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来袭!不仅要防霉,还要警惕“梅雨病”

梅雨天来袭!不仅要防霉,还要警惕“梅雨病”
2024年06月28日 11:18 宜善数字医学中心

这雨,在这个月还是由“哗啦啦”变成“轰隆隆”,惊动国家气象部门连月发布暴雨预警。很多南方小伙伴对此已经麻木了。

今年为什么下雨下的这么“便宜”?

从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南方的雨,说是在“泼水”也不为过。也就是南方常规操作——梅雨,亦称“霉雨”,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因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而得名,此时段被称作梅雨季节。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梅雨季节的夏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吗?

从广西桂林水位中心了解到,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截至19日8时,漓江上游大溶江兴安县溶江镇河段(警戒水位187.2米)已出现超警3.61米的洪水,已出现建站以来最高洪水位。漓江桂林城区河段(警戒水位146.0米)、湘江兴安县城河段(警戒水位210.5米)水位已复涨至警戒水位以上0.42~0.77米,洛清江支流西河永福县城河段水位复涨至警戒以上1米,目前水位仍在快速上涨。

为了应对梅雨带来的各种问题,就不得不提那些让人头疼的“梅雨病”了。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其实,它就是由梅雨天气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梅雨病的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吧!

雨季导致的皮肤湿疹

哎呀,这皮肤湿疹可真是让人头疼!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真菌生长繁殖加快,很容易引发皮肤湿疹等真菌感染疾病。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长时间穿着湿衣服或鞋子。同时,还可以喝一些祛湿除热的茶饮来预防哦!

小编这里有一款适用于湿热体质人群的马齿苋玉米须茶,在雨天喝一口,简直不要太舒服!先选取原材料玉米须6克,马齿苋10克。将玉米须、马齿苋用温开水冲洗一遍,放入杯中,冲入沸水,闷泡10分钟即可,清热利湿!

下雨下到胃肠道不适?!这可不是道听途说

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导致胃肠道不适。想象一下,那些美味的食物在潮湿的环境下慢慢变质,是不是就让人没了食欲?所以,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同时,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也能减轻肠胃负担哦!

可能发生的呼吸道疾病,重点人群敲黑板!

梅雨季节的环境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啊!空气的不流通、天气的骤冷骤热以及人群的交叉感染,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就很容易生病。

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加强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等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啦!

令人头疼的风湿类疾病

风湿类疾病也是梅雨季节的“常客”呢!梅雨季节湿度大、温差也大,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暖防潮,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就能有效减少风湿类疾病的发生啦!

中老年人可以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维持骨健康;也可以补充维生素C,提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增强清除体内有害致病因素!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梅雨病挺可怕的?但其实啊,梅雨季节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挑战,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防范方法和措施,就能轻松应对!让我们在这个湿润的季节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恩赐,生活的美好吧!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摄图网、包图网

文章编辑:战天艾

文章排版:战天艾

文章审核:刘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