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〡中国汽研:汽车新革命下不可替代的“幕后英雄”!

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〡中国汽研:汽车新革命下不可替代的“幕后英雄”!
2024年06月14日 09:30 估值之家

编者按:为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号召,估值之家精心策划推出“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文章,本文系本系列中的第十八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重要的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经济发展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A股市场的好公司,呈现出业绩增长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ROE)强悍且稳定、股东分红回报稳定、管理层锐意进取等优秀特征。

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本系列文章推出的好公司与股价表现无关,股价表现更与宏观变量、行业预期、市场风险偏好等不确定性因素高度相关,因此本系列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呈现出“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态化、国际化”协同并进的发展态势,围绕汽车技术及产业变革方向,汽车相关技术服务及高端测试装备需求呈现蓬勃增长态势。同时,汽车产业作为稳定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未来有望继续迎来新一轮的利好政策措施出台。2023年,国家就多次发布相关政策,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四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联网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等,全面推动我国车联网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推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础高级化合产业链现代化。

本次,估值之家给大家带来的是国内唯一具备完备认证资质和检测能力的汽车检测类上市公司——中国汽研。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研或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位于重庆市,2012年6月登录上交所主板,股票代码601965。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3.25%,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比例为53.25%。

中国汽研主营业务包括汽车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业务两大部分,其中,技术服务业务包括汽车研发及咨询和汽车测试与评价两部分,装备制造业务包括专用(工程、环卫、物流)汽车、燃气汽车系统及零部件、轨道车辆传动、制动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三部分。公司拥有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汽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据2023年年报数据:技术服务收入为33.10亿,收入占比82.61%;专用汽车收入3.36亿元,收入占比8.38%;汽车燃气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收入2.42亿元,收入占比6.05%;轨道交通及专用汽车零部件收入0.94亿元,收入占比2.35%,其他业务收入0.24亿元,收入占比0.6%。2023年境内收入39.78亿元,收入占比99.28%,境外收入0.29亿元,收入占比0.72%。

一、立足于国家促销费、稳增长政策,在我国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产品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抓住市场机遇,聚焦主业,推进公司业务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年,随着国家促销费、稳增长政策不断推进和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实施,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0%,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领跑全球,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我国汽车整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从产业环境来看,汽车产业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L2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已达到55.3%,智能汽车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各细分行业现状和中国汽研的表现如下:

汽车技术服务行业:我国造车新势力及传统自主品牌产品力不断提升,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市场份额达到创纪录的56.0%,较上年提升6.1个百分点。汽车出口检测认证、产品适应性开发等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中国汽研技术服务包含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评业务、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开发和测评业务和测试装备业务,其中整车及传统零部件开发和测评业务比重最大。从2015年到2023年,技术服务收入从6.75亿元增长至33.1亿元,CAGR为22%,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和2023年收入占比、毛利占比达到顶峰,毛利率整体较稳定。数据见以下表、图。

单位:亿元

专用汽车行业:2023年我国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增长26.8%和22.1%,其中重卡销售91.0万辆,同比上涨35.0%。

从2015年到2023年,中国汽研专用汽车业务收入从2.49亿元增长至3.36亿元,CAGR为4%,其间有涨有跌,变幅较大。根据公开数据可知,2017年到2021年,专用汽车业务收入金额相对较大,但鉴于其毛利率偏低,对于整个公司的毛利贡献相对较小。数据见以下表、图。

单位:亿元

燃气应用系统行业:2023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668.0辆和5,805.0辆,同比分别增长55.3%和72.0%。燃气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高增长,燃气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系统及关键零部件产业迎来发展良机。

从2015年到2023年,中国汽研汽车燃气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业务收入从0.67亿元增长至2.42亿元,CAGR为17%。收入占比和毛利占比整体均较小,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数据见以下表、图。

单位:亿元

综上,中国汽研在2015年~2023年,紧紧抓住行业机遇,聚焦汽车检测业务,业绩方面实现了稳健增长。估值之家认为,一方面得益于作为央企的中国汽研在行业中拥有牌照壁垒(目前国内6家机构具有全牌照),另一方面离不开它的技术创新优势。根据2023年数据,公司技术人员比例高达70%,硕博比例达到30%,近3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均高于5%、体现出公司对研发工作的重视。

此外,据公司公开信息,中国汽研是国家级汽车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拥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或检测中心,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获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12项、省市级科研课题9项,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为汽车行业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

二、盈利能力强;偿债和营运风险低;公司业务稳健增长;年年分红,与投资者共享经营成果

盈利能力方面:从2015年到2023年,中国汽研的ROE(加权)在8.35%~13.61%间,近三年的ROE分别为13.55%、12.35%和13.61%。从2015年到2024年一季度,中国汽研的销售毛利率在25.01%~44.06%,近三年一期毛利率分别为33.43%、44.06%、42.96%和39.62%。中国汽研的销售净利率在14.66%~25.37%,近三年一期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9.02%、22.14%、21.57%和20.27%。中国汽研的ROE、毛利率、净利率虽有所波动,但已体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成长性方面:从2015年到2023年,中国汽研的营业收入从12.03亿元增长2.3倍至40.07亿元,CAGR为16%,除了2022年有所下降(-14.20%),其余年份均为同比上涨,2017年涨幅最大(+45.09%),2019年涨幅最小(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从3.11亿元增长1.6倍至8.25亿元,CAGR为13%,除了2022年(-0.37%)同比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均为同比上涨,其中2021年涨幅最大(+23.86%)。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83%、15.24%。2015年到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总额从44.52亿元增长1.06倍至91.63亿元;归母净资产从37.76亿元增长0.78倍至67.08亿元。公司属于汽车服务类行业,竞争性不及汽车公司激烈,它依托于汽车的存量和增量市场以及技术的更新、迭代,成长波动不及汽车公司,但相对较为稳定。

营运能力方面:从2015年到2024年一季度,中国汽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36.40~119.79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45.23天、81.50天、82.98天和119.79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28.85~115.33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53.34天、98.68天、95.35天和115.33天;存货周转天数在33.63~94.87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34.08天、46.1天、40.06天和50.31天。近三年一期净营业周期天数在25.97~54.78天。公司周转天数短,营运能力较强。

公司近三年的净利润现金含量分别为102.47%、116.03%和104.49%,经营现金流表现较好。

偿债能力:从2015年到2024年一季度,中国汽研的资产负债率在14.01%~23.85%,近三年一期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34%、22.88%、23.85%和23.54%。流动比率在2.23~5.69,速动比率在1.91~4.21,均大于1。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18.39亿元,资金充足,偿债风险低。

股利支付率:公司自上市以后每年均有现金分红。从2015年到2023年,现金股利支付率在30.92%~60.14%,2018年以后,现金股利支付率稍微有所下降,2021年到2023年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分别为42.89%、43.72%和40.16%。

三、机构预测给予稳稳增长比例,公司在市场中表现出较大韧性,现估值处于正常估值区间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亿元、56亿元和6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亿元、11.6亿元和13.8亿元,PE分别为18.99、15.83和13.3,PEG分别为1.08、0.79和0.7。

结合历史数据,中国汽研PE(TTM)最大值为39.96,最小值为12.61,PEG(历史)最大值为3.66,最小值为-103.43。截至2024年6月13日收盘,中国汽研总市值为184亿元,PE(TTM)为21.75,分位数为37.67%,PEG(预测)为1.08,分位数为25.15%。中国汽研市值最高时为2023年3月7日,总市值为260亿元,现市值距离最高值降幅达到29%。在现在跌幅50%以上的公司遍地存在的市场,这样的跌幅无疑是相当有韧性了,也说明了中国汽研这样的业务模式抗风险能力强,整体较“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