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举行IPO路演,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嘀嗒出行举行IPO路演,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2024年06月20日 10:14 贝多财经

近日,贝多财经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嘀嗒出行管理层已就在港交所IPO事宜举行路演。如若顺利,嘀嗒出行将于近期在港交所启动招股,进而实现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对(于)境外上市,证监会的态度是要加快备案,我们现在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一些。同时,方星海称,“我们支持中国内地的企业到境外上市的时候更多到香港上市”。

事实上,嘀嗒出行已于2024年2月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IPO备案。前不久,嘀嗒出行通过了港交所上市聆讯,并披露了聆讯后的招股书。除嘀嗒出行以外,如祺出行、曹操出行等也在提交了招股书,同样准备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据招股书介绍,2014年成立的嘀嗒出行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出行平台,主营顺风车和智慧出租车两大业务,旨在通过不增加额外上路车辆来创造更多运输效能,打造挖潜增效的可持续出行方式。

按交易总额及顺风车搭乘次数计,嘀嗒出行于2023年经营中国第二大的顺风车平台,顺风车交易总额为人民币86亿元,顺风车搭乘次数为1.3亿次,按交易总额计的市场份额为31.8%,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的市场份额为31%。

2017年,嘀嗒出行推出智慧出租车服务,目前已在中国98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特别说明的是,嘀嗒出行采用了轻资产模式,以信息服务聚合平台的形式,对接私家车、出租车司机及乘客,收取由其网约服务促成的搭乘服务费。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嘀嗒出行的营收分别为7.81亿元、5.69亿元和8.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31亿元、-1.88亿元和3.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38亿元、8470.8万元和2.26亿元。

按业务结构来看,嘀嗒出行的收入主要来自顺风车业务、出租车网约服务以及广告及其他服务。其中,顺风车业务为核心。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的收入分别为6.95亿元、5.15亿元和7.74亿元,占比分别为89.0%、90.5%和95.0%。

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嘀嗒出行分别促成约3550万次、2150万次和1210万次的出租车网约搭乘。同年,嘀嗒出行的交易总额分别约为人民币8.27亿元、4.27亿元和2.24亿元。

基于轻资产模式,嘀嗒出行的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2022年和2023年,该公司的毛利分别为6.31亿元、4.28亿元和6.0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85.4%、79.5%和75.9%,能够可持续发展。

目前,嘀嗒出行的资金储备也十分充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嘀嗒出行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6亿元。报告期内,嘀嗒出行经营活动所得的现金净额分别约为1.35亿元、1.07亿元和2.30亿元,现金流量保持稳定。

成立至今,嘀嗒出行获得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易车、蔚来资本(蔚来资本基金)、华兴资本、京东等。据招股书披露,嘀嗒出行于2014年12月获得3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2月获得20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5年7月,嘀嗒出行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每股成本为0.7184美元。2017年8月,嘀嗒出行获得约2913.29万美元D轮融资,每股成本为0.4286美元;2018年,嘀嗒出行再度完成约1.356亿美元E轮融资,每股成本为0.4954美元。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5 brothers Limited为嘀嗒出行的控股股东,持有该公司33.57%的股份,拥有50%的投票权。据招股书披露,5brothers Limited由嘀嗒出行的五位联合创始人共同控股,包括宋中杰、李金龙、朱敏、段剑波和李跃军等。

其中,宋中杰为嘀嗒出行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李金龙、段剑波、李跃军均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朱敏为执行董事。此外,蔚来资本基金、IDG、华兴资本、易车、高瓴资本、京东、携程等也是嘀嗒出行的股东。

本次冲刺上市,嘀嗒出行将募资金额用于扩大用户群并加强营销和促销活动、提升技术能力及提升安全机制,以及增强变现能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