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占作为国家级优良茶叶品种,适应性强,香气特别,适合制作各种茶类,因此得“墙内开花墙外香”之美誉,梅占在全国各地茶区的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持续增加。新中国解放后在福建全境,台湾省,广东、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苏、广西等省区有引种栽培,全国名茶山遍布梅占的身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到芦田开展“乌龙茶做青试验”项目,他最喜欢选择梅占茶青当材料。张老还说做梅占茶:梅占制乌龙茶一定要适当嫩采,要重晒青、多轻摇,促进走水、发酵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梅占茶的特性,每次研究出不同茶品的时候张天福老先生便赞曰:“三洋梅占,一杯入口,齿颊留香,色香味俱上乘,不愧为茶中臻品。”
提起梅占之名,民间最广为流传的是清嘉庆十五年(1810)前后,三洋村民杨奕糖在银瓶山下做农活,一个挑茶苗的老人经过三洋村时口渴难耐,便向在田里插秧的杨奕糖要水喝,杨奕糖看他辛苦可怜,就送了一碗饭给他吃,吃完之后,挑茶苗的人十分感激,便挑了几棵茶苗送给他作为报答,但没说这是什么品种。杨奕糖回家后就把这个茶苗种在山后,因为三洋村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火山岩土壤的山脉形成是亿万年前地壳运动造成,然后火山喷发,沉积,数百万年风化,雨水冲刷沉淀,微生物参与等细细演进,形成了特定的宜茶生长土壤,茶苗在此环境土壤中长势非常好,开的花像梅花一般,还透着梅花淡淡幽香。该茶树品种优异,采制成茶后香气馥郁,滋味浓厚,深获好评。因不知其名,村里有个举人杨辉文,观其花型似腊梅,香高韵长,故以“梅占百花魁”的前二字命名为“梅占”,后来,梅占成为安溪乌龙茶的六大名种之一,在安溪曾广为种植和出口。
晚清福建八大诗人之一、芦田茶商林鹤年在他的茶诗《田家述》最后一句写到“种梅三万株,终老吾何悔”描述的就是梅占茶,可见梅占茶在当时的地位。"种好梅占、做好梅占、喝好梅占,古人对梅占都如此情有独钟,何尝不是你我的愿望与追求呢。
梅占茶文化与孙中山也有着极深的渊源。民国时期,三洋乡贤杨汉烈追随孙中山,还赠其五箱梅占茶。在三洋村杨汉烈的故居还能见到孙中山先生写给杨汉烈的书信,感谢他赠梅占茶的情谊。杨汉烈是上世纪初期著名将领,1923年春节,杨汉烈赠孙中山五箱梅占茶。孙中山感动之至,回书信称:“汉烈吾兄惠鉴:惠书暨茶叶五箱,已一一领悉,文尚未为国报功,厚赠愧曷敢当。”如今,杨汉烈后人把孙中山书信镌于木板,高悬于故居中堂,以便后人瞻仰。
清末民初,三洋村涌现出一批著名茶商:其中杨泉世创建的荣泉茶庄,将家族产业发扬光大,以“大银峯”为茶号,远渡重洋,以新加坡为主阵地,把三洋梅占销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将安溪深山绝域茶园与南洋广阔天地的茶道搭建起来,现如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提起大银峯茶号还记忆犹新。
近几年来,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梅占茶文化保护和传承,及时整理和保护有关梅占茶的文化古迹、史料、图文资料,并编撰《中国梅占》一书。银盘山茶厂,三洋大银峯茶叶合作社借此为契机开发出梅占将军有机茶品,以将军爱喝梅占将军茶为主题,今年90岁的老将军杨林雄,又名杨寿山,1949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解放厦门战斗和1958年“8·23”炮击金门战斗,1985年,任南昌陆军学院政委(正军职),少将军衔。亲自为银盘山茶厂创始人杨淑真女士题字:淑女热爱家乡茶,真才实学靠拼搏。以此鼓励做好家乡茶,做好梅占茶,旨在将梅占茶与杨氏家风进一步发扬光大。
如今,梅占作为当家名种茶的优势逐步发挥出来,品牌也逐渐成熟壮大,带领三洋梅占茶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