎么走?
比如房地产。从2002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一路高歌猛进,2016年棚改货币化后全国大小城市房价全面上涨,中国家庭70%的财富都在房子里。但2021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全面快速进入寒冬。直到2022年11月份出现政策底,房地产才开始缓慢复苏,但修复艰难,房地产回不到过去了。开发商的债务问题、宏观经济走势、普通家庭收入、人口形势都不支持房地产大发展了。未来,房地产还能投资吗?
再比如地方债。从2009年开始,内地省会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大发展,主要靠地方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但2021年开始,大量城市地方债泰山压顶,城投债被限制增长,一些城市的增长被债务透支,就业机会和赚钱机会下降,年轻人该如何选择?
此外,人口拐点与失业问题显现。一方面人口进入拐点,年轻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速,低生育持续,另一方面年轻群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从各国历史经验来看,进入深度老龄化之后,经济增速将明显下降,社会养老负担快速增加。未来,养老该如何安排?
当下,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些变化,很多人感到困惑和迷茫:为什么会这样?未来又会怎样?
这是我写这门课程的原因。我试图从当下中国经济以及我们普通个人面临的困惑出发,研究中国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的历史,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过去我们做对了什么、需要避开什么问题;当下面临问题原因又是什么,未来会怎么走,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这门课程从70年代开始讲起,重点解决以下十个问题: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遇到什么问题?计划经济这条路为什么没有走通?70年代末,为什么改革开放?当时发生了什么?
第二,80年代改革开放遇到哪些阻力?改革的本质是什么?改革开放从哪里入手?价格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所有制改革为什么重要?这轮改革印证了哪些可靠的逻辑?
第三,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遇到什么问题?90年代为什么美资大举进入中国?改革取得哪些实质性的进展?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什么?金融改革有哪些突破?
第四,2001年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出口制造业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也快速增加,其中的逻辑是什么?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政府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哪些经验是符合基本原理的、必须坚持的?
第五,从分税制改革后,尤其是“入世”后,政府开始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这对中国经济增长意味着什么?对中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增长意味着什么?大规模的基建投资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同时遇到哪些问题?
第六,从2002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快速发展,房地产跟中国经济、出口制造业、货币发行到底是一个什么逻辑关系?房地产泡沫是怎么形成的?经历过2022年行业寒冬后,房地产未来会怎么走?
第七,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规模非常大,但两者为什么会爆发贸易战?问题出在哪里?国际关系的改变、贸易条件的弱化对中国会产生哪些影响?
第八,中国地方债是怎么形成的?2009年之后,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与地方债的关系是什么?城投债问题是否会影响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年轻人该如何选择城市发展?
第九,中国已经进入人口拐点,这对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老龄化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普通家庭该如何安排养老?
第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局,改革开放依然是最重要的路径,接下来该如何改革?什么样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经济体制该如何改革?经济结构该如何调整?
好的,以上十个问题,请进入课程寻找答案,请进入《国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第一讲。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