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光创始人王念欧“在职博士”的含金量有多高?

觅光创始人王念欧“在职博士”的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07月12日 14:59 一美社

王念欧作为一个持续创业者,是否有能力、有精力、有时间从工业设计领域跨专业到生物医学领域写作专业论文的?

就专业论文来看,论文接收时间为2023年7月,但王念欧2023年9月才入学上海交大。也就是说,王念欧在还未被正式录取之前便已和该校该专业的同学以及其博导进行了学术合作。

结合王念欧过去所学的专业知识,他可能会在物理学原理以及程序设计方面有所贡献,但设计程序以及数据分析需要较长时间,王念欧又是如何平衡论文研究、考博笔试以及艰辛创业的呢?

因此,结合王念欧本科及硕士期间所学专业课程的内容,一美社合理怀疑,他对该篇论文的理论框架搭建以及实验程序模拟过程可能没有学术性质的贡献,唯一的贡献可能是提供了实验所需的材料——耦合凝胶,且该凝胶就是觅光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

昨日,一美社发布《裁员?破产?创始人疑似学术造假?觅光的软肋何止美容仪监管新规》一文,指出:

7月4日,AMIRO觅光被曝因经营问题裁员,网传将裁半数员工,提供低薪休假或赔偿金方案。觅光否认,称系业务调整。

觅光正面临资金紧张与监管新政双重压力,其中医疗器械备案的漫长审批流程成为其软肋。新规要求射频美容仪按Ⅲ类医疗器械管理,而审批耗时长达几年,若临床试验未完成,觅光投入恐付诸东流。

此外,觅光虽宣称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布研究论文,但其创始人王念欧作为非生物医药学术背景人士如何能发表国际学术文章?一美社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意思的是,王念欧作为第二作者在论文中署名。公开资料显示,王念欧是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学士、产品设计硕士,毕业后曾创办过设计咨询公司。学习工业设计的王念欧又是如何在短期内研究明白射频技术、并作为第二署名人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呢?”

文章发出后,觅光在微信公众号投诉两次后,又通过律师事务所发来律师函。觅光投诉的理由是:“王念欧先生现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觅光认为,王念欧在上海交大攻读生物医学博士,所以发表上述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毫无问题。

事实真的如此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王念欧的“在读博士”的含金量有多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王念欧攻读上海交大生物医药工程学院博士的故事。

公开资料显示,王念欧生于1989年,拥有10年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经验,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工业设计本科,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产品设计硕士(信息产品设计方向)。2023年9月,王念欧被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录取,成为在职博士。

公开信息显示,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3年招生专业测试科目包含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纳米诊断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综合原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传热学与流体力学、工程教学与工程力学等。

这显然与王念欧的知识背景差异悬殊。王念欧2011年在浙江大学读硕士,而参考浙江大学在2011年发布的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硕士招生简章可以看到,该学科专业课包含软件工程技术与设计、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设计、多媒体计算技术、数据仓库与商务智能、软件中间件技术、网络计算。王念欧所学专业更多围绕计算机技术以及工业产品及外观设计,与生物医药领域毫不相干。

当然,王念欧这个电子信息博士应该不是通过专业考试录取的,而是“申请考核”,而且从录取表看,他是非全日制的在职博士生。

从毕业后的创业经历看,王念欧也并未涉足生物医药领域。

王念欧2015年与别人合作成立过一家深圳市海狸电子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做充电宝产品的,跟生物医药毫无关系。

王念欧创业早期从一块化妆镜开始,后来涉足美容仪产品,才勉强跟生物医药的医美分支搭上边。但是,觅光旗下的各类美容仪从未取得过医疗器械资格证,过去多年一直顶着家用电器的名义“裸奔”。这也说明,觅光并不是具备合规资质的生物医药/器械企业。

再回到王念欧的博士以及论文话题上。王念欧作为一个持续创业者,是否有能力、有精力、有时间从工业设计领域跨到生物医药工程领域?一美社认为,从常理来说,这是很难的,超出了绝大部分人的能力范畴。

一美社就这一问题咨询了国内某知名大学的医学博士,他认为,没有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积累,要跨专业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几乎是不可能的,笔试关就过不了。至于跨行业写高水准的专业论文,他认为也不太可能,生物医学的学术门槛很高,这就好比要求一名法学博士写一篇核物理毕业论文,或者哲学博士去写一篇化学博士论文,除非是天才型人物才能做到。

那么,王念欧是一个自如横跨不同学科的学术天才吗?作为一名学习工业设计的硕士生,他拿什么与他人合作写出一篇登上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的生物医学论文呢?

一美社注意到,王念欧作为第二作者发表的学术文章为《Effect of geometricparameters of electrodes on skin heating for the design of non-ablative radiofrequency devic》,这篇文章其实是觅光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实验室所作研究的成果。文章2023年发表在《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上,这是一本专注于皮肤病学临床领域的英文学术期刊,由WILEY出版商出版。该期刊主要内容涉及生物物理方法和成像技术,以及它们如何用于皮肤病学、美容学和整形外科,以对皮肤结构和功能进行无创量化。

值得注意的是,《Skin Research And Technology》收到该篇论文投稿时间为2023年7月30日,接受论文时间为9月7号。但是,王念欧2023年9月才进入上海交大读博士。也就是说,王念欧在成为上海交大博士之前便已和该校生物医学专业的同学以及导师合作发表了学术论文。比如下图中的马宜有,马宜友2021年入学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将于2027年毕业。马宜友是该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其博导白景峰是文章的第四作者,另外还有最后署名作者Xiang Ji也来自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需要提及的是,2021年,觅光和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建了智慧光电医疗联合研发中心。王念欧申请就读该学院在职博士以及未入学便能与该学院博导以及全日制博士生联合发表学术论文,与该研究中心的设立是否有关?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利益冲突呢?

一美社注意到,该论文核心观点是,3D仿真分析电极几何参数(间距、宽长、形状)及耦合凝胶电导率对层状组织热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调整显著影响温度分布,最佳电极形状能扩大升温区域。耦合凝胶导电性需匹配皮肤,以防能量大量通过皮肤造成损伤。电极设计对产品效能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提供仿真工具支持射频装置设计。

为慎重起见,我们请某知名大学在读医学博士生阅读了王念欧署名的这篇文章,并请其给予简单点评。该博士生表示,这篇学术文章作者需具备深厚的生物医学专业知识背景,才能确保论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然而,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王念欧本科及硕士所学的工业产品设计和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医学相距甚远。

那么,王念欧作为第二作者对该论文做了哪些贡献呢?

如下图所示,该篇论文先是提到“采用三维几何结构模拟射频电极作用于涂抹偶联凝胶的皮肤表面。组织被简化为到四层,包括:耦合凝胶,皮肤,脂肪和肌肉。家用射频装置通常与偶联凝胶结合使用,所以凝胶层被添加到皮肤的上表面之间层和射频电极之间”,之后又提到“模拟中使用的耦合凝胶来自觅光提供的一种商业保湿凝胶。”

结合王念欧过去所学的专业知识,除了设计方面,王念欧恐怕很难对该篇文章的理论框架搭建以及实验程序模拟过程有关键或决定性的贡献。他最大的贡献或许是为论文实验提供了所需材料—耦合凝胶,该凝胶就是觅光公司生产的产品。

那么该凝胶和最终顾客买回家的与射频美容仪搭配使用的凝胶有没有什么成分上的不同?文中并没有交代,我们也无从得知这种凝胶是不是本身就能抵抗射频美容仪的大部分副作用。

不得不提的是,觅光还喜欢拿另一篇发布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面部年轻化家用射频美容仪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治疗》作为自家产品专业性的背书。

一美社请医学专业博士阅读了该篇论文。该博士表示,论文在研究设计方面较为含糊不清,样本选择的部分只交代了年龄区间和样本容量,没有交代样本来源、样本处理方法和年龄分布的具体情况。因为如果年龄偏大的人数占大部分,那么美容仪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更显著一些,这是否导致了最终整个实验呈现的数据估计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偏差较大,从而无法真实展现觅光家用射频美容仪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按理说,研究设计应该交代得很详细才更有说服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