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生纤维素膜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发展历程回顾及市场前景预测

中国再生纤维素膜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发展历程回顾及市场前景预测
2024年06月14日 14:19 智研咨询-产业研究

摘要:自2018年起,高档化妆品、电子、书籍等领域纷纷涌现出对再生纤维素膜替代不可降解聚酯薄膜的迫切需求。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再生纤维素膜的应用领域,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再生纤维素膜的市场需求。2022年我国再生纤维素膜需求量为2.94万吨,同比增长9.29%。其中,食品包装领域需求量为7409吨,药品包装领域需求量为8026吨,这两大领域的需求持续旺盛,为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再生资源的广泛应用,再生纤维素膜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

一、定义及分类

再生纤维素膜是一种由天然纤维素,如棉浆、木浆等为原料,经过碱化、黄化、成型等生产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生物可降解膜。再生纤维素膜作为包装材料具有优异的天然优势,具有可快速降解、优良的抗张强度和伸缩性、不易产生静电、无毒无味、透明度高、光泽性强、颜色可调等特性。它主要用于包装食品、药品、烟花、烟草、化妆品等。

二、行业政策

再生纤维素膜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其发展和应用符合了政府对于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要求。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采用绿色、环保工艺与装备开发、生产可降解纤维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内酯(PCL)、聚3—羟基烷酸酯(PHA)、聚乳酸纤维(PLA)等〕、莱赛尔短纤(单线5万吨以上)及莱赛尔纤维长丝、生物基纤维材料(以竹、麻等新型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鼓励利用棉纺织品回收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政策中提到的莱赛尔短纤、莱赛尔纤维长丝以及利用棉纺织品回收生产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等,都与再生纤维素膜有紧密的关联。这将有助于完善再生纤维素材料的产品体系,拓宽应用领域,进一步促进再生纤维素膜的市场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相关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投入,有助于提升我国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三、发展历程

再生纤维素膜起源于1908年,先后经历了起源、快速发展、平稳发展、低迷发展和稳步增长发展五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塑料薄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禁塑减塑法规,为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随着市场多样化需求和再生纤维素膜生产技术的进步,再生纤维素膜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已被应用于电池隔膜、胶带等行业。

四、行业壁垒

1、技术门槛

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主要体现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控制以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首先,生产工艺方面,再生纤维素膜的生产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和物理过程,涉及溶解、过滤、蒸发、干燥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需要精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其次,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再生纤维素膜需要满足一系列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如厚度、拉伸强度、透气性等。这需要企业具备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最后,新产品研发方面,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再生纤维素膜行业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这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紧跟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

2、市场壁垒

再生纤维素膜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其市场还处于不断拓展的阶段,但市场壁垒也是存在的。首先,再生纤维素膜的市场推广和普及需要较长的时间,消费者对于这种新型材料的认知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其次,传统塑料膜等产品在市场上已经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再生纤维素膜需要与这些产品竞争,这对于新品种的推广来说是一项挑战。再者,再生纤维素膜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价格敏感型市场的推广。因此,市场壁垒主要体现在市场认知、竞争压力和成本控制方面。

3、政策壁垒

政策因素也是再生纤维素膜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政府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对于再生纤维素膜行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近年来我国对于塑料污染治理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不断加强,这为再生纤维素膜等环保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然而,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行业需要不断适应和遵守相关政策法规,这也是一种壁垒。此外,政府在技术研发、产业扶持等方面的支持也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政策的稳定性和透明度也影响着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决策。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再生纤维素膜产业上游为溶解浆,溶解浆主要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原料和化学原料制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包括木浆、棉浆等,化学原料包括溶剂、催化剂等。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相对匮乏,原料成本高,溶解浆的供应存在缺口,因此大量依赖进口,这也使得我国溶解浆对外依存度较高。产业链中游为再生纤维素膜生产制造商。产业链下游为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烟花包装、烟草包装等。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生物基纤维业务和医疗美容业务。公司的生物基纤维业务主要为生产、销售莱赛尔纤维、粘胶长丝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美健卫、纺织服装、家纺轻纺、卫生护理、美容护理等方面。公司拥有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高度集成的莱赛尔纤维生产线,具有年产4万吨(莱赛纤维项目一期)生态友好型绿色生物基纤维的莱赛尔生产能力。2023年上半年,生物基纤维板块业务受下游产能利用不足,无纺布、纱线等开机率、开台率下调明显,生物基纤维市场整体疲软,消费需求不足导致。2023年前三季度,奥园美谷营业收入为10.42亿元,同比下降4.49%;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增长48.21%。

(2)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生产纺织原料的大型企业,主要生产生物质纤维素长丝和氨纶纤维,是生物质纤维素长丝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公司生物制纤维素长丝产能为9万吨。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公司正积极推进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关键技术的研发,力求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化,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公司还致力于新型差别化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研发,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新乡化纤营业收入为73.79亿元,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为-0.42亿元,同比增长90.30%。

六、行业现状

自2018年起,高档化妆品、电子、书籍等领域纷纷涌现出对再生纤维素膜替代不可降解聚酯薄膜的迫切需求。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再生纤维素膜的应用领域,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再生纤维素膜的市场需求。2022年我国再生纤维素膜需求量为2.94万吨,同比增长9.29%。其中,食品包装领域需求量为7409吨,药品包装领域需求量为8026吨,这两大领域的需求持续旺盛,为再生纤维素膜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可再生资源的广泛应用,再生纤维素膜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可能。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再生纤维素膜产业百科作为再生纤维素膜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再生纤维素膜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再生纤维素膜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