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陷入大麻烦,没人知道该怎么办......

德国陷入大麻烦,没人知道该怎么办......
2025年02月23日 09:01 杭亮_杭子牙

德国即将于2月23日举行大选,舒尔茨可能要完,基民盟领袖默茨有望成为下任总理。但纽时2月21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德国陷入大麻烦,没人知道该怎么办》的文章,称无论谁胜出,都难以改变德国的糟糕现状。

这是德国严峻的选举季。这场选举是由去年12月政府垮台引发的,贯穿了严冬的几个月,在昼短、气温低、情绪低落的背景下进行的。低水平的政治辩论对提振这个国家的精神没有什么作用。

在一段短暂的时间里,税收、就业和政府开支获得了最多的关注。但1月下旬,一名阿富汗人袭击了一个幼儿园,造成一名幼儿和一名旁观者死亡。事件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使其他一切都黯然失色。

政客们立即介入。保守的基民盟领袖默茨向议会提出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提议,要求加强边境管制,打击非法移民。为了通过这项动议,他依靠了极右翼德国新选择党的支持。这引起了一片哗然。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党和绿党大声疾呼,称自己是反对极端主义崛起的堡垒。

这场辩论在整个2月份都在酝酿。直到上周五,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了一篇煽动性的演讲,抨击欧洲各国政府宽松的移民政策,以及它们所谓的对极右翼的审查。德国震惊了,陷入了对其与日益敌对的美国关系的深深的焦虑之中。

这已经够麻烦的了。但在最近的骚乱中,这个国家忽视了另一个与移民或跨大西洋联盟衰落同样紧迫的问题:摇摇欲坠、萎靡不振的经济。经济衰退已经持续了两年,德国陷入了低增长和低生产率的恶性循环,似乎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无论周日的结果如何,这个国家都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公平地说,有一点是一致的:永久性衰退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企业承受着高昂的能源价格、过多的官僚作风和来自其他国家日益激烈的竞争。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能够胜任重要工作的高素质工人越来越少。多年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不足正在造成损失。

在一场迫在眉睫的全球贸易战中,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将比其他国家损失更多。一个由经济学家和记者组成的评委会被任命选出2024年的“年度商业词汇”,评委会考虑了“官僚主义怪物”等词汇。最后,它选定了“去工业化”。

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总理的默茨,将自己描绘成一个改革者,并承诺全面减税。然而,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说明他将如何提供资金。他谈到了创新和经济增长,但他对减少政府补贴和社会服务的计划含糊其辞。

由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则更加矛盾。他们希望放松对政府借贷的严格限制,以增加教育、住房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但是,这个历史上植根于劳工运动的政党,仍然依附于该国大规模制造业的传统,并将其与高就业率和社会稳定联系在一起。和绿党一样,社会民主党把希望寄托在低碳技术上,他们相信这将引发工业复兴。

朔尔茨和默茨都经常提到战后几十年的经济奇迹,暗示另一个奇迹可能即将到来。但在内心深处,他们肯定知道,这25年的繁荣时期是一种历史反常现象。

实际上,那个时代很久以前就结束了。今天的一些挑战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很明显了。缺乏对未来技术的投资,人才外流到美国,以及过度依赖汽车、化工和机械等少数出口导向型行业,这些挑战在那时都存在。钢铁和煤炭,曾经的经济支柱,已经开始衰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历届政府,无论是由社会民主党还是基督教民主党领导,都有充足的资源来投资于长期增长。但他们只是三心二意地这么做了。为了减轻去工业化的影响,他们补贴老工业,拯救濒临破产的公司,让工人继续从事蓝领工作,并为所有不再需要服务的人提供慷慨的福利。这就是为什么德国与其他一些国家不同,保持了强大的制造业基础。

现在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汽车和机械——在过去几十年里支撑着经济的行业——正在走上钢铁和煤炭很久以前走过的道路。当然,转机是有可能出现的。德国的工业巨头可以在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低碳技术方面加倍努力。但他们也必须裁员,关闭或搬迁那些不再具有竞争力的部门。类似的情况也适用于德国整体经济。重回胜利之路并非不可能,但并不容易。

朔尔茨模糊的竞选口号是“给您更多,让德国更好。”实际上,政治家们必须诚实地告诉选民,“给您更多,让德国更好”这个选择已经不在讨论之列。如果没有什么改变,它将是“给您更少,德国会更糟糕”。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