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3个指标异常,可能提示癌症?看报告时,别错过这个重要信息

血常规3个指标异常,可能提示癌症?看报告时,别错过这个重要信息
2024年06月11日 15:17 方舟健客科普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非常普遍且便捷的检查工具,不需要空腹检查,能够快速地为我们提供关于血细胞状态的重要信息。无论是在社区诊所还是大型医院,不管什么科室、症状,都常常能看着患者拿着血常规的报告单。

此外,我们还常在影视剧中还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主角突然流鼻血到医院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异常,最终诊断为白血病……

那么,看似普通的血常规检查,真的能从中窥探癌症的信号吗?拿到血常规报告之后,我们又应该关注哪些指标呢?

编辑

01

通过血常规,我们能了解什么?

血常规检查,也称为全血细胞计数检查,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检查,我们可以了解细胞中各种细胞数量和比例的检查项目。

而我们从检查单上看到的密密麻麻的指标,总结起来都是三大类血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类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为身体提供能量和排除废物。红细胞相关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等。

白细胞

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主要功能是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侵害。

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凝血过程,促进止血。其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等等。

从各类细胞数值的异常,我们可以了解到身体存在的一些变化。

比如红细胞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血红蛋白,如果数值偏低,要警惕贫血的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病因。

身体出现感染时,往往白细胞数值会增多。我们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到医院检查时,医生也会通过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从而给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通过血小板计数可以评估凝血功能,常用于判断机体的出血或血栓风险。

编辑

02

血常规异常与癌症有关吗?

如果血常规指标只是出现轻度的升高或降低,不用太担心。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血常规检查与癌症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但是因癌症的类型、转移、出血、营养消耗等各方面的影响,使患者的血液状态发生变化,也会出现血常规指标异常的情况。

1.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明显升高的情况要警惕白血病的可能;一些非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因骨髓浸润和转移或免疫力降低出现继发感染时,也会出现白细胞的异常明显升高。

2.血小板计数

癌症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增高,分期越晚,血小板升高越明显,尤其在肿瘤晚期此现象比较普遍。

3.血红蛋白

很多癌症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一方面,肿瘤生长会大量消耗人体中的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良,发生贫血。另一方面,受出血、化疗等的影响,血红蛋白也会出现降低的情况。

需注意的是,如果所得的癌症本身就是血液系统肿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浸润、骨髓瘤,那可能会出现多项指标不正常的情况比如某些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减少(三系减少)的情况。

总而言之,这些指标的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建议首先保持冷静,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异常的原因。如果异常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建议咨询专科医生,结合其他体检项目,如生化指标、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症风险。

同时,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均衡饮食、增加运动等,对预防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科普中国.《关于血常规,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3-09-07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拿到血常规报告脑壳就大了?华西医生说,只需要看懂这3个数据就足够了》.2020-08-24

[3]呼吸科胡洋大夫.《这种血细胞与癌症发生相关,为何晚期肿瘤病人会异常升高?》 .2021-11-04

[4]健康时报.《体检报告中这些“字眼”可能是癌!肿瘤医生:癌症的“蛛丝马迹”别忽视!》.2023-09-03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