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赚大钱的逻辑(深度好文)

未来几年赚大钱的逻辑(深度好文)
2017年01月19日 22:10 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zmjinrong_com

版权:作者 江南愤青(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江南1535茶馆创始人)来源 江南1535(ID:jn1535)

专家讨论问题比较严谨,喜欢用数据支撑结论,而投资人更多的是靠猜,因为投资必需要有前瞻性。当数据都能被统计的时候,基本意味着其投资机会丧失,所以听投资人的演讲听者一定要小心,因为我们的结论往往很不靠谱。加上投资本身是以小搏大的过程,赌错了无非亏点小钱,对了可以赚很多钱,所以往往都是开放性设想问题。尤其是一级市场中的早期更是如此,我们都是非常乐观的去设想未来的各种无限可能,于是很多结论和逻辑听着有点像“愤青”,但我认为多了解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也是有好处的。

GDP增速放缓将引发收入衰减

刚才有演讲嘉宾提到我国当前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增长高于GDP的增长,这里我有点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过去的收入数字慢于GDP的数字反映, GDP增长传导到收入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从而形成了相对滞后性。一旦GDP增长放缓,收入水平也就会跟着下降,从而低于GDP增长,这个是必然的趋势。

至于GDP增速为什么下降,这个没办法解答。因为很多时候未来是无法推演的,只能凭借感觉,他没有可被用作讨论的任何依据,只能根据一些细枝末节的观察来揣测未来的可能性而已。我回国的几个月时间,去了不少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跟相对底层的人聊天,在收入方面,我问他们今年的工资是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他们说不要萎缩就很好了。我跟很多实业基层的员工聊,他们也这么说。所以我斗胆下个结论,今年并非是大家所预期的消费升级的一年,因为消费升级的基础是收入增加。但是,与数据相反的现实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不是收入水平增长的问题,而是能否保住去年的收入水平,在座的可以回去问问自己朋友的收入是否增长了。

我总觉得,专家喜欢的数据其实本质反映的都是过去的情况,而我们更关心未来会怎么样,但现实往往就是,过去怎么样是预测不了未来会怎么样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要预测未来只能深入基层,了解市场,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数据和报表。我自己走了很多地方后的结论是,未来三年,我感觉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收入衰减会很严重。过去三年,我们在一片狂热中投资了200多家公司。但是今年,看到这种趋势后,我们整个上半年只投资了3家企业。

不管是借贷还是投资,赚钱根本在于实体盈利

再跟大家从理论上讲一些我自己关于金融层面的逻辑。金融一般归纳为投资和借贷两个范畴,但是这两个范畴的背后,本质都是实体盈利。如果实体不盈利,那么意味着投资不能赚钱,无法获得投资收益;借贷则意味着资金借入方不能赚钱,也就必然不能归还资金借出方的资金。最终的结果就是借贷崩盘,投资打水漂,金融出问题。

相对而言,借贷的逻辑更加难以运作,从我自己角度来看,借贷有两个特征很明显。第一个特征就是借贷行为的客户群体相对狭窄,必须是那些不好不坏的群体,客户好了,一般就不需要再借钱了,不好,那就跑路了。所以,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一个不断消灭自己客户的过程,要么就是被客户搞死的过程,这是借贷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马云曾经骄傲的说,你看,当年借给我五十万的人,我就还钱了,说明小企业也是有信用的,但是他不知道的现实,就是他是发大财了的,但是那个借给他五十万的人,现在估计还是穷光蛋,这个就是借贷的核心逻辑,你没有积累,你无法跟客户一起成长,客户一旦好了,就离开你,你陪伴着客户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结果客户一好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为什么借贷必须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核心是因为无法分享未来的收益。

借贷的第二个特征是没有积累。前面说了,因为你无法分享客户成长带来的高收益,那么你永远只有恒定的利差。一百万,你收10%的利息,扣除资金成本4个点,运营费用2个点,那么意味着你最多赚取不到4个点的收益,但是承担的是一百万的风险。也就意味着你过去做了一百笔业务,都赚了,突然有一笔业务出了问题,哪怕过去做的再好,最后你都是死,因为收益无法覆盖坏账。

所有做借贷的金融商业模式,看上去是暴利,但其实是非常脆弱的,随时会面临崩塌的风险。我国的银行业非常典型,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也会突然在一两年内就亏掉过去几年赚的钱。这个就是典型的借贷逻辑,是非常脆弱的。也是为什么我不看好所有承担信用风险的商业模式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我离开银行业的核心原因。无论对企业和个人,借贷都是缺乏积累的行业,长期来看,他只会让你变得很狭隘和无知。从这个点上看,投资就稍微好点,投资是相对有积累的行业,他风险是恒定的,但是收益是不确定的。所以,相对来说投资感觉上会更有积累一些,你过去做了一百笔交易都亏了,可能未来一笔赚钱了,立马就把过去的亏损给收回来了,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相对更平衡一些。

但是,无论借贷还是投资,终极收益都是来自于实体的盈利。一旦一个市场无法贡献利润,那么无论你前面估值怎么高,声势怎么浩大,都没有意义,都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而已。所以,一旦逻辑设定在市场盈利这个基础上,我们就会发现,目前的整体市场其实是缺乏市场盈利的机会的,那么反过来就是意味着金融的整体性机会在丧失。借贷业随着实体企业不振,坏账率攀升,市场观望。我很早前就说过,目前市场的格局是好人不借钱,借钱的都是坏人,为什么?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很多人哪怕有资金在手也找不到赚钱的机会,所以,都不会选择去借钱,因为借钱是要还的,而那些坏人,因为不借钱就活不下去,所以必须依赖借钱活下,不得不借钱。就出现了好人不借钱,借钱的都是坏人的诡异局面,本质其实都是实体经济不景气带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业是典型依附于实体经济的一个带有强周期性特征的行业。在实体普遍盈利的时候,你会发现个体风险虽然有,但并不是那么重要。我记得我十年前放贷款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太多的风险审核,大家都会按时还款,为什么啊?因为那是个基本上都赚钱的年代,当大家都可以赚钱的时候是不太会有人会来逾期和违约的,而现在呢?老婆小孩子抵押给你都照样跑路,因为当一个人赚不了钱的时候,就意味着怎样都还不了钱。从借贷角度来看,还款能力一定比还款意愿重要很多。

跟借贷一样的逻辑,投资的核心也是市场盈利。前面说过,给别人投资钱,最终都是期望分享投资收益的,而且是远远超过借贷的利息收入、分红收益或者股权溢价性收益,但是当市场无法形成这样的赚钱效应的时候,如何兑现投资收益呢?过去几年很多人都跟我说,市场很好赚钱啊,你看,谁谁赚了几百倍,谁谁赚了几千倍。第一个问题是,这些是普遍性案例,还是个体性案例?第二个问题是,有几个人真金白银的拿到了钱呢?许多看上去赚了很多倍的项目,最终都是需要变现的,变现一方面可能是分红收益,另外一方面就是二级市场的股价交易收入。但是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市场,又出现了几家所谓的赚了很多钱的上市公司呢?最终能不能变现还要看企业盈利的基础。但是这种盈利性基础,目前来看,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市场普遍性盈利的状况基本不存在。

诸位都是企业家,想问一下,大家觉得這几年有没有感觉赚钱很难?现在你们的困境是什么?我自己跟很多企业家聊过,普遍的困惑是找不到赚钱的行业。现在,个别行业或许还能赚点钱,大企业要赚钱很难,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该去哪里,我看到不少企业,都转到金融行业,希望在金融业里博点机会。但是一个市场金融越旺盛,恰恰证明了实体经济越不好。这个就是现实,但更现实的事情其实是金融业从长周期来看,往往是大面积的牺牲,因为金融本质还是零和博弈市场,更残酷的是20%的参与者会赚取剩余80%的钱。

赚大钱都是时代给予的机会,而非个人能力

在整体不盈利的结论基础上,我们能做点什么呢?我个人感觉作为个体最好的办法是学会休息,学会不折腾,学会等待。我在2012年的时候,感觉实体机会很渺茫,劝很多企业家离开实体行业,干脆卖掉企业,去游山玩水,什么事都不要干,一年花不了几个钱。回头看到的现实就是,出去玩的都活得挺好,而那些在家里勤勤恳恳干实业或者每天努力放高利贷的人,最后都死得很难看。在一个没有机会的行业里,其实你越努力,死的其实是越快的。我们还是要学会在大时代里做符合时代周期的事情,这有助于你活的更好。

我很多年前写过一篇《扯淡赚大钱的逻辑》,网络上很多人在疯转。其实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就一点:绝大部分赚大钱都是时代给予的机会,而不是因为你的个体能力卓越造就的,所以要学会辨别不同的时代特征,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事业比你每天勤奋努力更为至关重要。后来很多人驳斥我是机会主义者或者风口论者。

我自己把过去三十年简单做了个分类,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大周期。前20年,也就是80年代到2000年这二十年,是劳动赚钱的时代,那时候出卖劳动力是可以赚钱的。因为物资贫乏,我自己小时候跟姐姐卖冰棍,五分钱进来,卖一毛五,三倍的毛利,很丰厚了。那个年代,肯干点的人都能赚钱。很多万元户都是跑运输的,家家户户都能赚钱。那个年代,越勤奋,越辛苦,赚钱越多。

而到了2000年以后,则是靠资产升值的年代。银行业不断地进入货币扩张的阶段,钱越来越多,最后就往资产泡沫化的方向走。这时候,你发现大量的资产大幅升值,最终的结果就是努力勤奋已经不赚钱了,关键是依赖资产升值赚钱。你再勤奋再努力,不如买一套房子划算,所以过去十年出现很多所谓的悲剧故事,很多人很勤奋努力的把自己家房子卖了去做实业,头发熬白,最后终于把自己当年卖掉的房子给买回来了。回头看这个十年,其实你啥事情都不用做,买房子就行了。02年开始计划买房子的话,差不多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十倍以上回报,算上五倍杠杆的话,基本上就是五十倍回报。很多人勤奋努力工作一辈子,也没有这个时候买一套房子赚的钱多,这就是现实。

许多企业家也是如此,其实实业本身并没有赚太多的钱,但是他们的企业土地产房升值所带来的盈利,远超过他们企业的实业利润。于是最终的结果都表现为资产升值,这个十年如果你不参与到资产升值的逻辑里去,你基本就被抛弃在财富之外了。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年,福布斯排名的首富基本上都房地产商和煤老板等一类人了,当然后者随着整个十年的结束而崩盘了。总的来说,过去很多牛逼的企业家,并不是他真多牛逼,而是在这个年代加了杠杆带来买入资产的结果。

而2010年以后,资产升值的逻辑也不存在了,变成了资本大爆发的年代。从2010年到现在,你只要被资本喜欢上,就会发现赚钱的速度和规模,远远大于以前的任何时代。我们看过去进入阿里和京东的人,很多都是大学刚毕业的孩子,但是赶上了资本爆发的年代顺着资本的趋势,很快就被推起来了。过去几年,随便一个互联网小伙子,一个想法就能拿到几千万的估值,就能超过很多干了一辈子的企业家。所以当一个行业起来的时候,跟你的个人能力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在一个正确的年代做了符合这个年代的事情。当然有很多人是无意识的,有很多人是有意识的。前者是祖坟埋得好的结果,后者是眼界格局高的结果。从我个人感觉来看,绝大部分的有钱人都属于前者,属于后者的微乎其微。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个年代,赚大钱的人往往不辛苦,辛苦的往往赚不了大钱。这个是非常现实的情况,要学会认识到现实,不要自我催眠。

在我看来,钱分为辛苦钱和泡沫钱,辛苦钱赚的是社会的平均利润,泡沫钱才是大钱。你们去看,一个股票如果不泡沫化了,那最多就是赚分红的钱,那是稳定利润,而只有被资本看上了,让他的股价远远超过他实际有的价值的时候,你才能赚到所谓股权的差价,然后才会有所谓的大钱的机会。其实本质来看,一只股票十块钱和一百块钱,上市公司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至少肯定不会有十倍的差价,变化的只是投资他的人的预期而已。所以,只有泡沫来了,才能让价格产生巨变,你才能有机会转到其中的高额背离带来的泡沫钱,这个才是大钱。房地产其实也一样,一套房子十年前卖2000元/平和现在卖20000元/平,本身都是居住功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带来的价格变化却是十倍甚至更高,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只有价格和价值背离了,你才能赚到大钱。

纯粹从赚钱角度来看,我喜欢泡沫。所以,我们过去几年特别喜欢泡沫化带来的一些机会,这些机会往往是人极度乐观后产生的预期变化带来的机会。这种机会来的时候,并不需要你太多的能力,你就能赚到一些钱,所以我总是告诉自己,只有当傻瓜也能赚到的钱,才可能是大钱,依赖能力带来的钱,一般都是稳定的平均利润,尽量让自己承认自己不能干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的竞争要将能力与成本挂钩

在这里,我自己谈下我对能力的看法,其实大家在谈能力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能力一定是跟成本挂钩的,脱离成本考虑,你会死得很惨。德州扑克在中国最近很火,但你会发现,在中国的那些高手基本都玩不转,在中国打德州跟比大小本质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土豪太多,人家压根不按概率算法出牌,反正兜里都有钱,然后把把ALL IN,好好一个比精算概率的游戏,变成了比谁兜里现金多的游戏,压根没办法玩。前两年中国投资市场就是这个阶段,钱越来越多,“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年代,有逻辑有能力的专业投资人,最后往往干不过那些业余投资人。因为业余投资人不讲逻辑,只讲成本。你问他为什么投资,他往往说,没为什么啊,反正钱也没地方去,去澳门赌博也是输,不如随便给个年轻人或许有一些机会啊。你听了只会很无语,这就是成本不一致带来的能力不一致。

我有一段时间研究乐视,乐视这样的公司会大量的给你讲故事,讲未来有多好,而投资者往往喜欢这样的公司,就会给乐视很多的未来的钱。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同样一台电视,乐视三千块钱的成本,其他公司也是三千块钱的成本,但是乐视可以买一送一,电视机免费给你,或者折价给你,三千块钱卖两千块。市场卖得越多,报表越好看,销售额在增长,于是股价反倒越来越高。而别人不行啊,三千块钱不可能低于三千卖啊,否则报表很难看,所以,这个结果就是我越来越喜欢你,我会给你越来越多的钱。当你跟对手不是处于同一成本线的时候,你就发现很难打赢他,到最后他可能直接把你给收了。打输了没关系,打赢了就很牛,他是把未来的钱折现的模式。但是从产品质量上说,你说乐视电视比康佳电视好?很难说。能力好的公司很难说一定打得过成本更低的公司。

滴滴打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摇摇招车在北方地区做得特别大,腾讯找它投资,它不让腾讯投,腾讯反手投了滴滴打车,投了以后马上开始和快的打车拼价格战,最后摇摇招车就没了。你的成本跟人家不一样,最后结果能力再强都得死。所以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传统的肉搏式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竞争,如果能力不能和成本挂钩,单谈能力会很难。

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中国入债股双杀时代

最后谈谈我自己的几个顾虑吧,很现实的顾虑。其实前面也提到过了,未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我越来越感觉到现在虚拟经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其实只要问问滴滴打车估值300多亿美金,到了二级市场你们愿不愿意买就行了。过去3年多来的混乱投资格局,走到今天,涌现出几家大公司?上市又上了几家公司?十个手指头数得出来,这就是我们过去三年砸了数百亿美金所剩下的格局。当大量的钱砸下去普遍不盈利的时候,那么市场会是什么样子的格局?这个泡沫到了今天随时会破。而虚拟经济一旦破了,实体经济本身又没能有效回归,那么新的增长动力就找不到,这时候市场的寒冬就会比较明显。所以我说中国进入债股双杀的年代,债意味着实体经济违约增加,股意味着投资机会的系统性消失,带来的后果其实是很可怕的。

另外一个顾虑,就是当下非常火热的消费分期的机会,我感觉也很危险。互联网这个东西,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把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无限快速的复制,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本来可以赚十年钱的事情,快速极致的压缩到两年内把钱赚完,然后一地鸡毛。事实上,消费金融就是这么个现状,消费金融的本质上其实是要求个人收入水平的有效增长,而个人收入水平增长的背后,其实是实业的增长。实业赚钱员工才能增加收入,然后才能支持分期。但是我前面说过,收入水平增长本身是不现实的。在这个基础上,你还扩大消费支出,最终结果就是大面积违约的快速出现,寅吃卯粮的格局,这个逻辑非常简单。最后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是消费分期大面积的崩塌,给好人放贷款放完了,一般会向坏人放贷款,坏人放完会向更坏的人放贷款,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样。这两个问题叠加,未来两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都不会太好。

保持流动性将是未来赚钱的逻辑

那未来坚持什么样子的策略会更好呢?我跟很多专家的思考是不一样的,大量的人在鼓吹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我觉得该分开来看。我个人感觉未来的中国,对外是贬值的,但是对内可能是升值的。汇率很大程度向下行可能是共识,但是对内角度来看,人民币会越来越值钱,许多人都觉得怎么可能,央行大面积放水,怎么会越来越值钱,很快就不值钱了才对。我真心不这么觉得,从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推理出几个简单的逻辑。

第一,货币的创造只能来自于央行注入基础货币。但是这块货币本身的额度是很有限的,它被称之为高能货币,是需要通过商业银行的扩张才可能真正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这里起很大作用的其实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有效扩张信用,那么货币之水就不太会泛滥。事实上,最近市场上的放水效应是不明显的,也感觉不到,在08年四万亿里面起最大作用的其实是商业银行,是大量扩张了信用所带来的结果。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惜贷情况非常明显,大量的商业银行非常谨慎的发放贷款,原因前面也说了,现在这个年代好人都不借钱,借钱都是坏人的年代,必然的情况就是商业银行放款意愿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市场上资金的扩张是非常有限的,并不会形成资金泡沫化的格局。

第二,为什么钱会更值钱?这其实跟虚拟经济泡沫破灭是相关的。当你身边曾经的有钱人变得一个个都没什么钱的时候,其实变相意味着你的钱就越来越值钱了。虚拟经济崩盘,是大概率事件,这个逻辑是能理解的。因为虚拟经济的价格是根据成交价计算的,你说现在一百亿估值,那就必然意味着有人要用一百亿的价格成交了,你要让你的估值再上行,那就必须要有更高的成交价才能支撑,那么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货币支撑这个交易。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投资是无法有足够的货币支撑的,市场货币增量总是不断降低的,而股权本身不创造货币,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的虚拟经济都会面临估值下行,那么相应的投资人的财富缩水就是大概率事件。当大家的财富都缩水的时候,甚至个别企业家的资金链都面临紧张的时候,如果你能保持充沛的流动性,那么必然意味着你的资金会越来越具备价值,更加的值钱了,至少相对价值是明显增值了。

所以,我个人感觉未来赚钱的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取决于流动性,怎么理解?很多人问我,上海、北京的房子能不能买?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东西能不能买跟东西本身有关系,而是跟你有关系,你是谁最重要。你很有钱,那么OK,随便买;如果你本身钱不多,那就算了,这个就是现实。同样的房子,不同的人问我,结论必然是不一样的。从我的角度来看,在你的安全边际越高的情况下,那么你承受风险的能力必然增加,而越能承受风险的人,所博取风险高溢价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个逻辑是非常清晰的,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可以让你有机会去博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而流动性不够的情况下,则会丧失各种机会。我今年二月份回国,当时正好跌破三千点,我说如果你是空仓就可以买一点,如果你是满仓那没办法必须砍仓。所以同样一个点位,同样一个资产,能买不能买跟资产本身没关系,跟你有关系。你的流动性越安全,你越有机会搏取高收益。

我自己是一个业余投资人,五六年时间投了200多家公司,说实话,我什么都不懂,因为早期都是不确定的机会,我都是瞎投资。前几年,我见到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就会给他一点钱,很多人说我很激进,我觉得我一点不激进,因为给他的钱都是小钱。因为从我个人配置来看,我90%的钱都放在稳定的收益上面,每年赚取一部分的利息收入,然后我拿这利息收入去做投资,投完亏了就亏,对我不构成任何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投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从而我可以博取一些极高风险的机会。但也因为风险高,所以别人跟我竞争的机会就少;我就能拿到很不错的价格。投资是反人性的,只有反人性反周期的时候,才能拿到更低的价格,才有机会。如果大家都看好了,你是很难博更高的收益的。

所以,未来保证你的资产安全才是重中之重。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钱不动,拿点小钱去玩,下个闲子,或许有机会。投资为什么拿小钱去玩?因为投资长期来看是周期性,九死一生甚至百死一生。如果你指望通过投资过得更好,那不可能,你必须要有一个会下蛋的母鸡,让鸡蛋孵,孵出来就孵,孵不出来就算了,鸡永远在是最重要的,它不会让你饿死。

现在各种折价机会很明显了,我前段时间去了趟神木,发现很多老板都开豪车,住豪宅,但结果呢?没钱加油,为什么啊?因为没现金。从一定阶段来看,只有现金才是你的钱,其他都是假的。这个时候,谁有现金,谁就能博取高折价的机会。

投资是生命与事业的延续

最后,再谈谈我的不成熟的、不靠谱的投资逻辑。我也只是玩票性质做的投资,并不成功,没什么显赫的业绩,赚点小钱而已,别太把我的想法当真。

第一件事情,想提醒投资人千万别碰三件事情,吸毒,赌博,不设底线的投资。一般来说稍微有点钱的人,不碰这三个基本上不会死人。前面两个好理解,第三个其实真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其实投资这个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不设底线。今天投一点,明天投一点,后天投一点,投到什么时候是头都不知道,这种投资千万不要干了,再有钱也经不起折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最好是拿出一笔钱,投完就完了,有机会就有机会,没有就算了。

第二点,我自己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千万别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很多事情,一旦你所在的时代不在了,你再能干也没用。海尔的张瑞敏也提出这个说法,时代创造伟大的人物。国美黄光裕在牢里曾经给陈晓写过一封信,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不断地扩门店,只有我们的门店足够大,别人才能进不来,这句话有道理是吧?过了两年发现一点道理没有了,因为互联网来了,你发现过去最强悍的东西都是你的负担,线下门店越多、成本越高、代价越大,还没法打掉它。曾经是你认为是巨大优势的资源,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负担,时代一改变,什么都变了。

企业家要有投资的心态,往往是要承认自己不能干,尽量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别有事没事要跟年轻人打,很多人你一定打不过他,但你可以成为他爹,打不过就投他。当年苏宁不跟阿里去打架,没事给阿里投资点钱,现在就是阿里他爹了,也不会是反一反的格局了。微软投了很多硅谷的公司,各种各样的公司,凡是危及到微软的公司都去投一点,谁也不知道哪个小孩就起来了。雅虎当年最好的时候投了阿里,现在雅虎的日子那么难过,但是因为有个孩子叫阿里,现在日子多好过。

投资的本质,可以从生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很多企业家都有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总觉得企业就如同一个小孩,是自己从小养到大的,有必要扶着他走到最后,这是有问题的,孩子长大了,就该放手让他赶紧结婚去。别都娶媳妇了,你还每天陪着,一点意义都没有,你应该让他去生孩子或者你自己去孵化别的孩子。第二种情况,很多人就想着只生一个孩子,这也是有问题的。孩子一定要多生,只生一个孩子容易坑爹。比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去投资一批,生出一批孩子,只要有一个孩子光宗耀祖你就牛了。从投资角度上投一个的成功概率几乎为零,而且还容易被绑架。第三种情况,一定要在最好的年纪生小孩,你在最好的时候生孩子能够陪他养他,等到你自己都不行了再养一个小孩。80岁生一个小孩,小孩还没养大你就死了。许多企业家都是自己快不行了,才想到去转型去孵化,事实上自己都没办法活了,还怎么转型。

投资本身应该是生命和事业延续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你自己去主导一件事情。你去主导一件事情,就会发现这件事变成你的事了,所有的能力都依附在你身上。我们很多人投了很多事以后,事必躬亲,最后都死了,这种控制性思维也非常可怕。很多企业家认为资源是我给的,想法也是我给的,钱也是我给的,凭什么他做大股东,但是却没想过,你自己是否能做的起来?

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区别是对资产控制的不一样。工业时代1%的股份意味着几千万的资产,互联网的时代1%和100%没有任何差别,因为做不起来都是零,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轻资产时代。股份的比例控制权,你如果认为你可以干得起来,那你就控制。如果你是靠团队的,你就给他足够的股份,让他认为是为自己干,而不是为你干,否则他一定不会跟你干。所以,责权的对等一定要想明白,做一个好的投资人而不是做一个好的控制人。这个年代能干的人往往不忠诚,忠诚的人往往不能干,就是这么现实。

此外,我提醒各位企业家,千万不要去投你擅长和熟悉的行业。这跟很多人的想法是相反的,许多企业家总是说不熟悉的不投资。投资是要看大格局而不是看小格局的,有很多行业势必衰落,势必衰落就意味着你把这个行业全投遍了,你也没有任何机会,一点机会没有。我有时候想,我都快40岁的人了,比我年纪大的人都能够看懂这个商业模式,那这个商业模式就一定不是新兴模式,也就不是具备可投价值的商业模式。未来一定是一个现代人不太容易看懂的,是搞出一个新的东西,把以前人干死的过程。所以,你作为老一辈企业家都看得懂的商业模式,我才懒得没兴趣去投资。尽量多相信年轻人,投资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投资你喜欢的东西更具备未来。

当然,我也承认投资分两种,一种是补短板,从互补的角度考虑问题,投出一块可以让我现在更好的短板来。但是这个前提是,你要确认行业是有机会的。另一种是从生命和事业延续的角度上投出一些还不错的个人。让年轻人成长,他们成长你也就成长了。还有一句话是少混圈子,因为混圈子容易失去未来,会让你的眼界越来越集中在某个圈子里面,最后把好东西漏掉了。以前讲志同道合,现在要在志同道不合的人身上多学学,互联网就是跨界的特点。一不小心你就走到别人的领域,而把别人干死了或者被别人干死了。

最后总结下,短期来看,我个人比较悲观,但是悲观到一定程度就会是乐观,因为冬天之后是春天。冬天有时候就是不适合打猎,没有机会的时候就是没有机会,安静趴着,熬过去就是春天。另外,实业空心化也好,什么化也好,到一定阶段是什么?你会发现那些去产能,产能淘汰得差不多的时候,机会又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大宗商品也好,什么也好,长期低迷总会有一个机会,等到大家不愿意玩了,一部分走了,一部分死掉,留下的机会就出现,这是反周期理论。

总归来说,市场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最后衷心祝愿大家会有更好的明天!

2017年的如何做投资?自己画一张图就全明白了

——一个非专业个人投资者的年终总结

作者 David

2017年新年伊始,热爱投资的David开始为新一年投资做规划。他先用横竖坐标把一页纸相等四分,想了想工作中用到的SMART和投资界大名鼎鼎的“美林电风扇”,首先确定了竖线的顶端是“收益”,而横向正递进则代表了“稳定”,根据自身情况,也考虑表格的分布均衡,他把横竖交叉的原点,从原来设置的股票,改为了公募基金。

1、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其实是“中国特色”的产物。David是在05年开始接触公募基金,目睹了基金公司从蓬勃兴起到大而不倒。经历了两轮牛熊后,他认为主流的A股二级市场公募基金就像A股的加强优化版,相比股票的“自主判断、自负盈亏”,基金通过专业管理,从长期看总体上能做到少赔多赚。

随着理财市场的飞速发展,公募基金的市场主体数量甚至超过了股票,产品类型也基本做到了与时俱进。但如何选择?David通过连续关注每年的基金排行榜发现:冠军轮流做,哪有常胜将军。David觉得,这其实就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根本机制,尤其我国这种流动性泛滥的市场,任何洼地,都会被迅速填平,风格主题的轮动往往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

而公募基金面对每年的排名压力和二级市场的上市体制,也很难耐得住专心赚成长的钱而非博弈的钱,所以一只“冠军牛基”可遇不可求。不过,对于资金量小的投资者或者面对新产品类型,比如量化,投资者大可先在公募基金上小试牛刀、做均衡配置。公募的特点是监管规范、透明度相对高而资金门槛低,适合作为投资A股市场的潜伏和垫后部队。

另外债券基金的稳定性和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都比股票标的的基金好,但可以被一些高门槛的理财产品替代;有了分级基金后,通过分级B,也可以加杠杆投资基金了。

2、A股股票

公募基金的左边,稳定性递减的就是股票了,那么与“稳定”相对的坐标就是“波动”。David即做不到每天盯盘也觉得自己并不擅长短线快炒的趋势交易,所以在股票投资上他只要求自己能抓住四到八年一波的大牛市机会。他觉得只要不断关注市场,在底部布局,趋势向上时加大投入,波动加大时分笔卖出,可以在四到八年获得一倍以上的收益。

3、信托及理财

在公募的右边就是更稳定的理财和信托。信托是前几年David的“宠儿”。A股向来牛短熊长,在2007年的牛市后,第三方理财机构兴起,通过他们David了解到了承诺固定收益的信托型理财产品。年限通常为一到三年,年化收益率大多在10%左右,产品标的多为房地产融资和地方债,都有明确的担保或质押。

不过很长时间David都是小心翼翼地研究标的和保障条款,直到最近两年市面上有个别产品违约爆出,他才知道原来信托行业内部有“刚性兑付”的潜规则。而自信托收益随经济走弱下降,尤其在今年经历了一次所投信托借款人违约信托兜底后,收益好又有保障的信托对他来说也是“好久不见”了。

“刚性兑付”不如信托的是资管型理财产品,开始是银行、券商为主要渠道,近些年有些第三方民营理财机构做大做强,提供了一些明显高于银行的高门槛“类”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通过对产品标的、合同条款的仔细研究和长期观察,David认为虽然“资金池”和“期限错配”是监管明令禁止的,但现实情况是有些比如一级市场的投资,资金需求大或期限长,但收益高有保障,而且对融资企业和项目的判断需要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是个人投资者无法参与的。

如果机构参与后分拆给客户,或者做一个这种此类标的结构搭配打包的产品,其承诺收益是可以稳定实现的;这样融资方更容易拿到资金,机构获得渠道佣金,客户获得机构的专业服务和信用背书,收益也比货币、纯债基金高,流动性更好。但目前的问题是,在整体经济减速,黑天鹅频出的环境里,资金去向不透明、没有刚性兑付背书的第三方机构的理财产品,David只敢买一年以内的,长期看收益也跑不赢通胀和汇率贬值,只能算权宜之计。

4、固收

理财产品的右侧,更稳定的就是固收类产品。David选择的是投资一级市场的结构化契约型私募基金中的“优先级”。这种产品的好处是标的透明,投资思路清晰,只需要考察投资管理人的投资思路和能力,而且有劣后方的安全垫和投资管理人的机构信誉做背书,其稳定性实际高于理财产品,而收益往往比理财产品再高1%、2%。但缺乏超额收益,只能作配置。

5、房地产(国内)

按说国内北上广深甚至部分热门二线城市是回望近十年投资领域最稳健又最高收益的傻瓜理财神器!加之近两年的突然拉升式急速上涨,房地产投资在性价比上已完胜国内其他一切投资。但也正因为这种泡沫般的完美,加之国内人口增长高峰已过,经济转型房产去投资化和去杠杆,现在的David,怎么也不敢下手投资房产。

再往波动方向看,在二级市场公募之上还有两个收益略高、稳定性不弱的投资品种:

6、定增基金

属于一级半市场,公募和私募都有。David发现此类收益和定增的股价折扣以及选股能力正相关,而有一定规模更容易拿到定增股票,就挑选了一只PE系的公募定增,但感觉定增发行价总还是不便宜。

7、国内量化对冲基金

这是David最近比较看好的“新品种”。在美国市场,对冲基金是基金的主流,通过对冲风险获得超额收益;而量化可以规避基金管理人的主观判断与情绪风险,多元配置策略能获得跨品种、跨市场的收益。另外,比如激进的期货投资很容易获得较高收益,但波动大,单纯的期货基金David从来不敢投,那么多策略的量化对冲基金中加如CTA期货策略的全天候型对冲基金就是很好的选择。

David看到的量化基金基本是以A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目前对冲效果因为股指期货的管制受限;而且量化模型的问题是,其投资逻辑是依据历史情况归纳得出的量化因子,但David认为历史并不一定能有效地预测未来,就像在不同时段K线上化出的趋势线也截然不同一样,回头看到的因果关系是否正确,即使正确,随着当下情况的变化是否有效都是很难确定的问题,所以其效果并不会就一定优于专业投资人的主管判断。

2009年之后就有私募或机构专户的量化对冲基金面世,2016年也开始有公募推出了量化基金;但从2009年看下来,大部分对冲基金的业绩还是主要取决于A股的涨幅,虽然做到了回撤小,相对稳定,但在熊市期间的收益也并不显著优于二级市场私募,而有些二级市场私募也有加入量化策略的趋势。虽然David认为接下来比较震荡的市场更适合多策略型量化对冲基金的表现,但超额收益预期不高只能作为配置。

8、二级市场私募

这是David最早投资的“新品种”,2007年牛市之后,随着很多知名公募基金经理“奔私”,私募市场蓬勃发展起来,2014年以前还是以类公募的二级市场为主,更强调绝对收益和控制回撤,实行业绩激励,可以算是公募基金的优化加强版,但问题是其波动也是决定于A股的波动,并不能做到分散风险和资产配置。透明度和监管不如公募,而且选择起来也想公募基金一样,并没有常胜将军。

真正具有高风险(波动)高收益特征的再往左看:

9、新三板(私募)基金

David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在投资市场上赚钱——不是短暂的、局部的——那么要么你比大多数人早,要么你知道的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根据我国投资市场的“尝鲜”特性,他当初就很看好新三板的前景,在新三板创立不久就投资了一家刚成立但有资深IPO专业背景的新三板基金,后来又投了另一家专做新三板的机构发行的基金,现在也还在持续寻找合适标的和机构。不过现实并不如理论预测的那么戏剧性,新三板的牛市启动目前还看不到任何迹象,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呢?David坚信终究会否极泰来,所谓“新三板最大的利好就是没有利好”。

10、PE股权投资基金

由于自己也做互联网创业公司,很早就了解风投,对VC、PE类以合伙基金为主的投资产品,David反而小心翼翼。他知道知名风投的高大品牌和传奇业绩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实际并没有什么神一般的存在。因为不是重量级投机者或专业机构,这种“百里挑一”的赚概率钱模式并不适合David,可单一项目的前景如何实在是谁都难以预测的,所以选择再三,David放弃了研究公司基本面和行业趋势,也不迷信管理人的品牌和过往业绩,转而选择有壁垒(行政、技术或其他),有其他机构资金做安全垫或风险共担的基金,在管理人上更倾向于不但做投资,还辅助企业做并购、上市的产业链综合的投行型机构。但介于不确定性太大,也只能作为配置。

收益的下端是“分散”,这里主要指与国内市场弱关联甚至负关联的海外投资领域:

11、外汇

稳定的一侧首先是外汇,目前以美元为主。在这个问题上David曾经无比懊悔自己的迟钝与盲从。2015年中期人民币出现贬值势头,David考虑要不要换美元,一打听,几乎所有专家都说“不必惊慌”、“有需才换”和“人无贬基”一类的话,有人还通过美元的历史走势推断出美元今后长期走弱,再想想国内美元理财收益太低,就没换,结果今年八月一次性调降之后,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走势就如同逝水般一去不回头。

可就算亏了,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时至今日,要不要换美元还是一个难题:一方面国内经济转型任务艰巨,外汇储备大幅下降,资本外逃不绝于耳,人民币汇率后面还有什么实在的支撑呢?但国外美股、美元却也已繁荣许久,会不会盛极而衰也难讲,而且一个“黑天鹅”的总统上台,未来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目前的“当代里根”预期是不是太乐观了呢?所以现在追高美元风险也不小。

对于汇率,David本来觉得是一种被认为操控的最难预测的东西,如果大家都认同的趋势那就大体不会发生;但越来越收紧的外汇管控也让David产生机会窗口关闭的焦虑,到底该何去何从?

12、黄金

和美元在维度上相同但彼此相反的是黄金。David之前相比美元更看好黄金。因为黄金近几年处于颓势,并不在高点;而从保值特性上讲,真金白银比纸币可靠。况且在国内,黄金的购买没有管制,二级市场上的黄金ETF也从产品设计上做到了购买和持有成本低、流动性高、与国际价格同步。专家通常讲,黄金以美元计价,具有大宗商品属性,美元升值黄金就贬值。但美元会一直升值吗?就算美元升值,属性多元的黄金会不会能摆脱与美元的跷跷板,出现共同走强呢?而人民币的支撑是不是也可以是黄金呢?

13、房产(海外)

在分散一侧,比黄金/美元更稳定的是房产。“生活在远方”、“我想去看看”已成为八零后以降年青群体的“集体潜意识”。在旅行中的David也关注东南亚、欧洲等地的房地产,相比我国核心城市的房产价格,国外的房产确有很多物美价廉。但不可忽视的是其长期投资属性,挑选、管理的成本,外国人在购买、持有政策上的限制,以及地缘政治等问题都让David犹豫不决,目前还只作了解。

14、QDII

二级市场公募基金在分散侧的还有专门投资海外的QDII。

在这方面David是有很多血的教训。一次是多年前“港股直通车”时购入了一只STMG的亚太精选,本指望上海的一流合资基金眼界开阔,台湾来的基金经理经验丰富,结果正赶上香港市场随大陆一起下跌而几乎腰斩,此基从此一蹶不振,但后来近十年无论海外市场春夏秋冬,这支基金的业绩都是那一张永恒的容颜。

后来David请教业内人士,有人简单直言:“也并不是海外市场多难做,主要是他们(国内机构的海外基金经理)水平太差。”所以国内的“抢鲜”在投资国外未必行得通,更何况国外的市场应该与国内有大不同。但全球一体化毕竟是近年的大势所趋,在中国也并没有因2007年的金融危机裹足不前。

QDII在一只只地逐渐增多,海外投资的景深也在逐渐拉伸;而香港就从以前的“窗口”、“标杆”逐渐推进为“前沿阵地”和进退有据的“试验场”。在沪港通开通前夕,因为一次从北往南的资金量显著增大,某未上市的国内顶级投行还专门开了个客户见面会讲解香港市场的最新情况。

David认为数据不骗人,又一次杀入QD,这次选择了规模排名前五的公募基金公司中两只专注港股的亚洲精选主动型股票基金和恒生指数基金,结果直到现在深港通已开,那两只仍然微跌不赚钱。关注了这些年QDII,David发现公募QDII总体业绩真的乏善可陈。

15、量化(海外)

鉴于投资QD的教训,David在投资海外私募基金上更加谨慎,中国人设立在香港市场的离岸基金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从过往业绩看,很多专注海外的组合型量化对冲基金还是稳健并实现了较高收益,但David知道它们也只是从现在回头看,能看到的那些胜出者。还有很多也许当年和它们一样知名或相同投资手段的基金,因各种原因而业绩不佳如今已湮没无闻。

对海外甚至香港市场的十分不了解更让David无从判断哪只基金更有可能战胜未来的市场;更何况眼见资金流出管制加强,以美元或港币计价的这类基金购买成本更高,监管更难。

16、保险

David本来对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等理财类保险无兴趣,因为保障说到底无非是钱,那么会做投资的人算一算就觉得与其交给保险公司不如自己做,收益更高更灵活(当然资金量巨大的也不妨做为安全配置)。

在增值模式这一点上,大陆和香港的保险并无本质不同,基于香港和海外市场的投资工具、品种、领域更多,相当多的产品确实收益更高。理财类香港保险的优势是以港币/美元计价可以做到资产配置;而大陆保险公司有“不可倒闭”的法律背书,监管便利。至于双方都宣传的“财产保全”(避税等)功能,随着遗产税、资本利得税的风声又起,也成了David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而健康、医疗类保险,香港保险有对不吸烟对象免体检、保障疾病更全面等人性化优势,费率和保障以前也较大陆更优;但近年大陆保险也开始利率放开、费率下降,在疾病品种上也开始以客户为导向。虽说香港保险通常可以通过邮寄方式理赔,但一旦在理赔上出现问题,纠纷解决的成本大陆肯定比香港低很多。David更倾向于在健康保险上在大陆和香港做配置。

进到房间在书桌上把表格做好,当David逐个把投资分别填入表中,原本在脑海中有些混沌不清的局势却一下子如棋局般明朗了起来:

首先可以看到,国内投资市场中收益与稳定兼备的“成长”型投资产品是目前最大的缺乏,所以大家都会感到“资产荒”;而像David这样进取型的投资者,受制于对海外市场认知的短板和海外投资经验的不足,只能把资金过多地配置在激进型投资上——看来没有留学现在成了David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的主要障碍!

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年的来临与过去,David发现投资和事业、爱好一样是在人生道路上必须找到的“装备”,它会带你跨越很多障碍,同时你也需要为它跨越很多障碍,在一起磨合、前行、寻找和提升,就像窗外远方的香港和屋内摆设的国际象棋,既然你的面前就是边界,你必须勇往直前,就要尽快学会在那边的世界该怎么走。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3G版”密金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