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科技股基金净值底部“抬头”,目前能否抄底?

重仓科技股基金净值底部“抬头”,目前能否抄底?
2024年06月14日 17:41 公司研究室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雪梅

近来,周期股、高分红股为主的中特估概念股有所退潮,每日涨幅榜上霸屏的多是科技股。这些科技股多是芯片及其相关股票,相比于海外同类股票,有机构认为估值偏低,因此,这波反弹,也被称之为科特估行情。

随着科特估出现反弹,重仓这些股票的基金净值自然也出现恢复性增长。这一点,在近1月权益基金净值涨幅榜上表现明显。

上述TOP10股票,是从15000多只基金产品中,首先去掉非权益类型,再去掉权益产品中投资海外的QDII,以及那些资产规模低于1亿元的产品后,剩余权益基金中近1月涨幅居于前10者(数据截至2024年6月12日收盘,来源:天天基金网,下同)

需要提醒的是,为便于比较,同一家公司旗下的同类产品,榜单中仅入选1只。

1、这波科技股反弹行情能持续多久?

引爆这轮科技股反弹行情的大背景,是海外股市特别是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行情火爆,英伟达、苹果与微软等高科技龙头的股价屡创新高。

事实上,公司研究室发现,如果不分投资目的地,近1月权益基金涨幅TOP30中,竟然有18只是QDII。显然,上半年至今的行情中,这些投资海外尤其是美股市场的基金,依然是大赢家。

引爆A股这轮科技股反弹的导火索,则是5月24日注册规模3440亿元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正式成立。从那天起,以芯片为主的半导体概念股行情,就开始风起云涌。

这一点,从上述涨幅TOP10榜单中也可以清晰看出。

此外,科创板开户门槛将放宽等利好消息,也进一步刺激了科技股行情。

有机构将眼下科技股的上涨,与此前周期、分红股代表的中特估类比,称之为科特估行情。比如,方正证券的研报称,“科特估”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先进智造。“科特估”与“中特估”相同,并非平地拔估值,而是修复相对国际水平而言偏低的估值。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不过,业内人士坦言,A股炒概念的时代已经过去,科技股能否形成持续上涨才是关键。

中金公司等机构认为,今年以来市场回归龙头风格,高股息、资源品和出海链相关行业成为交易主线。展望下半年,在国内增长预期继续企稳、资本市场改革强化股东回报等背景下,大盘占优风格趋势有望延续,价值风格或继续优于成长。

2、涨幅前列基金净值刚从底部“龙抬头”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经常站上每日涨幅榜的科技股,其中有不少都是科创板股票。这些股票中,不少都是近1月涨幅前10的基金的重仓股。

追踪发现,这些基金持仓前10股票名单,出现不少交叉,多家基金都持有如下股票:中微公司(688012.SH)、芯源微(688.37.SH)、正帆科技(688596.SH)、北方创业(002371.SH)。

这些股票,都是半导体概念股,且科创板公司占了多数。

因此,不少人认为,这波科技股反弹,恐怕只是部分资金,借助科创板投资者门槛可能从50万降到10万的传闻,提前做出的一种反应,目前谈“科特估”站上风口,恐怕有些早。

站没站上风口不说,有一点可以肯定,不少半导体概念股的股价确实处于低位。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半导体行业市净率回落至3.51倍,半导体材料设备行业市净率回落至3.1倍,均处于近5年分位数的10%以下。

随着科技股反弹,那些重仓科技股的基金净值,近期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呈现出底部“龙抬头”态势。

此前3年,这类基金净值曾遭遇比较大的回撤。

数据显示,除了成立尚不足3年的银华集成电路混合A、嘉实中证半导体指数增强发起式A,近1月涨幅前10的基金,近3年净值均下滑20%以上,其中华宝竞争优势混合A回撤53.71%,可谓腰斩。

3、这些基金及基金经理历史表现如何?

如果将观察周期放到基金成立以来,公司研究室发现,近1月涨幅前10的基金中,有5只获得正收益,其中,国泰优势行业混合成立以来上涨56%,金信行业优选混合上涨51.81%。

国泰优势行业混合基金成立于2018年5月,其在2019-2021年上半年,最大涨幅接近200%,为其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垫,这是其目前净收益依然能超过50%的主要原因。

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彭凌志,任职时间超过8年,最佳回报92%。不过,其现任资产规模仅8.16亿,不知是何缘故。

此外,公司研究室也追踪了上述基金其他现任基金经理的情况,包括从业时间、在管规模、最佳回报。

数据显示,汇安行业龙头混合基金的邹唯、南方信息创新混合基金的茅炜,任职最佳回报遥遥领先,分别是:199.16%,174.75%;从业时间分别为:15年又300天,8年又133天;在管规模分别是:20.64亿,111.13亿。

相比较而言,茅炜的综合情况,在这些基金经理中占有一定优势。

此外,公司研究室注意到,诺安优化配置混合A的基金经理刘慧影,累计任职时间仅1年又315天,在管资产规模高达203.43亿。这只基金的前任基金经理,就是业内争议很大的的蔡嵩松。

有业内人士调侃,诺安基金这样安排,属于比较典型的嫩鸟挑重担,小马拉大车。

4、重仓科技股的基金目前能否抄底?

毋庸讳言,上述重仓科技股的基金中,有不少基民一直在在坚守。此前,这些基金的净值曾出现过较大回撤,身处其中的基民,无疑备受煎熬。

不过,业内人士坦言,站在目前的时点上,这些基金此前净值回撤留下的大坑,某种意义上,说不定是“黄金坑”。

这一点,不少投资者也注意到了。

科技股这波反弹以来,有不少投资者在关注,目前点位,重仓科技股的基金能否介入?说白了,就是可不可以在目前进去抄底。

业内人士分析,对这类基金是否可以抄底,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结合基金过往业绩,目前投资组合、所占仓位,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基金公司口碑等情况综合考虑。

比如,基金重仓股所处行业是否出现拐点,或接近出现拐点;基金目前仓位如何,是否还有子弹;现任基金经理控制净值回撤能力怎样,是否喜欢追涨杀跌,风格漂移;基金经理更换是否频繁,所在基金公司口碑如何……

业内人士坦言,目前的市场很难出现普涨行情,投资者可以根据上述因素,综合考量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