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滴滴出行盈利模式分析中的应用

管理会计在滴滴出行盈利模式分析中的应用
2017年08月15日 12:50 高顿财经CMA

从一开始各家公司为争夺庞大的中国市场纷纷重金补贴乘客与司机,到后来大大小小的公司合并、市场乘车价格趋于稳定,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与科技的大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出行已经离不开打车软件了。

如果说曾经我们都在纠结选择滴滴或者是Uber,那么在2016年8月1日之后,滴滴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可以说现在的市场份额大多数掌控在了滴滴出行这一方。

然而,过去的巨额补贴导致公司连年亏损,未来是否可实现持续经营?当下的盈利模式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能否满足公司未来决策的需求?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滴滴出行为研究样本,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分析当下的盈利模式。

滴滴打车是程维在2012年从阿里巴巴辞职出来后创立的一家全新的企业,后来公司经过同从阿里巴巴出来的王刚为其投资后,改名为滴滴出行。到了2014年,滴滴出行争取到了腾讯的支持,同时在软件中开启了微信支付功能,业务范围也拓展出了滴滴专车,斥资14亿元对乘客和司机的补贴更是让用户数量以好几倍的态势猛增,一时间就成为了占领市场的佼佼者。2015年,在与Uber的激烈竞争中,滴滴出行成功合并Uber,同时推出快车、顺风车、代驾等等功能,支付方式也包含了微信、支付宝、QQ钱包支付等线上支付方式。直到2017年,滴滴出行已是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之一了。

目前为止,滴滴出行的APP里包含有快车、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代驾、公交、自驾租车、敬老出租、ofo单车共九项服务。纵观滴滴出行的发展史,2014年9月新增专车服务,2015年5月专车、顺风车、代驾上线,2015年10月试驾、敬老出租上线,2016年6月公交由滴滴巴士品牌升级上线,同年8月自驾租车开始在上海测试,2017年4月滴滴出行新增ofo单车入口,滴滴出行的用户可以通过APP直接使用ofo小黄车。针对这九种出行方式,本文选择快车、出租车、专车、顺风车这四类使用率较高的出行方式,通过整理其内容与差别,分析滴滴出行当下的盈利模式及其面临的困境。

快车是滴滴出行中一种经济实惠、便捷的出行方式,分为拼车和不拼车,收费=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夜间费;出租车服务则更加便捷、快速,叫车时间大大缩短,其收费标准以乘客所在地区的出租车计价标准为准;专车是相对于快车车辆档次更高、服务较好的一种商务型用车,车型有舒适型、六座商务型和行政级,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用车模式。顺风车则是针对上下班拼车的业务,乘客发布乘车信息后,司机上门接送,这是一种乘客与司机共同承担出行成本的方式。

对于滴滴出行来说,这四类出行方式的盈利主要通过以下两点得以实现:

第一点,即“每单抽成”,在快车、顺风车、出租车、专车中每完成一单,会提相应的“中介费”,顺风车向顾客收取的中介费大约为乘车费用的10%左右;

第二点,广告费、广告业务也算是滴滴出行收入来源中的一部分,滴滴曾经与NBA、蒙牛、京东等多家公司合作进行广告植入,启动页短短三秒的广告时间,广告费的收入可以说是日赚斗金,除了启动页的广告以外,还包括微信推送的广告,例如用户通过转发某企业冠名的推送即可获得滴滴出行的代金券、打折券红包等等,以及滴滴出行APP中的积分商城内的广告,用户通过积累“滴币”在积分商城中可以兑换各类礼品,比如说汉堡王的优惠券、饿了么的红包、格瓦拉平台的电影票、爱奇艺观影券、中国联通话费券等等。

然而,这四类出行方式已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暴露其短板。管理会计要求公司不仅仅关注财务数据,更要利用好非财务数据,为公司提升决策服务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从政策上来说,2016年10月8日,北京、上海、深圳几乎同时发布网约车新规草案,直接提高了滴滴打车司机的准入门槛。显然,政策的变化让滴滴出行陷入了经营的困局中。其次,从滴滴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由一开始的免费打车,随时打车变为了打车难、打车贵,不少用户吐槽,在早晚高峰甚至不少传统非高峰时间段里,通过滴滴平台打车变得很困难,要增加叫车成功的概率,往往得加价。可以看出,滴滴出行急于实现盈利,已然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提高了用户的打车成本。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说,强化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是滴滴出行目前重之又重的着力点,公司有必要在分析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应用管理会计提升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帮助企业做决策。因此,滴滴一方面面临着政策对于快车、出租车、专车、顺风车业务的不断制约,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神州、易到的竞争压力,拓展自驾租车、滴滴小巴等业务无疑是一种新的突破与创新,从其中附带兜售保险业务获取赢利点也不失为良策;同时,随着滴滴对无人驾驶技术的资金投入,未来的无人驾驶时代或许会为滴滴带来巨额盈利;在2017年3月某平台发布消息说,滴滴将掷4.3亿元全资收购北京一九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其结果可为滴滴曲线获得支付牌照,意味着未来支付业务或也将成为滴滴又一大赢利点,滴滴一旦把支付业务做起来,它就很可能成为第二个支付宝或微信,利用沉淀资金作资本运作,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打通其金融版图,滴滴或会突破历史性的盈利格局。

文章来源:财会信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