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大暑,“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是什么意思?今年是荒年吗?

后天大暑,“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是什么意思?今年是荒年吗?
2022年07月21日 11:23 悠悠乡村路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后天就是大暑节气了。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的暑有“炎热”的意思,所以大暑的天气和小暑,天气要更加的炎热。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阳光最强烈、天气最炎热的节气,在大暑节气到来后,除了气温有明显的升高以外,降雨也会变得愈加频繁,所以大暑节气的天气特点就是湿热交蒸。我们常说一年之中三伏天最热,而三伏天中中伏最热,大暑通常会在中伏前后,因此大暑节气后天气会特别的炎热。也真是大暑节气的天气炎热,特别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在大暑节气后,农作物会进入到生长最快速的阶段。在农村关于大暑节气的俗语有很多,那么“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是什么意思呢?今年大暑在中伏之前吗?今年会不会是荒年呢?

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这句俗语从字面意思来解释是说,如果大暑节气在中伏之前,那么便意味着今年农作物的收成会很差,是农民最不想看到的荒年。

大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12位,于每年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大暑虽然在中伏前后,但是因为中伏出现的时间不固定,所以在有的年份,大暑会在中伏之前,而有的年份,大暑则会在中伏之后。中伏是三伏天中的其中一伏,在民间关于三伏天的计算,有“夏至三庚入头伏”的说法,意思是初伏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中伏和末伏分别是10天的时间,而中伏有10天和20天两种情况。初伏是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中伏则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庚日是十天干中的其中一个,庚日出现的时间不同,三伏天的时间也不同,也正是因为三伏天出现的不确定性,所以才会出现大暑会在中伏之前和中伏之后两种情况。

在知道了“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这句俗语的意思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句俗语有没有道理。按照俗语所说,如果大暑在中伏之前,那么当年农作物的收成会很差,上面说到,中伏是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众所周知,每个节气之间相差的时间是一定的,通常会相差15天或16天,也就是说夏至节气到大暑节气之间的天数是固定的,如果大暑在中伏之前,那么便意味着还没到大暑节气,天气已经开始变得炎热起来,等到大暑节气到来之后,天气会更加的炎热,人们发现,通常大暑在中伏之前出现时,中伏的天数一般都是20天。虽然大暑之后的气温开始升高后会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当中伏是20天的时候,三伏天的降雨就会偏少一些。我们都知道,农作物的生长,除了有足够的热量以外,也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当三伏天降雨很少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便有了“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的说法。

这句俗语的由来,是老一辈的人们结合当时的农业现状总结出来的,在过去因为农业机械水平落后,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农村,都没有灌溉设备,农民几乎是靠天吃饭,所以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下,农作物就会有一个好的收成,相反遇到降雨很少的年份时,农作物的收成就会受到影响,严重时还有可能会造成颗粒无收。

今年大暑的时间是7月23日,而今年中伏是从7月26日开始,因为今年的大暑在中伏之前,所以今年便是俗语所说的“大暑中伏前,必定是荒年”。那么今年的年景真的会像俗语所说是荒年吗?上面说到,之所以在农村会有这样的说法,是古人根据过去农村的农业种植水平总结而来,但是现在农业机械在农村已经很普及,并且农业机械已经很完善,所以即便是在少雨的年景,农民也可以抽取地下水或河流的水用来灌溉农作物,所以现在农村出现荒年的年景很少很少。尽管现在这句俗语放到现在有些行不通,但是农民也要参考这句俗语,因为大暑在中伏之前的话,夏季的降雨会很少,所以农民朋友要及时留意天气变化,及时灌溉,避免出现农田干旱的情况发生。在你们那里有这样的说法吗?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