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0月14日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总的来说不太理想,“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6.8%,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7.4%”,剪刀差还在扩大,而且因为M1相比M2更能反映社会经济的活跃程度,因此国家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
人民日报10月14日头版发布了《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一文,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能不能完成今年5%的GDP增速目标,因此中央最近频发重磅政策,以确保第四季度实物工作量的落地问题,尤其是基建、房地产等更容易上规模、上体量的方向。
国新办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拟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包括了支持地方化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房地产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其中重点的重点就是中央给地方政府化债,并通过银行救助城投和房地产。逻辑上来说,地方政府和城投有钱后才能搞基建等投资,房地产企稳后也才能有更多的投资落地,而基建和房地产又是实物工作量的最核心来源。
需要说明的是,因宏观经济始终看的是总量,因此在结构性改革方面,新质生产力的总量没上来,则最终还是得靠传统的基建和房地产来拉规模。
对于今年以来“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投资”的实物工作量锐减的问题,市场方面普遍认为这是地方政府、地方国企与城投平台因化债压力导致无法将足够的资金用于经济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地方都存在挪用专项债、专项借款等政策性资金的问题,很多地方国企、城投平台的融资也仅仅是借新还旧,由此导致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资金用于发展地方经济。
也正基于上述原因,财政部10月12日提出了“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事实上,这个政策转变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近两天城投债突然又变得异常吃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对比之下,2018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研室主任黄守宏表示,地方债务将坚持“谁的孩子谁抱走,中央政府不救助”,地方政府要对自己的债务负责任,不能存有地方债务特别是违规违法形成的债务让中央政府救助的幻想。2023年1月9日,时任财政部长刘昆表示,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谁家的孩子谁抱走”,还称要打破政府兜底预期。
对于这次180度的大转弯,市场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和担忧,比如中央出钱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钱得从哪来,增税的话可能性不大,因为现阶段的减税呼声非常强烈;增费的话也不太可能,比如社保缴税基数提高太多,企业就很难存活;剩下的或许就是提高各种非税收入,比如罚款之类的,因为对营商环境的破坏太大,民间其实深恶痛绝。
盘算下来,能做的依旧是发行长期国债以置换或支持解决地方政府债务,但这个路径一打开,不知道各级地方政府是否又会对举债重新上头,毕竟GDP上去后上面高兴,基建和服务搞好了老百姓也高兴,反正债务最后中央会兜底?
关于上述担忧,目前只能密切观察市场的反应,不过我们对中央的举债限度还是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
从逻辑上来说,国家财政部的放水是真金白银地举债花钱,国债的发行是要全国人大审批的,发债用钱后是必须要还钱的,不然就是国家信用崩塌了,可能很多人会误以为到时可以让央行直接印钱还掉国债就可以了,但这么一做就会引起恶性通胀,老百姓留在手里的钱不值钱了,最后又变成了全民买单,百姓深受其害。
基于上述原因,财政部对于国债的发行肯定也是慎之又慎的,中央发债筹钱后帮地方政府偿还债务也就不至于毫无限制。
我们最近经常提醒同行关注国家此轮放水的流向问题,简单来说,一是放给供给侧,比如提供生产补贴、减免税费等;二是放给需求侧,比如家电、新能源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
从经济规律和市场逻辑的角度出发,消费端(需求端)起来后,钱就能流向企业端,企业端收到钱后就能扩大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但就现状而言,因国家放水到需求端(居民端)用的是杠杆政策,比如你买个家电要花10000,国家补贴2000,但其实大多数人是没有这10000的本金的,所以这种杠杆政策肯定没有直接补贴政策来得好,但直接补贴政策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了更复杂、更敏感的分配等方面的问题。
受上述提振消费端的杠杆政策的有效性的影响,回到“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话题上,因为宏观经济最终还是要靠经济总量来提振的,因此在消费扩容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最终还是得靠基建、房地产的投资更快速地实现实物工作量的落地和规模的增长。总的来看,对于我们做基建、房地产、城市更新等项目投资的机构来说,不要犹豫,只要有好项目,干就完了。
更多基建、城市更新等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事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