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资管自2001年起步,在2012年行业监管创新中扩张,其后7年实现了近60倍的指数式增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着两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
首先是2013年,这一年,新《基金法》实行。
在准入方面松绑,保险、券商等资管机构开始涉足公募产品,国内资产管理大公募时代的大幕拉起。
2013年后,早有准备的券商机构纷纷开始设立资管子公司,风口之下,以抢得分食蛋糕的先机。
2024年11月,以“共赴每一个拾刻”为主题的中泰资管成立10周年庆典在上海举行,十年前的2014年,在行业大潮的推动下,中泰资管成立。
行业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则是2018年。
这一年,正式落地的资管新规中的“禁止资金池、打破刚兑、去嵌套、去通道等”规定,加速了资管机构即银行、券商、保险、信托等细分领域的转型,进而带来了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飞跃式发展。
而2014年成立的中泰资管,恰好在2017年底拿到了当年唯一获批的一块券商资管公募牌照,及时跟上了2018年公募大发展的“天时”。
中泰资管的大股东是中泰证券,在成立之初他还曾经叫齐鲁资管,作为山东本土券商的子公司,他的出生和成长却都在上海,北方人的豪爽和南方人的细腻,让中泰资管自诞生就混了南北的“地利”。
2024年暑期,喜人奇妙夜的节目《越狱的夏天》爆火,其中有个角色,是一口台湾腔的武松,外表小鲜肉,不过一口酒下肚就立即变身,用山东口音喊出,“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之后,就力拔山河气盖天。
这个武松,恰如两种气质混搭的中泰资管。只是,回到资管行业,武松如果不喝酒,究竟还能不能打虎?
而在赶上了天时地利之后,中泰资管的“粮食精”就是他的“人和”。
好客中泰?
2014年成立的中泰资管,从2016年底开始向证监会提交公募牌照的申请材料,历时一年,在2017年底正式获批,是当年唯一一家获得公募业务资格的券商资管机构,也是行业里第13家获得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资管机构。
为什么说中泰资管身上脱不开山东人气质?
因为从成立那天起,它就主打要交朋友,和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和团队成员,进而和时间、和投资。这种把“交朋友”当成公司理念来执行的风格,除了将“好客山东”刻进DNA里的山东人,舍我其谁?
但是,中泰资管却是在上海长大的,说着吴侬软语的小武松,他究竟能不能打?
牵头组建中泰资管的是章飚,即中泰资管的首任董事长。章飚被市场称为“中国量化投资界的元老级人物”。
1999年章飚加入国泰君安证券,历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部经理、一级研究员、新产品开发部总经理、衍生产品部总经理。2010年10月,国泰君安资管成立,章飚任国君资管总经理。2014年章飚离任,赴齐鲁证券即中泰证券筹建资管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
在中泰之前,章飚已经是行业里的代表性人物。
在国君资管期间,章飚带领团队在2011年推出了券商行业第一个量化对冲集合理财产品,其后各家券商资管才开始纷纷效仿,券商资管的量化对冲市场才开始大发展。
在2017年底没有拿到公募牌照之前,私募量化对冲,是中泰资管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在2018年资管新规之后,量化私募同样发展非常迅速,国内的量化私募规模在2021年7月底就已突破万亿。
这是中泰资管业务模式有别于其他券商早期资管的特色之一。那时候,各家券商还在大力拓展通道业务,但是,章飚则主张大力缩减通道业务,转型主动管理。
坚持主动管理为方向,没有追求规模的目标,即便是刚成立的那几年,中泰资管也始终保持了主动管理规模占比过半的格局。
2015年,中泰资管的通道业务规模比2014年压缩了33%;2016年其通道业务规模已压缩至2014年底的一半。中国基金业协会曾有数据,2017年证券公司主动资管规模占比超过50%的只有三家,中泰资管就是其中之一。
章飚是早期中泰资管的灵魂。他的表达欲极强,用词也很丰富,当年他有很多名言出现在媒体上,比如,“我每天都跳着舞上班”、“我天生就是要做量化的”、“股指期货这些衍生品是我的生命”、“别人玩钱我玩命”。
除了给中泰资管带去了私募量化基因,2017年底,在最严监管年,章飚带领中泰资管拿下了当年券商资管唯一的一个公募牌照。
毕竟,对券商资管而言,其大发展不能依靠量化产品,其较低的天花板将影响机构在整个市场盘子中的位置,而管理规模才是衡量机构成就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了解,中泰资管的公募牌照获批当日恰逢2017年的冬至,章飚发了一条朋友圈,尽管开头即表示自己“不悲不喜”,但字里行间还是能够感受到他的喜悦与兴奋。他谈到了自己的期望,“希望你的到来不是凑个数而已,做出自己的特点,做出自己的未来”。
回到2024年的12月冬至日,再看当年,依旧能够感觉到,早期行业蓬勃发展,机遇、选择,和中泰资管想要大干一场的心气儿。
彼时,章飚在中泰资管三周年员工大会上说,“三年前,我在申请牌照的时候,我跟监管机构的领导拍胸脯说,我们一定要做一家让人尊敬的公司。没有边界的能力,真的不是能力。所以,我特别怕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这是一件最恐怖的事。”
“2018年是行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年。我们判断,行业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比较普遍的管理规模收缩;此后,管理能力强、风控得力、收益好的机构会迎来跨越式发展机遇。”章飚表示。
随后,中泰资管从固定收益、权益投资管理、资产配置等三个角度布局了2018年。
2018年1月起,中泰资管还开始进行,每月一期的“风险月报”发布,不仅会在市场低点时提示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也曾基于其对市场的观察,提示“情绪指标进入高风险区域,市场拥挤度、高风险股票溢价和隐含波动率都处于高风险区域”等市场状态。
在2018年底,中泰资管发行了第一只公募基金——中泰星元价值优选,该基金为大盘价值混合型基金,募集规模近9.6亿份。彼时上证指数不足2700点,接近冰点。
愿景和实际发展总是有落差的,高开的首支公募基金没有能够持续高走,从2018年四季度末的9.2亿元缩水至2019年四季度末的3.3亿元,一年之内资产规模缩水幅度超过六成,高达64%。
此后,中泰资管的公募业务发展一直起起伏伏。2019年中泰资管实现营业收入为5.31亿元,同比增长2.03%;净利润为7899.36万元,同比大增123.15%,但其公募资产规模仅有19亿元。
按其2019年报表明,报告期末,公司公募业务收取管理费共计约2654万元。同期,对应托管费和客户维护费分别为427万元和1096万元,合计为1523万元,占比近六成,余下销售服务费和其他费用分别为123万元和86万元。其中,仅客户维护费占管理费比例已超过四成,高达41.3%。
除了公募规模困境,早期的中泰资管债券“踩雷”也非常频繁。尤其是2019年,中泰资管旗下违约债券数量位居全行业前三,共踩雷6只债。
而针对上述问题,中泰资管的核心管理团队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作为行业里极具影响力的大佬,2014年章飚离开国泰君安奔赴中泰时,国君资管的老班底都追随他加盟了中泰资管,包括时任国君资管总裁的谢建杰,总助黄文卿,时任泽熙投资总助的叶展。叶展此前是国君资管的市场总监。
而穿透中泰资管的股权,发现其有三家股东,中泰证券持股60%,两家有限合伙企业——深圳派特纳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和深圳前海山小投资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为24.00%和16.00%。派特纳投资和山小投资的股东方均是上海聚驹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均为98%。聚驹投资的股东为多达29名的自然人,章飚、叶展、吕晓光、黄文卿、谢建杰、徐建东分属第一至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在5%以上。
作为中泰资管的初创人,章飚及其团队通过聚驹投资,最终持股比例接近40%。这是中泰资管创始团队的早期持股规划,而这些人在前后10年内,支撑着中泰资管核心管理团队的变化。
尽管股权激励在公募行业并不少见,但中泰资管仍是少有的有员工持股的券商资管公司。这在初创时期为中泰资管吸引来众多人才打下了基础,也保证了较长时期中泰资管核心团队的稳定。
还能不能做朋友了?
行业一直在变化。
券商资管的业务规模在2017年一度曾达到18.77万亿元的高峰,彼时公募基金总规模尚不过11.6万亿元。
但在资管新规的作用之下,2020 年上半年券商资管受托规模持续缩减,截至 2020 年 6 月末,证券行业受托管理资产规模 11.83 万亿元,较年初下降 4%,甚至不及2016年的一半。
2020年末,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突破120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总规模近20万亿元,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等的规模也都超过20万亿元,而券商资管规模却只剩下当年的零头,仅为8.55万亿元。
随着“资管新规”落地,通道业务逐渐告别市场舞台,券商资管由此经历转型阵痛,部分机构管理规模与收入同步下滑难以避免。
2020年6月16日,中泰资管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司董事长章飚和CEO叶展均因个人原因离任,公司原副总经理黄文卿将接替章飚担任中泰资管董事长,公司总经理徐建东将担任公司总经理和CEO职务。
彼时,中泰资管的相关人士回复称,三年董事长任期已满,章飚不再连任董事长,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风险控制委员会委员,在董事会层面参与公司战略规划。而叶展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希望专注于投资事业。
中泰资管的前半段,是章叶时代,后半段则进入了黄徐年代。
新任董事长黄文卿于2014年7月份加入中泰证券,历任中泰资管总经理,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在加入中泰之前,黄文卿自2001年7月起一直在国泰君安任职。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其历任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证券分析研究员、衍生产品部投资经理、资产管理总部固定收益业务投资经理(部门总助)。2010年8月至2014年7月期间,历任国君资管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兼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
徐建东于2014年11月至今,历任中泰资管副总经理、总经理;现任公司总经理、首席执行官。他在加入中泰资管前,于2001年5月至2014年11月,先后任齐鲁证券上海赤峰路营业部总经理、济南山大路营业部总经理、莱芜业务总部、经纪业务总部总经理、北京资产管理分公司副总经理。
但2020年,券商资管行业的下行叠加核心管理团队的变化,并没有对中泰资管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新管理核心班子,脱胎于创始团队,人虽然有变化,但核心管理面一直没有改变。
比方说,在业内,中泰资管是从不以相对排名来考核基金经理的,这是自其成立后一直在坚持的原则。这种做法,在中泰资管内部被概括为“拒绝内卷”。
据说,中泰资管的识人和考核主要放在入司环节上。一旦选出了投资理念上志同道合、投资框架完整又能坚守自己风格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公司不仅不会对其设置相对排名的考核要求,还会帮助他们尽可能地排除短期业绩干扰,坚持自己的投资信仰。
这也因此让中泰资管的投资风格被市场打上了“躺平”、“慢”等标签。权益市场情绪高涨的2020年,中泰资管仅在权益领域布局了一只指数增强基金。
资管数据方面,2020年末,中泰资管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469.59亿元,比2019年末增加116.8亿元,其中公募基金业务规模106.56亿元,同比增长456.16%,公募基金新增规模约等于全年新增资管总规模的75%。
2021年,中泰资管的公募管理规模也仅增长至174.68亿元。
“实际上,这几年我们没有刻意去扩大公募的管理规模。从2018年12月第一只公募产品问世以后,我们旗下公募产品的数量刚过20(A、C份额不重复计算)。作为机构,在牛市中要克制对短期规模扩张的非理性冲动。”黄文卿说。
在2021年之前的几年,中泰资管的机构客户占比较高,但随着其公募产品规模和口碑的变化,来自互联网渠道的个人客户比例持续上升。
这也得益于中泰资管对于各种社交媒体的充分利用。
中泰资管是行业里将各种社交媒体运用的最早、最全面的机构之一。
其自媒体矩阵覆盖微信公众号、雪球、今日头条、视频号、微博以及天天基金、蚂蚁财富等平台,包括近年来很受年轻的投资人喜欢的播客。
与投资者保持沟通,这也是中泰资管从成立之初就有的传统。
在“中泰证券资管”的官微上,有一个名为“中泰资管天团”的专栏,所有内容均由中泰资管的基金经理和投资经理亲笔撰写。
写文章这事儿,也得从章飚说起。
2018年底,中泰资管发布了第一支公募产品,其管理者是中泰资管公募权益类的“台柱子”姜诚。
为了推荐姜诚,时任董事长的章飚亲自写了一封推荐信,开头是:“ 姜老板姓姜,新姜老姜的姜。”
在文中,章飚介绍姜诚的性格测试是“猫头鹰”,“他钱包里的人民币都是按照大小排序摆放且同一个朝向。他无法忍受杂乱无序的钱包。”章飚与之打篮球,形容他“动作不怎么飘逸,也不赏心悦目”,“如同一个重型坦克,直攻篮下,那种挡我者伤,躲我者康,舍我其谁的样子。”
还有很多日常相处的细节,“某日,章飚与姜诚彻夜讨论至凌晨,姜诚鸣金收兵,去划船。”章飚写道:“一个早上五点就在划船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没有观众,没有战友,只有一个人不停地挥浆、入水、划水。”
姜诚曾介绍说,章飚的这封信,把他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因为他真的懂我。”
在章飚的带领下,“分享”这个事情在中泰资管显得尤为重要。姜诚本人也是其中将“分享”这个行为发挥到了极致的代表。
2021年7月,姜诚以“就叫姜诚”的ID入驻雪球平台,入驻当天人气爆棚。
一年后的2022年4月,一位雪球的网友将姜诚文章编成了纸质书,一共3册,供自己收藏和学习,可见,姜诚分享的内容之多、之受欢迎。
或许是在这种启发下,2022年,中泰资管给旗下包括姜诚在内的三名基金经理各出了一本书,姜诚的叫《愿意慢 未必慢》,田瑀《田瑀研究笔记》,徐志敏的叫《徐徐图之》。
机构业务容易出规模,相比之下,个人客户是慢工出细活,更需要口碑的逐步建立。在中泰资管的视频号上,原创视频就有上百条,短剧、动画各种形式都有。其“好朋友”系列,被大家称作“野人动画”,从两个小野人身上,阐明“朋友”的意义,以此与投资者共同面对焦虑和恐惧。
2022年虽然股指与市场情绪的走低,中泰资管却先后发行了八只主动权益基金(AC合并口径)。
2022年12月31日,中泰资管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2187.8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31.69亿元。其中,公募基金业务规模达401.45亿元实现规模翻倍,实现营业收入6.04亿元,同比增长12.75%。
但2023年权益和量化市场低迷,截至年底,中泰资管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大幅下降为1220.71亿元,其中,公募基金业务规模为390.57亿元。
对此,姜诚在自己2023年的年报中给出了自己的结论:价值投资不是红利策略,不是成长策略,不是小市值策略,不是任何一种策略。
但互联网时代,“多言”有时也会给中泰资管引来质疑。
作为“中泰资管天团”的姜诚,以价值投资闻名,其在管基金规模为134亿元,占中泰资管权益基金规模的比例超过70%。同时也是目前,整个券商资管行业在管规模过百亿的唯二权益基金经理之一,另一个是现在东证资管总经理张锋。
截至2024年上半年,姜诚近6个月盈利9.2%,近三年盈利16.74%。
姜诚,清华大学金融学,上财的金融硕士,曾任国泰君安资管总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安信基金研究部副总、研究部总经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2018年加盟中泰资管。
2024年以来,姜诚的多个言论都很出圈,其中“A股100万点可期”的观点还登上了热搜。
在其2024年的二季报中,姜诚表示,被期待的强复苏并未如期而至,让投资者倍感煎熬。其实这种煎熬没必要,好投资不以难度系数取胜,坚持做简单而正确的决策,长期赚钱没有高技术难度,只有一点心理难度,需要耐心,欲速则不达。
但就在姜诚劝投资者耐心的同时,中泰资管却在算时间内迅速清仓式赎回了该只产品。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中泰资管背刺了自家明星基金经理。
同时,结合稍早前的中泰资管架构调整,姜诚原来管理的“基金业务部”被分拆了。新设权益公募投资部、固收公募投资部和量化公募投资部,姜诚只管理权益基金,这也被投资人质疑,姜诚是否被“缩权”了。
“缩权”+“清仓式”赎回,要跟所有人做朋友的中泰资管,怎么先跟自己人“翻脸”了呢?
而“掐点”赎回,中泰资管的朋友圈,是不是已经仅三天可见了?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中泰资管股票及混合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193.93亿元,在所有券商资管中排名第二。
黄文卿称,“你把客户当成朋友,陪伴朋友,这个规模就是一个自然增长的结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但究其本源,对于资管机构而言,所有的价值投资理念,最后都需要落实在“人”上,落实在信任上,无论是平等坦诚的投研氛围,还是对投资者真诚的沟通需求上。
不刻意追求目标不是什么坏事,但要让投资人认可自己长期的投资能力,就必须真诚再真诚。
毕竟,没有“酒”的武松打不了虎,离了“人”的机构也走不远。
下期预告:
资管圈里有这么一家低调稳健的成员,它以严格的风控和专业的投研团队闻名。它的多元化投资策略,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方案,从公募到私募,从传统资产到新型金融工具,业务触角延伸至多个领域。
虽然也曾卷入过一些公众讨论,但有趣的是,随着误会逐一澄清解除,让大家对其背后的运营和文化产生了更多好奇,而且开始关注到它在业务之外的社会性作为。我们下期继续聊。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