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暴雷!万店巨头崩了,市值缩水70%,知名机构大撤退!

大暴雷!万店巨头崩了,市值缩水70%,知名机构大撤退!
2024年06月15日 18:35 飞鲸投研

医药“难兄难弟”阵营,又加一个赛道。

眼看着疫苗行业进入降价潮,医院服务被消费拖累,CXO行业受法案风波扰动的同时也还面临着国内外融资环境的压制,药店行业也一波三折。

不得不说,除有研发成果的创新企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中药企业还有具备寡头垄断优势的血制品企业,大多数医药人还是挺难熬的。

云南连锁药店龙头一心堂被约谈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主要涉及医保基金使用以及药店拓展彩票业务的问题,而因为这直接决定着公司的业绩,所以同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

截至2024年6月14日,A股线下药店行业的PE又来到了历史低位区间,20.88倍。

广东连锁药店龙头大参林、湖南连锁药店龙头益丰药房老百姓等纷纷受到影响,尤其是大参林,2023年其ROE还是行业第一,18.01%的ROE比恒瑞医药、艾力斯还高,但从2021年初至今,公司市值已经缩水70%了。

那么到底是受消息扰动,还是药店企业的基本面变了?我们今天就以大参林为切入点来看一下。

1、ROE提升背后的“蹊跷”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财务指标,ROE拆解可以体现出公司经营层面的变化。

最近五年,大参林的ROE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2021年为分界点,之前是明显下滑,最近两年逐步提升。

很明显,2021年ROE下滑和整个医药行业集采有关,药品价格普遍下跌,下游药品竞争格局也发生了不小变化,导致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双双下滑。

到2022年,受益于医保药品双通道政策,行业政策也趋于稳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维持了常态,不过ROE的提升却和权益乘数提升相关,说明公司的财务杠杆变大了。

2019年至2023年间,大参林的资产负债率由50.05%增长到67.11%。那这到底是好是坏呢?

2、有息负债明显增长

通过分析负债结构可知,最近几年大参林的无息负债虽然在持续增加,但这主要和业务规模增加有关,无息负债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反映了公司对上游的议价力,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比较高的)。

不过有息负债却增加的非常明显,这其中长短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均呈持续增长趋势,以及“租赁负债”明显增多。

有的人可能会说,租赁负债是因为会计准则变化才发生的,并且因为租赁负债的产生,使用权资产也因此出现。

但不管怎么说,公司财务杠杆因此而放大,而且此会计准则的调整是对于实际经营情况的显化。

借债的增加落脚到业务增长上可知,大参林最近几年一直在快速跑马圈地,2019-2023年,直营门店整整增长了1倍多,加盟门店更是迅猛,现在已达到了4000多家,接近直营的一半。

那这种种现象的发生,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盈利能力承压

首先,无论是下游药品价格的缩水,还是负债增长,这都直接影响了大参林的净利率,前者是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后者则是提高财务费用率,从而使净利率维持在了5%左右。

零售药店在医药行业扮演着分销商的角色,利润率本身就是个硬伤。

而截至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仍在下滑,净利率虽然提高到了6.72%,却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也就是说往年一季度净利率都比较高,而同比来说,净利率其实下滑了2.1个百分点。

由此预计大参林今年的盈利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第二,成长性暗含隐忧

其次,就在门店数量增长之下,大参林的营收虽然是增长的,但因为盈利端遭到挑战,净利润却并没有增长。

而且从2023年到今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还在持续下滑,要知道2023年公司不论是直营还是加盟门店都增加了约2000家,扩张速度甚至比往年还要快,扩张效益却不算乐观

业绩变差的背后透露出以扩张为核心增长力的连锁药店的成长隐忧,一方面是利润不可逆的变薄,极其考验公司对于高盈利产品的布局以及成本费用管控能力。

另一方面,持续扩张尚且不能完全维持健康的增长,那未来扩张之路又将怎么走?

连锁药店的经营环境、销售环境,还有行业增长空间均是重点,那么落脚到当下,药店经营环境正因为基金支付问题而受到挑战,预期行业监管压力还会持续。

其次,销售环境早就定下了主基调,下游企业利润被压缩,医药流通端就更不用说了。

行业增长空间算是唯一可以乐观点的地方,也就是说零售药店还有增长空间,当前全国药店连锁率达到了58.5%,未来连锁率还将提升,所以行业集中度提升还会带动龙头药店数量的增加,只是我国药店数量庞大,垄断竞争情况同时存在

此外,零售药店数字转型打造O2O、B2C模式以及承接医院处方外流、对接门诊统筹成为药店新的增长点

四家龙头对比,益丰药房的药店“管理”就做的还不错,其次是老百姓,而大参林和一心堂则有些落后,也因此体现在它们的业绩增长上。

估值要匹配业绩,所以即使益丰药房市值快速缩水24.5%后,还有25倍的静态PE,跟别提业绩还在下滑的大参林了。

业绩恢复及反转也需要时间,甚至有的药店还面临着之前囤货的压力。

总的来说,未来一边是行业扩长空间,一边是行业挑战,连锁药店企业无法一概而论,而就更加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对于有的企业来说,“暴雷”过后也许会出现黄金坑,但像大参林、一心堂等就需要持续跟踪了。

据悉,大参林十大股东之一高毅资本(冯柳管理)就在最近几年持续大幅撤退,持股数量由2021年底至今年一季度末下降了57.14%。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4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