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教育未来更美好

互联网让教育未来更美好
2017年05月12日 13:55 中国商界杂志社

访北京携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朱常琦

对于在基础教育领域一线默默耕耘数十载的朱常琦来说,选择互联网教育领域创业,不是一时兴起,亦不是激情使然。通过深入交谈,记者了解到,这位甘肃人身上有着西北人的朴实与沉稳气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和对互联网教育的透彻研判。

初识朱常琦是在去年的一次互联网教育峰会上,他刚刚迈上创业之路便在国际性主题峰会上发表演讲,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次会面畅谈互联网教育,可谓因缘际会。见面地点是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在这里,记者就教育体制改革以及重构互联网教育新生态等问题,与朱常琦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2016年8月,朱常琦离开体制走上创业之路,成立了北京携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幼儿教育和K12教育,以“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覆盖”为目标,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网络课堂等平台为基础,打造产业核心入口级平台,建设“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为师生及学生家长提供引领式、社群式、共享式的泛在学习场所,构建开放、专业、权威、可信的一站式终生教育平台。

针对互联网教育行业现状,朱常琦指出:“当今中国互联网教育领域,商业属性太强,企业普遍浮躁,走入一个很大的误区中,无数教育人被‘技术绑架’,教育云平台乱象成为行业之殇,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走上歧路,智慧教育群雄逐鹿无突破,在线教育陷入困局,硬件产业驱动力不足,行业变革缓慢乏力。只有透过一切浮夸明确互联网教育本质,找到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目标’,破坏落后混乱的生态体系和商业基因,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生态,这个行业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确立“核心目标”理论地位

经过十几年深入钻研的朱常琦,自认为整个互联网教育生态对他来说是没有盲区的。他说:“不论是顶层设计、理论探究,还是产品创新、模式变革,甚至在微观层面上如何一步步地具体操作,我都做了大量研究,头脑中也建构起一套非常庞大完整的生态闭环,完全可以引导互联网教育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在互联网教育领域中,有人认为,绝大多数企业做的都是错误的事情,大量企业只是在做一个环节,形成不了闭环。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作用,这行业不可能有新的发展。现在,朱常琦站出来了。

在谈到互联网教育的突出问题上,朱常琦感到:“当互联网教育中过强的商业化和技术化大行其道时,教育就被异化了。当多种商业模式都走不下去的时候,就会转化成一股扭曲力,使教育更加功利化,教育者更加浮躁,这会让整个教育改革陷入困境。”

在体制内外都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无论是教育信息化还是互联网教育,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核心还是教育的问题。对此,朱常琦认为,技术是底层支撑,教育才是核心。混乱之下,绝大多数企业都围绕着技术搞五花八门的“记录式创新”,效率很低。现在体制内外都没有搞清楚互联网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这是造成一切乱象的根本原因。“举个例子,名师、专家和古人,这些人优秀的智慧、思想、思维,从教育本质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最大规模地使之覆盖到全国或者全省师生家长。”朱常琦说,“现实中,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企业界,普遍没有搞清楚互联网教育最核心的那部分需求。也就是说,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目标还没搞明白。我通过长期学习、思考、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的覆盖。最大化是根本转变,是让最优质教育资源跨过中间环节,从生产源头直达用户,尤其是K12阶段。在这个期间,免费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核心目标是朱常琦为使互联网教育和国家在信息化时代的战略相匹配而提出的范畴,对于整个业界来讲,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朱常琦认为,要将之付诸实现,还需围绕“核心目标”打造核心入口级平台,构筑完整的生态闭环,并对现有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做出破坏式的创新,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商业生态体系。他说:“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中国教育长期以来积聚的种种突出问题和矛盾是唯一可行的途径。如果对互联网教育的整个生态体系和混乱落后的商业基因不做根本性改变,那么,实现互联网教育变革将是一句空话。”

谈及当前在线教育的发展情况,朱常琦告诉记者:“免费、开放、共享是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尤其在K12阶段,知识结构非常稳定,靠制造封闭和混乱的商业时代已经过去,如果不能建构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那大量的企业就完全没有未来。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内容资源类早已是一片红海,同质化情况极为严重,门槛太低,竞争激烈,极难盈利。二是因为在线测评、在线答疑、在线教学、教学工具类企业产品商业模式空间较小,面临着大规模整合。三是因为直播、录播等形势基本无法实现直接盈利。”

打造“核心目标”入口平台

现在教育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搜题软件,这导致一些学生依赖性强,懒得动脑。朱常琦表示:“出现这种情况,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它也表明了现时的教育价值观有所偏差。在现有的主流企业竞争中,基本上都是围绕应试教育,把它们以题库、作业、微课、直录播等形式展现,成为非常狭隘的和商业化的东西。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跳出来,用互联网的眼光去看它,其实它属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范畴,处于整个优质教育资源体系的最底层。也就是说,它是整个互联网教育的基础。”

在谈及优质教育资源种类时,朱常琦告诉记者:“从广义的教育本质来看,优质教育资源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优秀的教育智慧、思想、思维,主要来自于权威古人、名师、专家、学者、教育者的智慧、思想、思维。这是排在第一位的,却是现实中做的最差的。大量优秀智慧和思想被网络海洋淹没,人们早已麻木不仁,置若罔闻,丢弃了教育本质,使中国教育变得非常功利,非常浮躁。互联网教育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最优质的思想、智慧、思维得到最大化传播和精准化覆盖,让每一个最新最优的思想、智慧、思维第一时间指导教育人的实践,由此塑造一个全新的、动态的、可控的引领回归教育本真的高地,这应该扩展到全国的范围内并且努力执行好。二是优秀的教育信息和典型实践案例。此类资源遍布于每一个师生家长、每一个教育部门、每一个民办教育机构,甚至是每一个教育企业独具特色的大智慧、微创新,最终以资源、信息、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核心平台,以媒体思维角度实现最大化传播、精准化覆盖,大幅度减轻教育人的负担,使体制内外的创新价值影响达到最大。三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即题库、作业、微课、动画、课例等常规教学资源。尤其是在K12阶段,此类资源已非常丰富,只需整合部分企业资源即可,把最优秀的资源进行大规模推送传播。对教育而言,如果不出现全国统一的核心入口级平台,互联网变革教育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未来,要重点围绕‘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覆盖’这一目标,建设统一标准的‘核心入口’。”

至于这样的平台到底如何打造,朱常琦讲得非常具体:“重点就是围绕‘三通两平台’中的网络学习空间、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和网络课堂等平台全新重构。在教育资源建设核心机制方面需要有重大变革,要彻底走出‘红海’,在平台设计理念和建设机制上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替换法’建设机制,实现资源建设机制大规模的永久性变革,形成一个权威的‘资源汇聚中心’。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方面要回归本质属性,网络学习空间应被打造成为一个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和精准分发的入口,成为一站式学习场所。”

在朱常琦看来,以人为本的最大化资源推送传播体系,是平台的核心设计理念,更是教育行业独有的互联网思维入口。师生空间重在发挥名师、专家的思想汇聚和引领作用,让每一份最优秀的教育智慧、思想、思维、信息、实践案例、论文、教学设计、课件、微课、教学心得、反思实践、预习、作业、试题、拓展阅读等,都能得到最大化传播,而非人人都要“制造”。家长空间要注重校内外连接,与家庭教育实现无缝对接,融入到教育和教学改革整体框架中。这需要动员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育机构的学习公众号、学习圈、学习群,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快速地得到最专业、最权威、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扩展为全民终生教育学习场所。

构筑“核心目标”生态闭环

核心平台打造好了之后,教育企业盈利会是怎样的模式呢?朱常琦认为:“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构筑完整的生态闭环,行业变革才能实现。”他提出了“一个战略”和“两个体系”:

一是“媒体思维”的引领战略:要把媒体思维作为互联网变革教育的焦点思维。将各类教育网站、网络校园电视台重新组合,一体化建设,即把教育媒体连接起来,形成“教育网络媒体生态圈”。依靠媒体效应,汇聚最优秀的教育思维、最合理的教育实践、最先进的教育成果,最实际的教育产品等,实施精准推送和规模化覆盖,大幅度减少在推进过程中的盲目“创新”的低效实践,逐步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发展生态。同时,不断弘扬教育正能量,塑造教育新形象,打好教育攻坚战,彻底根治各种教育乱象,助推教育回归本真。

二是“全员传播”的运营体系:教育部门要从“全员制造”转向“全员传播”,让每一个参与者从“建设者”变成优质资源的“传播者”,这是一个重大理念转变。其目的就是将最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和智慧的精准化、人性化、最大化传播作为云平台核心运营体系,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及时得到最专业、最权威、最优质的学习内容和资源。它会最大限度地激发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每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三是“完全免费”的商业体系:互联网教育产业规模庞大,在平台、内容、资源、服务等方面,企业要敢于放弃眼前利益,解放思想,超前部署,探索对教育部门完全免费的商业模式。通过整合部分产业服务力量,将中间商的部分产品业务转变为统一的专业化服务,从而促进优质教育产品的最大化覆盖,加快淘汰落后产业,逐步变革教育产业服务链,彻底摆脱封闭式、买卖式和碎片化建设的束缚。

朱常琦说道:“企业要牢牢树立服务驱动的发展理念,整合多方力量成立专业化服务联盟。从传统‘项目式’服务转变为专业‘驻地式’服务,为当地教育部门、师生、家长提供统一、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做最熟悉教育的企业服务团队,解决教育部门的后顾之忧。服务的核心是‘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覆盖’:一是在教育体制内外发现和获取最优质教育思想、智慧、思维、资源、信息和案例;二是与当地教育体制融合起来,筛选资源;三是最大化传播、精准化覆盖。教育需要什么就服务什么,而不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只要把服务做到专业、极致,相关产业规模就会持续爆发,每一个合作者也将最大化受益。”

  推动“核心目标”实现进程

商业生态裂变重组之后,未来产业趋势必然会发生新的变化。朱常琦认为:“只有确立了核心目标,建成核心入口级平台,形成完整的生态闭环,打破落后的封闭秩序,构筑全新的开放生态,自始至终把服务做到专业、极致,商业生态才会发生根本性裂变重组,整个产业规模才能出现扩展态势,互联网才能推动教育走上正确的变革之路。而大量平台类、内容类、资源类、工具类企业将会快速消亡,硬件、STEM教育等产业会迎来高速增长,在线教育、智慧教育、未来课堂、自适应、大数据等技术层面将进入正确的形态和环境,大批企业产品围绕核心目标整合重构,整个商业体系将发生大规模裂变和重组。淘汰的企业群体将会迅速转化成最优秀、最专业的服务团队,形成凝聚力,对中国互联网教育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这样的生态体系形成后稳定性极强,很难打破,这属于互联网教育独有的生态形式,也是一个教育为本、商业为辅的商业生态体系,它使体制内外及每一个师生、家长都成为受益者。同时,这里也蕴含着万亿元级独角兽的商机。”

对携学教育的未来,朱常琦充满信心:“教育这件事情和民生是紧密联合在一起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计划在半年之内把产品打磨好,未来完全可以覆盖到全国。要围绕互联网的核心目标打造一个平台,把服务、运营、商业模式都做到最好,通过对教育部门完全免费的商业模式服务于教育部门,反向赚取第三方合作企业的钱,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化地驱动整个产业规模。这对整个产业来讲,益处是很大的。”

提到将来成为互联网教育的顶层设计师的梦想,朱常琦表示:“成为互联网教育的顶层设计师,需要把涉及互联网教育未来趋势的方方面面研究好,通过核心入口级平台实现产业优化整合,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各方一起努力把它做大。现在很多企业搞并购,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这种抱团式的发展对行业变革影响力很弱,体制内认可度也不高。只有将重心放在体制内部,做好体制内互联网教育的顶层设计,切切实实地开发出体制内愿意用并能用得下去的产品,让第三方企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努力,去创新,事情才能走下去。商业生态应是一个以教育为本,以商业为辅的体系。如果一直在一个混乱的生态中创新和发展,不去围绕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目标去突破和变革,肯定会产生一系列大的问题。携学教育衷心希望能够得到国家顶层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使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目标得以实现。”

教育为民族发展之基,也是国家振兴之本。“互联网+教育”虽然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纵观当前中国教育发展情况,互联网变革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朱常琦表示:“变革教育之路,虽然漫长,但只要为教育变革做好充分准备,未来互联网变革教育的成功之路,就在脚下。”(本刊记者:武士 耿黎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