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向东:你的努力,我都能看到!

宁向东:你的努力,我都能看到!
2017年05月31日 13:09 宁向东课外的话

作者:宁向东

来源:微信公众号:宁向东课外的话

【宁向东课外的话(微信ID:ningxiangdong_qh)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的随想录。宁向东教授为清华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个人微信公众号“宁向东课外的话”包括对财经时事热点的解析,好书阅读,以及企业管理实践的分享。】

每个人在离开父母,踏进小学之后,就算是步入社会了。与幼儿园不同的是,小学生开始逐渐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开始形成判断力。特别是在小学的最后两年,那就是走向逆反的年龄,你遇到的老师不同,就会被打上不同的人生底色。所以,我一直认为,小学老师是除了父母之外最重要的启蒙者。

毁你的和帮你的,混杂其间。

按照大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说法,人与生俱来的感觉,就是“自卑感”,这与人在出生之后的弱小感有关。弱小感会变成自卑感,而面对自卑感的态度,又会决定一个人未来的走向,最后决定一个人是杰出、还是平庸。

每个人出于本能,会对自己的自卑感进行挑战。阿德勒说,这是一种补偿动作。若补偿动作足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人就会形成“勇气”,挑战自我,挑战未来。而对这种补偿努力处理得不好,自卑感就会形成“自卑情结”,会影响人的一生。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我是阿德勒的信奉者。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经常会想念我的一位小学老师。是她,让我形成了最初的勇气。因为无法再找到这位老师,每隔几年,我就会写篇文章记录这个想念。

我读小学期间一共经历了五位班主任,几乎是一年一换,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教我五年级的李玉英老师。虽然从小学毕业,我就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她,但她始终是我最想念的老师。

李老师之所以对我的生命重要,是因为两件事:第一,她让我看到了公正;第二,最为重要的,她让我感受到:“你的每一分努力,我都能看到”。我觉得,这两条是天下为人师表者,都要学习的。

上小学的第一天,奶奶对我说:你一定要遵守纪律,争取早日加入红小兵。在那个年代,小学生加入“红小兵”,一年只有两三批,每批两三个人。第一天上学的我,哪里懂得这些道道,以为就像幼儿园发糖,只要听老师的话,就可以得到。

老师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坐姿端正,要背着手。我坚持按老师的要求背着手,心里想着只要把手背好了,老师就会把红小兵的臂章给我。那一天的情形,我至今仍然记得真切,那是我的第一个追求。仿佛我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入红小兵。

我坐在班里的最后一排,整个上午,我一直眼里看、心里想,看谁比我坐得更好,我一定要超过他。一上午结束了,一天结束了,一周结束了,我自认为表现很好,但没有任何要让我当红小兵的意思。我后来也一直听话,但终归失望。但是,最让我不平衡的,是我觉得那些当了红小兵的,并不比我好。

你肯定猜不到,给我开蒙讲黄色故事的人是谁吗?是我们学校红小兵组织的最大头头。我直到今天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可以做最大的头头,做三好学生,还是优秀的。

李老师让我喜欢她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任第一天,把一位主要班干部给换了。她让我感到了起码的公正。在我的眼里,那个被撤掉的同学,如果他爸不是有权有势,他怎么可以做班干部!

当时我还不太懂,但现在我知道了,能够当上班干部的,大约是三种人:长得浓眉大眼的;能帮老师摆平事情的;以及他爸有权有势的。至于像我这种三条都够不上的人,又只知道看书,在那个年代,永远都没戏。

李老师是第一位点名表扬我的老师,这在我整个读小学的历史上都罕见。她还让我第一次参加了学校的夏令营,以及代表班级去主会场参加结业式。去主会场的人,一个班两三个,在结业式之后,还能看到一部电影。在那个年代,这是巨大的荣誉。

李老师为什么选我去,我不知道。我小学毕业后,李老师也离开了那所学校,我再没有机会见到她。我能猜到的唯一原因,是我做题快,做事认真。那时,没什么孩子正经读书,而李老师上课,每次都会写几道题在黑板上,看谁第一个做完。我常常是第一个做完的,除此之外,我乏善可陈。

文革,不是比谁学习好的年代。所以,我做题快,并不像现在,是什么优点,也不是老师鼓励的主流。但我确实喜欢读书,而且做题也认真。李老师的行动似乎告诉我:你的努力,我都看得到。

你的努力,我都看得到!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天大的鼓励。这是一个小学老师能够给孩子的全部财富。

我命好,后来赶上了一个靠读书决定命运的时代,今天衣食无忧。但我知道,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属于我的老师,特别是我小学时的李玉英老师。

年纪越大,反思越多。为什么我念念不忘李老师?除了她给了我荣誉和自信之外,更重要地,她让我懂了:你虽然不浓眉大眼,但只要你努力,我就看得到;这世上还有公平,努力就有机会。

今天,家长们都希望给孩子找一个好学校,仿佛找到好学校,就一切万事大吉。但进了好学校的,很多人后面还会被甩出来;而那些没有进入重点校的,也有很多孩子后来居上。这里面,家长的影响、老师的影响,是巨大的力量,但我们常常忽略掉这些力量,特别是小学老师的力量。

我经常和人讲,决定人一生命运的,不是大学,不是研究生,而是中学和小学,特别是小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是决定一个人性格和命运的最重要时期。小学老师,更是关键的人。对于小学生,什么最重要?我觉得还是那两条:公平感和成就感,有了这两条,孩子就会形成勇气,形成主动生长的力量。

这些年,在尝试着寻找李老师的同时,我也在报答李老师,我努力像她一样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我心目中,所谓因材施教,不仅仅是培养拔尖人才,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感到希望,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你只要努力,我就能看到。

现在,是一个既讲精神、更讲物质的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难免有一些老师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有权有势家庭的孩子身上,因为这确实会让老师收到实惠,办起事情也方便。当然,在全民追求考试成绩的环境下,老师也会格外注意和喜欢那些学习好的孩子。

但是,我还是建议:每一位老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花点力气关注一下那些并不出色、但却努力用心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学生中的大多数,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真正希望。请老师们在班干部的名单里,给他们留一些位置,让那些并不出色、但却愿意努力的孩子,有得到鼓励的机会。

对老师来说,给孩子们多一点关注和鼓励,并不需要太多成本,只要把心态稍稍调整一点,就够了。有时候,你稍稍换个角度,就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完全不同的班集体。

当然,老师也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也需要金钱,也需要找人办事,这是导致一部分老师功利化的原因。家长们对此抱怨不已!不过,我倒是建议,与其抱怨,不如积极改变,我们就从感谢那些让人念念不忘的老师开始,让你的孩子感受到这种报恩文化。

我自己做教师有个原则,是从我导师身上学到的,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说说这事。每次有新的研究生报到,我都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我只收不超过50块钱的礼物,但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愿意送钱送物,我会来者不拒。

今天,我想发起一个“给老师送红包”的行动,不是给现任的老师,而是给过去的老师。这样的红包不是交换,而是真心的感谢。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很幼稚,但我相信真诚的力量。我想,特别是对于那些中小学老师,他们的收入不高,是需要这些红包来改善生活的。有些红包,总会让他们感到意外,也会让他们深思。

我相信,当老师们在秋天看到不一样的收获时,他们在下一个春天的行为会不一样。这是社会的进步,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

本文系【宁向东课外的话】原创首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