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花开无田明清时期盛行于民间的戏剧里,诸葛亮往往是羽扇轻摇、一身八卦服的老者形象,而周瑜则是剑眉星目、目光凌厉的青年形象。我们对诸葛亮的固化印象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一副看透时局高深莫测的样子。对周瑜的刻板印象则是“既生瑜何生亮”,妒火中烧的愤青,一副自信满满、争强好胜的形象。
我们先不说两人的性格,单从外表形象来看,诸葛亮和周瑜的角色就颠倒了,周瑜出生于公元175年,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赤壁之战发生的时候,周瑜是33岁,诸葛亮是27岁。难道20多岁的诸葛亮要比30多岁的周瑜面相老吗?我们总不能说诸葛亮少年老成,整天操劳国家大事,以至于皱纹横生吧?误会最深的是,民间流传的版本里,诸葛亮三气周瑜,致使周瑜被活活气死。要知道周瑜那时候已经是东吴集团里能说上话的人物,先不说多么位高权重,就单凭他和上任统领孙策的关系,两人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被蜀汉集团的说客诸葛亮气的团团转呢?无论是正史《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都不可否认地承认,周瑜是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诸葛亮最多是在旁边摇个羽毛扇的角色,火烧赤壁的计策是周瑜部下黄盖想出来的。
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是蜀汉的左将军兼刘备幕僚,周瑜是建威中郎将兼大都督。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升为军师中郎将,属于中郎将地位较低的一种,而周瑜则是偏将军兼南郡太守。可能大家对东汉时期的将军不太了解,粗略地说,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将军这一职不是常设,只有在发生战事的时候才会有,比如孙权父亲孙坚讨伐黄巾军、董卓逆贼,朝廷封为破虏将军。孙权兄长孙策和军阀袁术征战不休,多次打出讨伐逆贼的旗号,公元198年,朝廷任命其为讨逆将军。
孙权承袭了孙策的将军职位,当他一见到周瑜的时候,就拜他为中郎将,东汉末年的中郎将位高权重。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后才升为中郎将,且在此后获封中郎将官职的功将越来越多,中郎将的地位逐渐下降,由高级将领沦为中低级将领。周瑜在东吴集团的地位高于诸葛亮在蜀汉集团早期的地位,低于诸葛亮在蜀汉集团后期的地位。北宋词人苏轼是周瑜的头号大粉丝,“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东坡不愧是豪放派诗人,这一句词就勾勒出赤壁之战的意境。羽扇纶巾的周郎,身边是笑眼盈盈红颜小乔,意气风发地年纪,谈笑风生的时候,战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瑜是个不折不扣的儒将,如果放下折断的长戟,他可能是一位浪漫主义的倜傥诗人,衣诀飘飘的青年才俊,才情不亚于建安七子。周瑜生逢乱世,烽火连天的战乱,燃起了他心中的壮志豪情,他不会像陈胜那样嘲讽同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周瑜是个敢想敢做的实干家,他没有拨弄艺术气息的琴弦,而是熬夜苦读,只为熟悉运用兵法。周瑜的一生中,有个叫做孙策的儿时玩伴,两人同一年出生,早已建立起牢不可固的友情。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周瑜愿为孙策肝胆相照,孙策能为周瑜两肋插刀,周瑜的人格魅力大放光芒。
远在千里之外的洛阳城,外戚大将军何进被杀,奉命勤王的并州军阀董卓趁虚而入,把持朝政,酣睡龙床,淫乱后宫。各地英雄纷纷举兵勤王,打出讨伐逆贼董卓的旗号,孙策的父亲孙坚也加入到里面去。孙坚为免后顾之忧,将妻儿老小移居到舒县,儿子孙策和洛阳令周异的儿子周瑜情同兄弟,铁哥们一样的存在。用孙策母亲的话来说,她待周瑜犹如亲生骨肉,周瑜母亲待孙策亦如是。几年后,孙策和周瑜洒泪告别,起继承父亲的遗志,接替父亲统领的军队,而周瑜则是随同父亲前往丹杨。领兵而归的孙策写信告诉周瑜,自己将准备东渡,周瑜接信后马不停蹄地率军迎接孙策,两人联手扫荡江东分裂势力,同战疆场的快意,只有孙策和周瑜能懂。通过两人的共同努力,孙策的军队发展到数万人,他激动地向周瑜表达了谢意,周瑜则是策马返回丹杨。
公元198年,周瑜逃脱军阀袁术的控制,纵马狂奔来到了吴郡,刚刚升为讨逆将军的孙策,亲自出城迎接,当即封周瑜为建威中郎将,并从手下的精锐部队里挑出2000人,调拨给周瑜做手下。用孙策的话来说,周公瑾英俊异才,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24岁的周瑜的名声传开,吴郡百姓纷纷称他为周郎,一个快意恩仇的青年才俊。第二年,25岁的周瑜和孙策,攻破了皖城,得到了乔公两个倾国倾城的女儿,孙策迎娶大乔,周瑜则是迎娶小乔。孙周情同真兄弟,大小乔也是真姐妹,四人的佳话注定要成为千古传奇。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消息传遍东吴,自然也瞒不了在外地统兵的周瑜。关键时刻,周瑜没有离开东吴,而是召集全部兵马前来奔丧,孙策的弟弟孙权接过了讨逆将军兼会稽太守的职位。孙权忌惮手握重兵的周瑜,仅仅给了他一个中护军的官职,忠心耿耿的周瑜没有计较,而是一心一意地以君臣之力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东吴军政要务。孙策和周瑜的友情发挥了作用,竭尽全力的周瑜为东吴集团的崛起不辞辛苦、奔波劳碌。曹操80万大军南下之际,是他给了畏首畏尾的孙权一颗定心丸,让他拔剑斩下桌角,表示自己联刘抗曹的决心。
赤壁之战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孙刘联军不过10万兵马,却已经是东吴和西蜀最精锐的部队。赤壁之战如果失败,身后的东吴将会被夷为平地,孙坚三代的基业毁于一旦,东吴面临的是生灵涂炭的命运。周瑜没有丝毫犹豫,在小说里他是心胸狭隘的青年都督,可在历史上他是忧国忧民的军事统帅。要拿10万兵马硬碰曹操的80万兵马,能赢简直是天方夜谭的结果,可周瑜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实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赤壁一战,扬名天下,世人皆知江东有位周郎,英姿雄发,有勇有谋。魏晋时期崇尚俊美之风,上到豪门贵族,下到歌姬戏伶,无不涂脂抹粉、搔首弄姿。
三国时期的周瑜同样是位俊美男子,可他不是个虚有其表的草包,反而是沙场点兵的名将。就冲这份魄力,也冲这份雄心,他的功绩和名望远超南北朝时期的兰陵王高长恭。北齐王朝的高长恭尽管战功赫赫,最初的目的是为自己所在的皇族而战,算不上为国为民的一代名将。周瑜和东吴集团没有什么关系,要说有关系,也是和孙策有手足之情,可也正因为手足之情,周瑜拒绝了实力雄厚的曹操的拉拢,一生忠于孙权。
公元210年,36岁的周瑜病逝在江东,此时距离知己孙策遇刺时已达10年,重情重义的儒将周瑜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像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东吴命运一样,赤壁之战结束后,周瑜也飘然仙逝了。只留下“曲有误,周郎顾”的浪漫风情,这是历代才女的最高追求,可以得到周郎的青睐,此生也就不是白来世间走一遭。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