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北宋:我,一名普通农民眼中的王安石变法

梦回北宋:我,一名普通农民眼中的王安石变法
2025年01月04日 11:56 老张说史

引言

说起王安石,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不过因为一次变法改革,王安石被黑得体无完肤,直接上升到对他的人格攻击。其实如果不说变法,单论人品,王安石是一名的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官员,且十分节俭。在穿衣上,他总是随心所欲、不修边幅的,他认为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享乐上。

简单介绍一下这位“邋遢大叔”吧。王安石,字介甫,庆历二年的时候考中了进士,担任过知县、通判等官职,都取得了不错的政绩。公元1069年,由王安石主持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史称“熙宁变法”。但此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其实早在公元1058年,王安石就给宋仁宗上书了万字谏言,分析北宋的内忧外患,要求开始变法革新,不过当时宋仁宗没理他。

王安石画像

那么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不被世人认可,以及为何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原因

我是北宋熙宁年间一名毫不起眼的农民,家里有几亩薄田,主要是用来种植粮食作物的。每天披星戴月地往返田地间干活,都不知辛苦为何物。好在家中在前两年帮我娶了个媳妇,今年刚生了个大胖小子,这是唯一的喜事。不过,家里的负担也更重了,先前媳妇还能帮着缫丝织布卖给集市上的老板换一些钱,现如今一家四口全靠着我来养活。

可是就算每天累死累活地耕种,也顶多勉强填饱肚子,因为我们还要面对沉重的徭役。我只希望孩子将来长大后一定不能像我这么没出息,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在北宋这么重视文官的朝代一定有所作为。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北宋不是商品经济很繁荣吗,为什么农民的生活会这么惨?其实北宋看似繁荣的背后,早已是一副积贫积弱的局面。

早期就连西夏这种小国都很猖狂,时不时就来骚扰打击一下我们。其实,不止我们农民穷,朝廷也没钱,整个大宋朝都穷。宋太祖经过“陈桥兵变”后建立大宋,他继承了后周的疆土,留着前朝臣子,其实也把那些毛病也转接过来了。所以发展下来,北宋的朝廷官员就像个大杂烩,啥官都有。宋仁宗时期的大小官吏就已经多达17000多名了。

看似繁荣的北宋

这还只是正式官员,其他七七八八的候补都没算进去。而且北宋对官吏的待遇着实好,像我们农民,一个月拼死拼活能有个1800钱的收入,这也只够一家人吃饭而已。但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一个月俸禄就多达12000钱。而宰相的月收入更是惊为天人,40万钱!这还只是基本工资而已。所以说北宋的冗官现象还是很严重的,有些官吏享受着高薪,却是混日子的。

大宋朝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冗兵现象。北宋初年的时候,有几个小国经常来挑衅边疆,朝廷就派了重兵去把守。但又怕中原地区无人守卫,就招了大量青壮充为禁军。与此同时,每逢灾年时,朝廷又害怕我们农民搞起义,就会派人来我们灾区招一些青壮年当兵。宋仁宗时期,普通士兵和禁军加起来已经有两百万出头,朝廷怎么养得起?

当然还是一层层剥削到我们农民头上,搞得大家伙都叫苦连天的。不仅如此,朝廷还经常举办个大宴,嫁个公主,官吏们既奢靡浪费,这样一来,再繁荣的经济都会被搞垮。不仅如此,咱们大宋朝的经济完全是一个收不抵支的状态。我们家三代都是自耕农,所以得向朝廷缴纳地税,但是由于那些官员以及他们的亲戚搞土地兼并,导致宋仁宗时期有七成土地都不用交税。

北宋官员奢靡的生活

不过好在朝廷的主要经济来源也不在地税,而是官营,比如盐、茶等老百姓必不可少的产品,只要垄断一下就有钱赚了。北宋早期的商品经济繁荣也大都来源于此,因为垄断可以赚取大量利润。然而,由于后期生产技术也没得到改进和升级,专卖制度也渐渐干不下去了,赚不了多少红利。到了宋神宗继位的时候,朝廷已经穷到头了,都没钱给官吏发工资了。

这时候王安石就登上了历史舞台,搞起了变法,一般来说,历朝历代也有很多改革家,如果变法搞得好,咱们大宋朝真的能咸鱼翻身。但其实大宰相王安石的变法根本也没起作用,我老爹就亲身经历了那个变法,他说广大农民经历变法后,变得更穷了。

王安石变法有关农业方面的措施

  • 青苗法

王安石认为,促进农业生产是解决财政问题最好的办法,只要农民们每年的收成增加,税收自然也能增长。我们农民最难熬的季节就是春天,这个时候去年收获的粮食早已吃完,又没有新的粮食可收。实在熬不过去的农民就会跟那些有钱的地主借高利贷。针对这种现象,王安石实行了“青苗法”,把粮仓里的粮食这算为本钱,贷给那些有困难有需要的农民。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年利率为百分之二十,等到还款时,可以还粮食,也可以还钱财。可这“青苗法”看似解决了我们农民的燃眉之急,实际上大大加重了我们的负担。虽然王安石早前在其他县试验“青苗法”,但那是因为试验地域范围小,王安石容易控制。如今整个大宋朝实施青苗法,部分官吏各怀鬼胎,有的为了获得政绩,甚至强制性要求我们贷款,使得我们无缘无故就被要求还贷。

再加上有些富户还要给贫户做担保,如果穷人还不起钱,逃跑了,富人身上的担子会更重。还有些农民不仅要还朝廷的债,还得还地主的高利贷,身上负债累累,受到了双重剥削。总之,青苗法最初的目的是好的,为了缓解我们普通农民的压力与负担,但最后的结果别提多糟糕了,还让那些贪官污吏钻了空子,让广大农民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 募役法

再来说说“募役法”,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通过交钱来免除徭役。大家都知道徭役是无偿劳动的,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还要自己承担,所以很多人都想逃避徭役。而募役法一出台,农民们就不用一天到晚想着该怎么逃役,而是会花更多时间去想到底该怎么提高粮食产量等,而且也拥有大量在田地中工作的时间,不仅能提高粮食收成,还能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何乐而不为?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

然而王安石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法严重损害来那些地主阶层的利益,因为他们原来根本不用服役,但王安石却让他们都必须服从徭役,不想服役就按人口交钱。而且大户人家人口特多,这笔钱不是什么小数目,这么一来,人家大地主怎么乐意?最后由于遭到了大地主以及保守派的强烈抵制并反击,募役法以失败告终。

  • 农田水利法

还有“农田水利法”。简单来说就是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如果想要农田有好的收成,就得有比较发达的水利,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兴修水利的费用是按照贫富等级的高低让那些住户出的,如果钱还是不够,就可以向朝廷借钱来修。据说在农田水利法实施后的几年时间内,整个大宋朝共兴修了一万多水利工程,灌溉了无数良田。

  • 方田均税法

最后说说“方田均税法”,这个举措出台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赋税不公平的问题。因为当时有很多当地的权贵地主手里握着大量的良田,但是为了少缴税,刻意将一些土地给藏起来,就可以躲过田税征收。而像我们普通的农民,既要受到大地主的欺压,又要承受沉重的赋税。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府派衙役拿着工具去重新丈量土地。

王安石遭到保守派的反对

然后根据这些土地的肥沃程度、色泽薄厚来划分,再根据这些等级收取不同的费用。一等土地收的税最高,以此类推。不过这项措施还是严重侵犯了富商、地主间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没几年这项措施也被迫中止。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确实给大宋朝带来了一些红利,搞了几年的青苗法和募役法带来了将近七百万贯的收入,其他变法七七八八加起来的利润足够朝廷花个二十多年了。然而,前面提到过,王安石变法其实损害了封建官僚以及贵族阶层的利益,而变法的实质是变相的“劫富济贫”。在王安石的理想世界里,像我们这样的贫苦百姓是完全不需要增加赋税的,可朝廷又需要钱。

因此就只能从富人口袋里拿钱。而当时的官僚集团没有一个人支持王安石,甚至他的好友司马光、韩琦、富弼等都强烈反对变法,而宋神宗又是个不太可靠的君主,面对百官的集体反对,只能中断变法。要说起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客观上来说,它是一次比较失败的改革,甚至称不上是改革,只是王安石的“理想主义”罢了。

王安石雕像

结语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为大宋朝税收增加做了一点贡献。而变法也缓解了积弱的问题,提升了军队的实力,也培育了一批可供战争时使用的马匹。然而与此同时,王安石在北宋的冗官现象以及非常严重的时候,还一个劲地扩大官僚机构,增加大量官员,导致冗官问题更严重了。此外,变法的手段是剥削官僚地主阶级的财富,可王安石没有想到。

这些地主最终还是会祸害到农民头上,真正受苦的还是底层百姓。而参加王安石变法的官吏们不是每个人都和王安石一样两袖清风,视金钱如粪土。变法的内容正好可以被这些人利用,大量掠夺普通百姓的财富,让富国强兵变法成为了“扰民”的变法。总之,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财富,巩固了朝廷的统治,但是从长远看来他却为咱们大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端。

参考文献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2年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漆侠,《中国改革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