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威集团惊天局:隐匿巨额债务 神秘人套现离场

信威集团惊天局:隐匿巨额债务 神秘人套现离场
2016年12月25日 21:40 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zmjinrong_com

版权:原文名《信威集团惊天局:隐匿巨额债务 神秘人套现离场》作者 赵妍 陈姿羊 实习生梁耀丹 来源 网易财经

这是一份网易财经历时三个月,辗转柬埔寨、香港、北京和上海四地后的调查报告。

调查的主体是国内A股上市公司信威集团(600485.SH)。信威集团由神秘商人王靖控制,后者于2010年入主后,为这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带来了柬埔寨电信业务,让其迅速扭亏为盈,并于2014年成功借壳上市。自柬埔寨开始,信威集团的海外公网业务扩展至乌克兰、俄罗斯、坦桑尼亚、尼加拉瓜等多个国家,相关销售收入占到公司年总营收的90%以上。然而网易财经调查发现,信威集团的辉煌业绩背后疑点重重。以柬埔寨代表,信威集团在当地的"合作伙伴"柬埔寨信威,被指是信威集团的境外子公司,因经营不善背负巨额债务。而这些负债的担保方,无一例外为信威集团及其子公司。这为信威集团埋下了巨大风险。风险背后,网易财经发现,信威集团的部分神秘股东,已经通过减持套现巨额财富。

柬埔寨,首都金边。橙黄色Logo的通信品牌CooTel营业厅,被挤在一大堆竞争对手之间。因为仅有10多平米的经营面积,加上几乎没有顾客登门,营业厅显得有些"弱小"。

像这样的营业厅,CooTel在整个柬埔寨境内有8个,其中4个位于金边。而CooTel的运营者,是信威(柬埔寨)电信有限公司(下称"柬埔寨信威")。

中国A股上市公司信威集团(600485.SH)称,过去5年(2011-2015)里,通过向独立第三方、上述拥有8个营业厅的柬埔寨信威销售基站和设备,获得近30亿元人民币(如无特殊注明,下同)的销售收入。其中2011、2012两年,柬埔寨信威贡献的销售收入,更是分别占到当期总体营收的84.7%和90.47%。

信威集团是由神秘商人,有"运河狂人"之称的王靖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信威集团与柬埔寨信威的销售合同,曾被媒体描绘为王靖"点石成金"的案例——靠着这个项目的销售收入,当时濒临破产的公司迅速扭亏为盈。

信威集团与柬埔寨信威的合作模式,随后作为样本被推广到乌克兰、俄罗斯、坦桑尼亚、爱尔兰、巴拿马、尼加拉瓜等国家。信威集团的年报显示,公司在这些国家开展的海外公网业务带来的销售收入,占到年总营收的90%以上。

网易财经通过到金边、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实地调查后发现,信威集团可能既隐瞒了柬埔寨信威的实际运营状况,也隐瞒了其与柬埔寨信威的真实关系。

在"买方信贷"的经营模式下,诸如柬埔寨信威这样的海外运营商的巨额负债,已经为信威集团埋下了巨大风险。同时,在风险背后,网易财经发现,信威集团的部分神秘股东,已经通过减持套现巨额财富。

解码柬埔寨运营商CooTel

"CooTel知名度小,运营商产品几乎不做广告和促销活动,用户数在柬埔寨排名靠后,营业网点少,渠道销售少,套餐资费单一。"柬埔寨新兴运营商Seatel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对网易财经谈及他对CooTel的观察。

"我们不销售手机卡,我们这里只卖定制手机。"在CooTel金边金满城附近的营业厅中,一位女性销售人员对网易财经说,"我想你们肯定都有手机,所以还是去隔壁买卡吧。"

作为通信运营商,CooTel与绝大多数竞争对手的区别是,由于使用信威集团"自主研发"的技术,它的手机卡与苹果、三星、华为等主流品牌手机不兼容。因而,出售配备定制网络的手机,成为唯一可行的路径。

在CooTel位于金边金满城附近的这家营业厅中,前述女销售向网易财经展示了几款定制手机。这些机型与国内智能机刚兴起时的畅销机型类似,甚至有些接近国内常称的"老人机",售价在200元到1300元之间。在展示过程中,女销售不时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并评价称"我也觉得太过时了"。

一位在柬埔寨从事通信行业的人士告诉网易财经,二手手机在柬埔寨非常流行,所以当地的二手手机市场非常繁荣。但在金边苏利亚商场周围的大型二手手机市场中,CooTel定制手机并未流通。

当被问及有没有CooTel手机时,几乎所有店主都摇头。与国内类似,最新款的iPhone和三星是该市场流通的主要机型,几乎每家店中都整齐排列着各种颜色的iPhone6s、iPhone6和三星Galaxy系列手机。而与CooTel手机相同风格的老旧机型,几乎在这个二手机市场绝迹。

"我也觉得CooTel经营的非常差。因为它使用的是CDMA制式,而全柬埔寨的人都在使用GSM制式的通信。"曾经在柬埔寨信威工作过的一位技术人员对网易财经说,"这个技术上的差异,导致它们做不好。"

一位在金边从事光缆铺设的商人则对网易财经直言:"CooTel快要倒闭了。"即使是少数知道CooTel品牌的当地人,也无一例外地对网易财经称"从未见周围朋友使用(CooTel手机)"。

种种情况,折射出CooTel在柬埔寨的尴尬境地。

这与信威集团此前在国内的宣传大相径庭。2013年11月,信威集团的"海外合作伙伴"——柬埔寨信威运营的CooTel在柬埔寨营运放号,彼时信威集团称,CooTel是柬埔寨首张4G电信网络,由于采用了北京信威"McWill"技术,有着柬埔寨其他运营商"无法比拟的显著优势"。

然而数据显示出,CooTel相较柬埔寨当地竞争对手拥有的不是"优势",而是"劣势"。与CooTel在柬埔寨只拥有8家门店和1个号段(038*)相比,Cellcard、Smart、Metfon这些电信品牌不仅路牌广告随处可见,拥有的营业厅数量也很多,分别为80个、67个和57个。同时这些品牌还拥有多个号段,分别达到12个、11个和9个。

网易财经了解到,柬埔寨信威2012-2015年累计营收为1.02亿元,同期累计亏损达11.4亿元。可以拿来对比的是,当地排名前三的通信品牌Smart仅2015年一年的营业收入便达到15.15亿元,净利润3.7亿元。

有意思的是,当Smart继CooTel之后在柬埔寨推出4G网络时,其CEO Thomas Hundt曾公开表示,"有一些柬埔寨的运营商说他们提供4G网络,但无论它们用的是什么,都不是4G。"

Thomas Hundt对网易财经再一次强调了这一点。"CooTel使用的McWill技术不是被国际电信联盟指定的4G技术,4G技术指的是'LTE'。Smart绝对是柬埔寨境内首个提供4G网络的通信运营商。"

"Smart刚进入柬埔寨市场的时候,当时已经有近10家运营商在这个市场了。但现在,只剩下Cellcard、Smart、Metfon三家主要竞争对手了,其他的都是中小规模的运营商。"Thomas Hundt说,"而如果通信运营商想盈利,常规来说一个地区的市场只有3到4家通信运营商时,这个地区才是比较适合运营商盈利的。由于这个行业需要大量持续的投入,只有规模大的运营商才能走到最后。"

"CooTel知名度小,运营商产品几乎不做广告和促销活动,用户数在柬埔寨排名靠后,营业网点少,渠道销售少,套餐资费单一。"柬埔寨新兴运营商Seatel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对网易财经谈及他对CooTel的观察。

"它的营业厅里几乎没有人,总觉得它没在做通信运营商。"这位CooTel的柬埔寨同行说,"不过它既然是中国上市公司的子公司,那么也许是资本层面的事了。"

海外客户或为境外子公司

在网易财经走访过的全部CooTel营业厅,被询问的所有员工都称CooTel是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总部在北京,他们是信威集团的员工。CooTel某营业厅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向网易财经确认:CooTel是中国企业,我们柬埔寨公司的老板是徐广涵。"

比起乏善可陈的经营,柬埔寨信威更大的秘密,来自其与信威集团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对于柬埔寨信威,信威集团一直声称"为公司海外项目的客户,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

这与柬埔寨信威的工作人员、当地媒体以及竞争对手的认知出入颇大。

在网易财经走访过的全部CooTel营业厅,被询问的所有员工都称CooTel是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总部在北京,他们是信威集团的员工。CooTel某营业厅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向网易财经确认:CooTel是中国企业,我们柬埔寨公司的老板是徐广涵。"

需要指出的是,徐广涵为信威集团首席科学家,也是最初的创始人之一。信威集团北京总部的一位员工向网易财经确认,徐广涵就是集团派到柬埔寨的负责人。

网易财经掌握的柬埔寨信威内部的一份采购申请表也显示,2014年1月16日,一名员工申请采购两部WLL手机和若干其他品牌电话卡作为测试,当时批准申请的领导便是徐广涵。

此外,包括《柬埔寨日报》、《金边邮报》在内的当地媒体,曾对CooTel宣布在柬埔寨放号一事进行报道,无一例外地称其为"北京信威在柬埔寨的分公司"。而信威集团官网发布同一内容的中文版报道时,则称自己是CooTel主要的技术方案和设备提供商。

事实上,网易财经的调查结果显示,信威集团与柬埔寨信威有过一段十分蹊跷的过往。

早在2010年9月,信威集团子公司重庆信威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信威")出资在柬埔寨设立柬埔寨信威,根据信威集团实际控制人王靖对外公布,该笔出资约为30亿元。

2011年8月2日,柬埔寨信威宣布获得柬埔寨4G全业务牌照。但当年10月,柬埔寨信威的全部股权便被重庆信威悉数转让。到了11月,刚刚与信威集团"脱离关系"的柬埔寨信威,一跃成为信威集团举足轻重的客户,双方当月签署价值约30亿元的合同。

这个合同,就是后来被描述为王靖"点石成金"的案例。彼时,王靖刚刚成为濒临破产的北京信威董事长。2014年北京信威借壳中创信测上市后,中创信测更名为信威集团,北京信威则成为其子公司。

与柬埔寨信威的这个"大单",迅速让北京信威扭亏为盈。2011年、2012年,北京信威来自柬埔寨信威的收入分别为9.9亿元、8.28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4.7%、90.47%。

重庆信威转让柬埔寨信威股权的交易对手,为Khov Primsec Co.,Ltd(下称"KP公司")和3个柬埔寨当地自然人。其中,KP公司持有柬埔寨信威80%股份。KP公司的唯一股东、实际控制人为Khov CHUNGTECH。交易后,Khov也成了柬埔寨信威的"实际控制人"。

但Khov与信威集团之间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网易财经发现,重庆信威设立柬埔寨信威时,注册地址便在Khov亲戚居住的一栋民宅中,位于金边113街道。KP公司的注册地址亦是在此。

该民宅旁边一家摩托车修理铺的女士向网易财经确认,Khov是她的叔叔,而注册地址显示的民宅,则属于她的表妹一家。"我叔叔住在瑞士,我也只见过他一次,我们很少来往。"该女士说。

而查询Khov的从业经历,发现他更像是一个代为注册、打理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在2009年之前,Khov的身份是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的雇员。2009年之后,他注册成立了KP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2015年开始,Khov 在柬埔寨又分别注册了3家公司,涵盖旅游、保险、劳工、教育等多个行业。其中,一家名为兰花国际(柬埔寨)的公司,与此前在中国因非法集资被查的e租宝母公司钰诚集团旗下的兰花国际存在关联关系。

更为奇怪的是,对于从2011年开始就成为柬埔寨信威实际控制人的Khov,CooTel金边营业厅的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竟然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为什么被信威集团称为独立第三方的柬埔寨信威,在柬埔寨当地成了信威集团的子公司?为什么信威集团的首席科学家徐广涵,成了柬埔寨信威员工眼里的老板?为什么员工们只知道徐广涵,而不知道所谓的实际控制人Khov?

上述疑问,截至发稿,网易财经尚未能获得信威集团的回应。

"左手倒右手"的游戏

柬埔寨信威与信威集团之间的交易,采取的是"买方信贷"模式。而正是在这一模式下,信威集团和柬埔寨信威之间的资金流向,形成了"左手倒右手"的闭环。

耗资30亿元的柬埔寨信威,一方面陷入持续亏损的糟糕境遇,一方面还背负着与之不相匹配的巨额债务。

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只有8个营业厅的柬埔寨信威,负债高达19.57亿元。同期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信威集团负债总额为90.28亿元。

高达19.57亿元的负债总额,让柬埔寨信威究竟是"独立第三方",还是信威集团的"境外子公司",成了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是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是100%要被合并到上市公司的。"某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网易财经,通常定义的子公司是持股51%以上,但从会计准则上来说,就是判断在子公司的董事会有没有控制权。

也就是说,若柬埔寨信威真如当地员工、媒体和竞争对手所言,是信威集团的子公司,那么其背负的巨额债务,就是被信威集团隐藏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负债。

而柬埔寨信威之所以会欠下巨额债务,正是因为向信威集团采购基站和设备——这些设备被用来搭建CooTel这个知名度低、发展欠佳,只能使用老旧定制手机的网络。

柬埔寨信威与信威集团之间的交易,采取的是"买方信贷"模式。而正是在这一模式下,信威集团和柬埔寨信威之间的资金流向,形成了"左手倒右手"的闭环。

这个闭环,简而言之是:首先,柬埔寨信威与信威集团或其子公司签订合同采购一批设备;接着,信威集团或其子公司用现金质押等担保方式,向银行申请对柬埔寨信威进行贷款授信。柬埔寨信威从银行提取贷款后,这笔资金就作为设备采购货款,支付给信威集团;最后,这笔销售收入成为海外公网业务收入,计入信威集团的营收之中。

作为"样本",柬埔寨信威的经验被推广到俄罗斯、乌克兰、尼加拉瓜等信威集团的海外项目上。比如2016年4月,信威集团在尼加拉瓜首度马那瓜市举行发布会,称CooTel将入驻尼加拉瓜通信市场。当地媒体将这一行为称为"信威集团在尼加拉瓜的拓展"。而在柬埔寨任职过的信威集团首席科学家徐广涵,则成为尼加拉瓜项目公司的总经理。

在买方信贷模式下,相关采购行为给信威集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信威集团的历年年报显示,公司在柬埔寨、乌克兰、俄罗斯、坦桑尼亚、爱尔兰、巴拿马、尼加拉瓜等国开展的海外公网业务带来的销售总收入,均占到当年总营收的90%以上。其中,2015年信威集团海外公网业务实现营收32.82亿元,占总体营收的91.85%。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买方信贷模式下,信威集团无论如何要为"经营不佳"的柬埔寨信威等海外公司承担巨额债务的风险。

"如果上市公司提供担保后,被担保的子公司或关联公司或第三方独立公司出现问题,需要上市公司履行担保义务的时候,上市公司就需要把这个负债体现在报表里,叫担保负债。"前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柬埔寨信威,信威集团其他的"海外合作伙伴"同样背负了巨额债务。而这些负债的担保方,无一例外为信威集团及其子公司。

比如,截至2016年6月30日,乌干达项目运营商WiAfrica Uganda Limited及其股东Jovius Limited负债总计约有3.7亿元;截至2016年3月31日,俄罗斯项目股东Russwill Telecom Limited负债总额约24.115亿元。

信威集团的数量繁多的对外担保公告也显示,这些"海外合作伙伴"正在采用"借新还旧"的模式偿还巨额债务。

比如2016年11月30日,信威集团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北京信威拟向宁波银行北京分行申请不超过3000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的融资性保函,用于为柬埔寨信威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提供担保。而这笔贷款全额用于偿还柬埔寨信威在国开行香港分行的贷款本息。此前的4月27日,北京信威还曾为柬埔寨信威做担保,以使其获得招商银行离岸部1.3亿美元的贷款。这笔贷款用途同样适用于还旧款,归还国开行贷款及财务费用。

一位熟悉买方信贷模式的银行从业人员,在分析信威集团报表后对网易财经直言:"本质上,这样的做法可以视为,在拿对外担保换营收。"

而截至2016年11月29日,信威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实际对外担保总额已经达到142.04亿元,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1.15%。这或为信威集团埋下巨大风险。

37位神秘股东

网易财经梳理发现,像杨全玉、汪安琳、蔡常富这样,在2014年信威借壳上市期间,通过定向增发持有公司股票的自然人投资者总共有37位。根据万德金融数据库的估算,他们持有的信威股票市值总计高达462.64亿元。

买方信贷模式让信威集团业绩大增,并因此造就了一批富豪。

2016年10月2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6胡润套现富豪榜》。榜单统计时间为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8月15日,其中一个并不太引人注目的细节是:信威集团的杨全玉套现41亿元。这个金额,与联合睿康的夏建统一起,在"套现富豪榜"上并列第二。

但与名噪资本市场的夏建统不同,几乎无人知道"杨全玉"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杨全玉于2014年信威借壳上市期间,通过定向增发持有公司近1.38亿股,这些股份在2015年9月10日解禁。根据万德金融数据库的估算,杨全玉所持股份解禁后市值为40.33亿元,与胡润研究院测算的实际套现金额相近。

然而网易财经实地走访发现,套现了41亿元的信威集团"神秘股东"杨全玉,实际为一名上海老太太,现年68岁。她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中路的一处小洋楼里。直到2014年,杨家匆匆将房子卖给了台湾人。巧合的是,这一年正值信威借壳上市。

"没有听说过她炒股啊,"杨全玉一位几十年的老邻居对网易财经说,"她一直住在这里,两年前搬走的时候跟我说好像是搬到富民路去了。"

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杨全玉是否为"代持"。但像杨全玉这样,或年事已高,或个人背景与信威集团"八杆子打不着"的投资者还有不少。

比如一名叫"汪安琳"的投资者,出生于1938年,现年78岁。她的登记地址是北京大学的一处教师公寓。资料显示,汪安琳持有信威集团2297.55万股,估算市值为6.7亿元左右。

又如一名叫"蔡常富"的投资者,出生于1935年,现年81岁。根据登记地址显示,蔡常富为四川省资中县新桥镇山水坡村一位村民。但资料显示,蔡常富持有信威集团1795.58万股,估算市值为2.9亿元。

网易财经梳理发现,像杨全玉、汪安琳、蔡常富这样,在2014年信威借壳上市期间,通过定向增发持有公司股票的自然人投资者总共有37位。根据万德金融数据库的估算,他们持有的信威股票市值总计高达462.64亿元。

尽管这些神秘股东人数众多,所在区域天南海北,但网易财经调查发现,他们能够获取巨额财富的关键,是通过一家名为"博纳德投资"的公司。而这家公司"藏龙卧虎",红色通缉令上的外逃贪官、大型央企的高管等,均曾悉数登场。

博纳德投资"分配"财富

也就是在持股最多的2011年8月,博纳德投资及其关联公司,将持有的总计90.4%的北京信威股份,"分配"给了21位自然人。信威集团现在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靖,就是在这一次"分配"中出现,成为第一大股东。

1999年12月,博纳德投资通过增资方式成为北京信威的股东,最初的持股比例为10%。而彼时的北京信威,正冉冉升起,肩负着研发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3G通信技术标准——SCDMA的重任。

博纳德投资的背景颇为神秘。网易财经获得的工商信息显示,在入股北京信威之前不到6个月,博纳德投资才刚刚注册成立。

这家公司虽然初始注册地在海南,但其"东北"基因浓厚。它的创始股东中,包括百科实业有限公司(占股15%)、深圳天合泰富股份有限公司(占股25%。下称"天合泰富")、湘财证券(占股25%)、黑龙江龙电投资有限公司(占股10%)、洋浦神农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占股25%)。

其中,天合泰富在层层穿透之后,指向黑龙江电力开发集团的多位高层管理人员、鲁能集团以及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2000年改组为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财")。而天合泰富当时的法人代表、董事长为陈兴铭。

出生于吉林长春的陈兴铭,曾为中国电财总经理,2001年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北京检察院立案,2002年6月外逃美国。在2015年的红色通缉令上,陈兴铭赫然在列。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天合泰富持有的博纳德投资股份,在2000年3月转让给了中国电财。但当年11月,中国电财又把这部分股份转让给了海南洋浦富华投资有限公司。后者指向一名美籍女商人李玉玲和鲁能集团。吊诡的是,陈兴铭始终代表前述三家公司在博纳德投资的相关文件上签字,直到其外逃前6个月的2001年年底。

在随后长达10年的时间里,博纳德投资的股东变更了十多次,并从原来的诸多法人股东,变成了一个个自然人股东。但细究这些自然人股东的身份,会发现与黑龙江电力、中国电财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在博纳德投资内部股东变化的10年中,通过增资、转让等方式,其所持有的北京信威股份也持续飙升。到2011年8月,持股比例达到69.43%的顶峰。除此之外,当时分别持有北京信威10.56%、10.41%股份的乾宽科技、北京信安杰投资公司,均为博纳德投资的关联公司。北京信威剩余的9.6%股份,由大唐控股持有。

也就是在持股最多的2011年8月,博纳德投资及其关联公司,将持有的总计90.4%的北京信威股份,"分配"给了21位自然人。信威集团现在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靖,就是在这一次"分配"中出现,成为第一大股东,并在此后迅速上演了拿下柬埔寨大单,拯救当时濒临破产的北京信威的"好戏"。

从2011年8月到2014年借壳上市前夕,一些机构投资者开始进入北京信威。而上述21位自然人股东中,一些人开始做"股权转让",并最终形成了37位自然人投资者的格局。

部分人士的身份,通过调查依然有迹可寻。比如一名叫"王庆辉"的投资者,是博纳德投资创立至今的法人代表,也是信威集团的前十大股东之一。王庆辉早年曾任职于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

比如投资者"吴健",持有信威集团353.51万股,估算市值为5712.85万元。吴健对外披露的身份是,曾为重庆市电力公司驻京办副主任。但其另一个身份,是章钢柱的妻子。而章钢柱曾在黑龙江电力、中国电财等公司任职高级管理人员。

再比如前述78岁的老人汪安琳,她在2013年1月从一位叫王开元的投资者处,以4元/股的低价受让了北京信威股份。而同一时间投资机构买入北京信威的价格是79.2元/股。汪安琳也在王开元名下的多个公司"任职"。

尽管无法获知汪安琳的真实身份,但王开元曾为新加坡上市公司亚洲电力的副总裁,而亚洲电力的高层管理人员中云集了大量黑龙江电力的人马。

需要指出的是,前述信威集团的37名自然人股东中,13人的股份已经于2015年9月10日解禁,剩余24人的股份将于2017年9月11日解禁。

而2015年9月10日解禁的这一批股份中,许多股东选择了"减持"。除了杨全玉套现41亿元外,重要股东王勇萍已经连续4次减持,其套现金额估算有2.28亿元;王庆辉套现约1.73亿元;吕大龙套现约1.24亿元。其余股东因少于5%持股,操作无需经上市公司披露,网易财经无法获知减持套现具体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信威集团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已经从2015年9月10日解禁之前的77.84%,下降至2016年9月30日的61.73%。

而在神秘股东频频套现的同时,信威集团的散户数量却在成倍增长。根据统计,公司股东数在2014年12月31日为1.16万户,而到了2016年9月30日则上升到13.09万户。

实际控制人王靖真相

除了鼎富投资、宝丰黄金两家公司外,王靖还注册过"中国新华国安科技有限公司",但于2013年被香港政府部门除名而解散。王靖在香港的公司均为"皮包公司",通过租赁代理公司的"格子间"充当办公场所。

在信威集团造就的诸多神秘富豪中,最知名的莫过于公司实际控制人王靖。

根据媒体报道,王靖曾在多个国家有过"大手笔"投资,包括2012年投资额为500亿美元的尼加拉瓜运河项目、2013年投资额为100亿美元的克里米亚深水港项目。但这些项目,用信威集团员工安澜(化名)的话说,"无一例外都不了了之"。

"尼加拉瓜总统奥尔加特的儿子,曾经到信威集团总部追债。" 安澜告诉网易财经他曾亲眼看到的一幕,称"王靖看上去并不像真有那么多钱"。2015年,信威集团曾被曝拖欠尼加拉瓜运河项目服务公司20万美元工程款,引发工人罢工。

安澜称,已经有不少信威集团的现员工、前员工对王靖的身份及其投资状况心生疑虑。但在外界看来,王靖的这些巨额投资,成了上市公司信威集团极佳的"市值管理",并引发了包括国内外媒体、学者对王靖背景的揣测。

王靖究竟是什么来历?

网易财经调查发现,王靖自1990年代末,至2011年成为信威集团董事长前,主要有两个居住地址:一个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另一个则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两处均为普通商品房。

"王靖九几年买房搬来这儿的,零几年搬走了。他不爱说话,经常坐小区门口的黑车。那时候他女儿还上小学。有一回我问他女儿你爸爸老这么晚回来是做什么的?他女儿说是娱乐行业。搬走之前,王靖和他老婆离了婚,现在女儿跟着妈妈。"王靖早年住在永顺镇时的一位邻居告诉网易财经,"我们也是后来看新闻,才知道王靖发达了。"

网易财经未能查到王靖从事"娱乐行业"的具体情况。在王靖对外披露的履历中,这一时期他是"昌平养生学校校长"。不过一位信威集团前员工透露,"昌平养生学校,其实就是个洗浴中心。"

大约在2005年左右,王靖搬到了方庄。在距离方庄地铁站不远的一个普通小区内,王靖购买了顶层一整层四套住房,将房屋打通,并在楼道内安装了大量摄像头。这栋楼里的邻居们,几乎都知道顶层这家"装神弄鬼"的住户。

"你找顶楼啊?他们不会给你开门的。"一位女性邻居皱了皱眉头,对网易财经说,"这家人在门口装了好多摄像头。就这么个住法儿得有十年了。"

这位女邻居说,目前居住在顶楼的为王靖的弟弟和弟媳。"早些年的时候老太太(指王靖的母亲)住这儿,老大(指王靖)有好些年没见着了。老太太搬走以后,就是老二(指王靖的弟弟)一家住这儿。老大是干什么的,还真不知道。"

网易财经通过顶楼的对讲门铃与里面的住户取得了联系。一位女性在听说希望了解王靖情况时,停顿了几分钟,说"我不认识这个人"。不过,上述女邻居向网易财经确认,回应对讲门铃的正是王靖的弟媳。

事实上,在成为信威集团董事长之前,王靖的经历几乎无人知晓。此后披露的王靖履历,显得模棱两可,前后矛盾。

北京信威在2012年曾发行"12信威债"。网易财经掌握的北京信威《2012年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彼时信威对刚刚上任董事长不久的王靖在2010年之前的经历介绍为:"先后就职于厦门远东国际贸易公司、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深圳中远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不过这段履历随后迅速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鼎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1999年12月至2003年10月任香港鼎富投资集团董事长;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任北京盈禧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12月至2011年2月任香港宝丰黄金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12月至今任柬埔寨王国亚洲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

而王靖在2013年接受境外媒体采访时,将上述履历概括为"在香港学习金融投资,在柬埔寨开金矿"。

网易财经从香港企业查册中心调取了全部登记在"王靖"及"wangjing"名下的公司名册,经过与身份证号、护照号等信息的交叉对比后发现,除了前述鼎富投资、宝丰黄金两家公司外,王靖还注册过"中国新华国安科技有限公司"。这个看上去颇具国资色彩的公司成立于2009年,实际仅有王靖一名股东,实缴资本为0。2013年,该公司因被香港政府部门除名而解散。

网易财经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上述王靖在香港的公司均为"皮包公司",通过租赁代理公司的"格子间"充当办公场所。

至于王靖2006年之后任职的"柬埔寨王国亚洲农业发展集团",网易财经未能在柬埔寨工商部门处查询到企业记录。不过,根据信威集团的信息披露,该农业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瑞尔,由王靖100%持有。瑞尔为柬埔寨当地货币,根据汇率,2000瑞尔不足0.5美元。

一位在柬埔寨经商多年的人士告诉网易财经,在柬埔寨开矿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赚钱。由于很多矿开采出来后无法精加工,根本出口不了,只有一些金矿可以零星开采,但量也不大。

王靖在2010年之前的真实履历是什么?他在香港与柬埔寨的公司到底从事什么业务?最为关键的是,他当初拿下信威集团控股权的8800万元资金究竟从何而来?截至发稿,网易财经未能从信威集团及王靖本人处得到答案。

但有一件事情非常清楚,那个昔日籍籍无名的普通人,已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富豪——王靖持有的信威股份,将于2017年9月11日解禁。按照估算,市值高达162.76亿元。

(注:文中部分数据原始货币单位为美元,网易财经统一按6.5的汇率换算为人民币。)

【延伸阅读】神秘商人王靖的另类生意:挖运河,放卫星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李微敖 发自 北京 2014-10-31 

北京信威通信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靖。 (东方IC/图)

自2013年,宣布开挖“尼加拉瓜运河”,300亿借壳中创信测后,声名鹊起的神秘商人王靖又涉足到卫星通信领域。他执掌的信威集团,至2014年10月28日,总市值已达到1119.5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A股市值最高的民营科技公司。

2014年10月26日,清华大学与民营资本控股的北京信威通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485.SH,下称信威集团或信威)联合宣布,双方合作研制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下称灵巧卫星),已完成全部在轨测试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灵巧卫星是中国首颗低轨移动通信卫星,也是民营资本主导发射的第一颗通信卫星。信威集团董事长王靖介绍,其公司计划在3年内,发射“一箭四星”的此类通信卫星;并希望在2019年时,发射32颗或更多的卫星,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系统。

就在发布这一消息的前两天,即10月2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国确定了“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宽带接入网络建设运营,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等国家民用空间设施建设,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的国家政策。

中国的通信领域,尤其是卫星通信领域,是一个被政府部门高度管制的行业。发射卫星还需要专业技术和巨额资金,信威这家民企为什么能够做到?

信威集团副总裁蒋伯峰,也对南方周末记者确认,灵巧卫星系统工程,从研发、制造到发射,得到了多个部门的支持和协作。

数位市场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信威能做成此事,很大程度上与信威集团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王靖相关。

出生于1972年12月的王靖,曾公开介绍,自己出生于北京,曾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就读中医专业。

信威集团披露的上市公司高管信息显示,在1993年2月至1996年12月,也就是20岁左右时,王靖出任北京昌平传统养生文化学校校长。这似乎也与他的“中医”专业相关。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王靖任北京鼎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下称鼎富投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2013年,王靖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曾称,他在1990年代后期,曾到香港学习国际金融和投资,后返回北京创办鼎富投资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鼎富投资实际成立于1998年7月,2001年9月即注销。在这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公司里,王靖作为自然人股东出资700万元;另一位叫王连生的个人股东,出资285万元;北京兴红起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兴红起公司)作为法人股东,出资15万元。

1999年12月至2003年10月,王靖又出任香港鼎富投资集团董事长。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任北京盈禧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盈禧咨询)董事长。

盈禧咨询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王靖出资70万元,另一位叫黄本招的自然人,出资30万元。该公司在2007年4月也已注销。

王靖又在2006年12月至2011年2月,任香港宝丰黄金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12月至今,任柬埔寨王国亚洲农业发展集团董事长。2010年2月至今,担任北京信威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北京信威原为国务院国资委所辖央企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下称大唐集团)的下属企业,在2007年前后,曾筹划单独上市,但被否决。随后几年陷入经营困境,连续亏损。2009年,王靖与北京信威等多方原股东达成协议,以9500万人民币,获得北京信威41%的股权,成为公司最大股东。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北京信威改制方案。自此,北京信威由国有控股公司变身为民营控股公司。

2010年,王靖正式执掌信威公司后,短时期内,迅速扭转了企业的颓势。当年即扭亏为盈,实现利润3800万元。随后几年,净利润进一步爆发性增长,至2013年,已达17.12亿元。

真正让王靖走入公众视野的是在2013年。

2013年6月14日,以香港尼加拉瓜运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尼加拉瓜运河公司)董事长身份出现的王靖,与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并代表双方签署尼加拉瓜运河发展项目独家商业协议。

该协议主要内容为,尼加拉瓜运河公司将独家规划、设计、运营并管理(为期100年)一条全长接近300公里,连接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尼加拉瓜运河”及其他潜在项目。总投资高达400亿美元。

根据香港政府公司注册处的信息,尼加拉瓜运河公司于2012年8月20日注册成立,注册股份1万股,唯一的股东即为王靖。尼加拉瓜运河项目消息甫一公布,即引起全球轰动。信威公关部一位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公司的尼加拉瓜运河项目将在2014年年底开工。

几个月后,王靖又在资本市场再次现身。

2013年9月26日,此前停牌的北京中创信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股市代码为600485.SH,下称中创信测)公布,信威通信将对其借壳重组。

停牌前,中创信测市值不到12亿元,而信威通信估值达308亿元。这被称为迄今为止A股市场上最大的“借壳上市”。2014年,借壳顺利完成;并于同年9月,实现上市公司名称更为现名,即信威集团。

此外,王靖还涉足了矿业、体育等其他行业,个人拥有除信威集团之外的其他公司二十多家。

在资本市场上,信威集团在过去的一年里,股价几乎翻倍增长。至2014年10月28日,总市值已达到1119.50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A股市值最高的民营科技公司。

对于王靖的“来历”,自2013年以来,国内外媒体和研究者,多认为他背景深厚。王靖本人在接受媒体公开访问时,则一再声称自己是“普通得不能再不普通的中国人”,有一个女儿;他的父亲只是名普通职员,已于2010年去世;母亲70岁左右,已退休。

在今天的信威集团高管中,生于1953年、于2014年9月出任信威集团副总裁的张冀湘,曾有多年军旅生涯,曾任北京军区通信部参谋、处长;1998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副司令员。

【延伸阅读二】:东吴证券猛推信威集团“董事长是人中龙凤”,遭股价打脸

来源 新浪财经

东吴证券日前发布一份《信威集团公司点评:大国崛起的侧面(二),人中龙凤》的研报,给予该股“买入”评级,豪言买信威集团就是买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信念,并称其董事长王靖为人中龙凤。然而却遭啪啪打脸,9月至今三个月时间里,信威集团股价下挫近20%。

这并非东吴证券第一次在研报方面“栽跟头”。10月25日,东吴证券的一份标榜着深度报告的研报《福成深度报告二:3个100亿支撑市值翻倍》,称“福成股份是殡葬行业未来绝对龙头,3个100亿值得关注。”并详细阐述了3个100

福成股份却立刻发出澄清公告。公司称,东吴证券研究报告中所称宝塔陵园的40万个墓穴的可销售单位数据来源不准确,经核实,宝塔陵园周围原本是三河市当地早年开矿留下的一些荒山荒坡,该类情形荒山荒坡土地面积大致为3000亩,但目前并不在公司及宝塔陵园名下。另外,公司直指研究报告中的多处推测并不代表公司现状。

在今年9月初,就曾有报道称,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已对国金证券、银河证券和东吴证券的三篇军工研报出具了《监管关注函》,要求券商及时整改并进行内部问责而证监会认为,这些券商及其分析师在研报发布过程中存在未审慎使用信息、分析方法不严谨、引用信息不合规等问题,已偏离了作为专业机构、专业人士需秉持的合规、专业、客观、审慎以及对投资者负责的基本原则和态度。

以下为东吴证券《信威集团公司点评:大国崛起的侧面(二),人中龙凤》研报全文:

事件:近日,信威集团公告,收购以色列卫星通信公司Space-CommunicationLtd(SCC公司)100%股份,将其私有化。

我们维持两年以来原来的观点,买信威集团就是买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信念。随后的减持公告,小非的成本各不相同,现金需求时间也不同,唯一的预期差在于没有想到熊市来的如此猛烈,小非的减持时间拉长了很多,预计要到三四季度。

卫星项目,由被监控的睁眼瞎变为耳聪目明:发射卫星不仅是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核心资源问题。现在世界电联的卫星频轨资源十分拥挤,一般的情况是全球各个国家相互协调,统一向ITU申请轨道位置和频段,至于能否搞定,什么时候搞定,就要看运气了,运气好,最快5年,运气不好,那就天知道了。

这次收购,花了2.85亿美元,关键不在于几颗旧卫星,而在于轨道和频率资源以及运营经验,假如收购顺利完成的话,加上公司将要在2019年发射的尼星一号,公司共有5个同步轨道资源和相应的频率资源,弥补我国通信卫星覆盖严重不足问题。换句话说,中国海外的大使馆、领事馆、其他驻外机构、飞机、轮船、甚至海外驻军,都能够通过我国自有的卫星通信系统进行全球沟通。

尼加拉瓜运河,掌握全球8%的物流定价权:定价权,最重要的是物流的定价权,美元说是信用货币,以前是附着在黄金上,现在是附着在石油上,没有了这些具体的东西,信用货币其实很难起作用。商品走海运是单价最低的方式,掌握了海运,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掌握了定价权。按照尼加拉瓜运河的设计,它的运输量占到全球运量的8%。无论是否能够成功,只要这件事情在做,巴拿马运河就不敢提价,就必须拓宽水道。据我们了解,运河项目正在顺利进行。

乌克兰发动机,秀肌肉的核心:王靖总的“天骄航空”是所有买信威集团的投资者的最大梦想。将领先我国现有技术水平10-15年的飞机发动机技术引进、消化、研发,也是大多数期望中国崛起人的梦想。但是,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不用说别的,现在没有收入、没有利润、没有产品、没有样机、没有公告的订单,即使要注入上市公司,如何估值,如何过监管?还是等待重庆厂房完成,预计2016年底出第一批样机。

大国崛起的侧面正在逐步构建,王总真是人中龙凤:上面的每一个项目,都是难度极大,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烧不死的鸟是凤凰,烧的死的鸟就是烧鸡”。大国崛起,各个侧面都是要构建,至于资本市场,无需担心,跑得快,来的也快。最重要的是,说出来的豪言壮语,逐步兑现,我们欣喜的发现,兑现正在过程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EPS为1.18元、1.39元、1.51元,对应PE15/13/11X,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股东减持对市场信心影响;系统性风险。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3G版”密金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