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券商GTJA降薪50%+、税后不到一万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不管是A股一二级市场下挫引起的投行业务的崩塌,还是债券发行收紧、收益下行导致的业务锐减,这一轮的裁员、降薪潮预计还将持续扩大。
对于苦日子的到来,金融从业人员应该要有更清晰的认知。以网红城投“柳州投控”刚发行的5年期债券为例,年化收益率是2.94%,而2、3年前的年化收益率却是18%,甚至现在想投资年化收益2%出头的债券还得靠抢。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裁员、不降薪吗,肯定是不行的。
还是在上周,一些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消息也搞得市场沸沸扬扬,本次评级的关键是“4级以上还是4级以下”,如果信托公司评级为4级以下,则不得向自然人开展资产管理信托和资产服务信托业务,也即不得向自然人募集资金。市场方面认为,目前除了个别信托公司的评级结果出乎意料外,整体来看对市场影响并不是太大,况且这些出乎意料的信托公司开展的自救措施还是有明显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年通过信托产品向国企、城投项目投放资金时,配资方面如果存在自然人直接出资的,有些城投平台确实有明确的限制,包括一些弱区域、弱资质的城投平台都明确要求信托计划不能向自然人募集资金,因为担心产品逾期后会引起涉众的群体性事件,其他涉及向自然人募集资金的政信产品亦是如此。
当然,就我们目前的非标投资业务而言,除了国企、城投的新基建、城市更新等项目,其他确实别无可选,但现在凡是涉及隐债或者在3899、融资平台查询系统名单内的城投都做不了他们的业务,金融监管也变得越来越严,因此我们很担心金融行业变成教培行业一样,未来可能在某个时刻突然面临没业务可做的问题。
上周五,深圳的很多保理公司都接到了“申请移出非正常经营类公司名单”的审核结果。同预期的情况差不多,绝大多数民营类保理公司最后只能选择注销或者改行(变更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逾期不处理则金融局联系市监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由税务局冻结账号。
早于5月30日,深圳市金融局就发布了相关公告,其中1269家商业保理公司退出商业保理行业,另外还有2268家被列入“非正常经营类”商业保理公司名单。据官媒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9月末,深圳市商业保理公司共3043家,占全国总保理公司数量的51%。截止当前,深圳的商业保理公司(包含被列入“非正常经营类”名单的保理公司)总共才2500家左右。
因规模较小、业务较少的保理公司,或者是近两年存在“连续6个月没有经营收入”等情形的保理公司(这一点其实很多企业都做不到)都被列入了“非正常经营类”名单,且绝大多数都无法通过审核继续展业,因此一波保理公司的关门潮将马上来临,这些企业的员工也将马上面临失业的处境。
与保理公司的清理相似,深圳市金融局在5月30日还发布了清理融资租赁公司的相关公告,目前也在紧锣密鼓地处理,一众民营类融资租赁公司最终也难逃保理公司一样的命运,另外就是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等类型的企业,全部都将同步清理。深圳如此,其他城市也不例外。
市场方面认为,这一轮对地方金融组织进行全面清理的惨烈程度可能远超市场想象,全国各地的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等机构绝大多数都将退出市场,这背后新一轮的倒闭和失业潮也将马上到来。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严监管”的基调已深入金融行业的骨髓,因此从业人员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8月初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监管部门正着手未来三年对地方金融组织进一步清理和强化监管,包括对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典当、担保等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从发文到落地,动作之迅速,让很多人都瞠目结舌。
就政策层面而言,大家一直以来最恐惧的就是“一刀切”的做法,但不管是教培、互联网、金融等行业,这种现象都屡见不鲜,而最悲惨的无疑是被政策波及的企业,一个政策变动就可以在一夜间让企业万劫不复,这些企业的员工以及背后的家庭也只能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
有个现象让我们深感担忧,现在很多领导都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针对“内需不足、外需受阻、投资不振”的发展困境,很希望东大能像任老师说的那样,不要再掩耳盗铃,如果还不能实事求是、正视问题并尊重市场规律,结果可能会比邻居当年的情况糟糕很多。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