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清宫电视剧中都有对皇帝用膳有过刻画,有的小桌子摆几个清粥小菜,让观众感觉还没过年时候自己家中做的菜多,有的洋洋洒洒号称满汉全席,看着却着实有些一般。那么在历史上,清代的皇帝究竟是怎么吃饭的?他们吃饭有什么规矩?
01 一日两餐皇帝的日常膳食多设在养心殿、重华宫等处,每到传膳的时候,太监都会先在传膳地点布好膳桌,然后当膳食从膳房运来之后,迅速按规定在膳桌上摆好。但不同于现代人每日的早、中、晚三餐,清代皇帝每日一般都只吃两餐,并且对于用餐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清宫御膳房档案的记载,皇帝的早膳多在卯正(早晨六点)以后;晚膳却在午未之间(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之前)。虽然以时间来看,这两餐大抵相当于今日我们所吃的早餐和午餐,但就奢华程度来言,且不论正餐,即使是早餐也绝对不是我们的清粥小菜或者豆浆油条所可以比拟的。比如《膳底档》中记载的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的早膳:“卯初二刻,请驾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用春寿宝盘金钟盖)。卯正一刻,养心殿东暖阁进早膳,用填漆花膳桌,摆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一品,酒炖肉、炖豆腐一品(五福珐琅碗)清蒸鸭子糊、猪肉鹿尾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 也不知道皇帝一大早起床吃这么多肉类食品会不会肠胃消化不了。02 “摆谱”所谓“摆谱”来源于19世纪初北京的移民屯垦。当时老一辈人家家中都有家谱,大家坐到一块时会“摆谱”,看看谁家的“谱大”,现在则一般指的是摆资格、摆门面等,略含贬义。但我们在这里说的皇帝吃饭所指的“摆谱”却不是这个意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曾对此做过解释:“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 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皇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摆起了谱,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 两银子。”
图/影视剧中的慈禧“摆谱”03 餐具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其主要以金、银、玉石、象牙器皿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因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而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主要是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因为利用他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食物中是否有毒。除餐具的质地外,其美观也是为统治者所重视的。其所使用的食器上一般都有专名,比如“大金盘”、“青白玉无盖葵花盒”、“双凤金碗盖”等等。可以说,每一件餐具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都充分体现出了皇家的“尊”、“荣”、“富”、“贵”、“典”、“威”等独有的气派和权势。
图/乾清宫家宴乾隆御用铜胎錾掐珐琅万寿无疆宫碗以外,皇帝用餐还有很多规矩,比如“皇帝不吃寡妇菜”。这主要指宫廷御膳菜不能菜品原料单一化,而一般要求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菜肴品种拼制组合而成;再如皇帝吃过的膳食其菜肴原料、配方、调料等都会由御膳房详细地记入菜单,以确保其味道不可以改变等。参考文献:侯瑞秋:《清代宫廷饮食礼俗初探》,《满族研究》2000年第4期;姚伟钧:《满汉融合的清代宫廷饮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徐啟宪:《清代皇帝的用膳》,《紫禁城》1980年第4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