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战,全球废钞狂潮!背后的金融启示更加惊人。。。

宣战,全球废钞狂潮!背后的金融启示更加惊人。。。
2017年01月24日 21:40 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zmjinrong_com

版权: 来源:黄生看金融  宋鸿兵(shbxy2016 鸿学院学员 小哲-北京)

刚刚的消息,俄罗斯财政部长表示,俄罗斯正准备限制现金交易,不排除废钞,以减少地下黑钱交易和影子经济,让经济更加透明。这是继印度之后,又一大国宣布可能废钞,一时间全球似乎陷入了废钞狂潮。

2014年,俄罗斯因为乌克兰问题,受到西方全方面的制裁,同时因为原油价格暴跌,导致俄罗斯经济崩溃,卢布对美元汇率暴跌50%。

俄罗斯后来不得不进行严格的资本管制,防止资本大规模外流,于是地下外汇交易非常严重,大量通过现金进行,这使得俄罗斯黑市汇率猖獗。

为了减少现金使用带来的洗钱、地下交易、资金外流等,俄罗斯公开表示要限制现金,甚至废钞就变得非常自然。

如果废止大额钞票,使得无法进行地下大额交易,逼迫这些资金进入银行体系,便于监控和反洗钱。

当然,如果规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旧钞换新钞的期限,那就比较好,如果立刻废止,就相当于政府直接掠夺民众的财富了,就看俄罗斯政府怎么实施了。

之前印度就废止了500、1000的钞票,但是因为给予换新钞的时间过短,导致了印度现金短缺,出现了大量问题,经济甚至负增长。

当然,对于打击贪污腐败以及地下洗钱等行为,印度还是通过废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只是短期的冲击太大了,没有做好规划。

最流氓的政府就是委内瑞拉政府,宣布废止100面值的纸币,并要求民众在72小时内兑换新币,而100面值的纸币占到了这个国家的77%,也就是很多根本来不及换,就被作废了。

这就等于委内瑞拉政府直接掠夺了民众的财富,直接违背了货币的本质,因为货币的本质就是政府信用,所以这种政府非常流氓,和他们做交易要非常慎重,因为没有信用。

最让人惊奇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也开始准备废钞100面值澳元,并限制现金的使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地下经济和交易,因为澳大利亚各个方面法律制度相对完备,连西方发达国家都如此,何况发展中国家。

同时还有巴基斯坦也准备废除5000面值的纸币,目的就是反对洗钱,打击黑钱交易,而5000面值的纸币占到了巴基斯坦全部货币的30%。

这说明了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全世界,不管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非常严重的洗钱行为,大量的黑色交易通过现金进行。

大量的现金在金融体系外,无法监控、统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各个国家的货币金融政策,影响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全世界都面临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导致大量的现金被隐藏,废除旧钞已经成为打击贪污腐败最重要的金融手段之一。

印度、巴基斯坦、委内瑞拉、澳大利亚、俄罗斯等,都开始实施或者讨论废钞,全球进入了废钞狂潮,可以预见,未来这一趋势还将愈演愈烈,都在向腐败和黑钱交易宣战。

包括中国,也面临以上问题的挑战,也许未来,也会讨论废钞,只要实施好,这将是非常有利的政策。其实,在一个货币贬值严重的国家,现钞是最差的资产,因为缩水日益严重,我们应该换成更为保值的资产,让货币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科技工具的普及,纸币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但贪污腐败者如果失去现金这一重要载体,必然会颤抖,这算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万人的死角——印度废钞背后的金融启示

11月8日,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废止现行500和1000卢比(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纸钞,由此引发印度民众和市场上的一系列恐慌。

对于印度此次破釜沉舟的“豪赌”缘由和利弊,目前市场上主要流传着两派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项政策虽然冲击力巨大,但却是国家经济的重大利好:

1、逼迫这些非法现金重新进入金融流通领域,可以刺激经济,是经济的大利好。

2、对贪污腐败的官员来了一次财富转移,重新进行了一次财富分配。

3、对偷税漏税的居民进行了一次补缴税收,充实了国库。

而另一派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这次的政策完全是执政者一厢情愿的“臆测”,既不能解决真正的贪污分子,而且还会对百姓的经济生活和货币的信用带来严重的冲击。

如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就在周四抨击了政府废除两种大面额纸币的决定,并称之为“历史性的决策错误”。

后来印度民众焚烧总理莫迪塑像抗议废币政策,以及有钱人各种开了挂的洗钱方法也让网友们担忧的感叹:真正的有钱有权人永远有各种途径把他们的钱再次洗白,而真正生活混乱中受到影响的,又成了那些没什么钱的百姓们。

但真相真的仅此而已吗?是不是有什么被忽略了?

货币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印度此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废钞”实验是一次观察各种市场经济现象的绝佳机会。先来看看这部大戏的主角——印度的主权货币“印度卢比”。

钱作为人们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而被习惯,所以我们也不再追问,不再怀疑,不再思考它究竟为何物,从何而来。导致如此重要的东西被历史长期忽略和误解。

相信老同学都清楚宋老师关于猎人打猎的故事,这里我就不再多做解释直接说结果了。货币缘起于交换,作为计价单位有发现价格(交换劳动成果的比例)的作用,是促进市场繁荣的一个关键要素,也是交易的媒介。

若没有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来约定两种商品(劳动成果)的交换比例,全社会大规模协作就无法进行,也就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分工。比如:你有10条鱼想换一件衣服,但卖衣服的人标价1斤盐,卖盐的人又标价半头羊…如此交换下去效率又低成本又高,而且由于我只有一种产品无法换取其他商品,我就无法专心只做一件事,分工自然无法实现。

现在印度废钞行为其实就是触发了这个逻辑,如市场萧条,农民换不到种子,生产活动基本停滞,这一系列的问题根源都在于此。所以,认识货币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它的基础作用——发现价格(成为交易的媒介)。

而货币的第二个作用才是财富的窖藏。相对于古玩、字画甚至是房子,货币作为财富的收据都是最便捷、风险最小的价值储藏形式,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比如这次印度的“闪电废钞”就是针对私藏了大量的现金贪官和黑色产业链上的从业者。

有数据显示印度占成年人口3%的富裕阶层掌握着印度家庭资产的64%,富裕阶层通过持有现金来避税,而不正当资金被认为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成以上。许多印度富人以现金形式将资金转移至国外,连一些寺庙和修行场所都被卷入洗钱赌球的“地下钱庄”。仅2002-2011年间,约有3440亿美元非法资金流出。

在莫迪政府看来,这些钱无法进入市场就无法刺激印度的经济,而货币被宣布无效后,各种地下交易就会被迫中止,只能通过银行兑换。那些长期躲避监管的人只能被迫进行“财产公示”。届时政府即可按图索骥,顺藤摸瓜打击黑钱、腐败、偷税,也可以追缴多年拖欠的税款大大缓解目前的财政压力。

但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算计却永远无法绕过第一个逻辑所造成的漏洞,突然失去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人们的生活究竟会造成多大的不便呢?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从今天开始1个月内,我们的工作生活照常进行,但就是不能用互联网,查资料、发邮件、微信、视频会议统统不行,所有的合同和订单也都要用纸张来备案和传递。

这种状态估计你3天就受不了了,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莫迪连97岁的母亲都搬出来做危机公关了,但印度民众还是在烧他的人像抗议,因为他们才是最受伤的人,确实是活的太难受了。

印度政府是不是真的在“豪赌”?

不论这次莫迪政府的做法是否能有效的打击腐败和黑产,政策一经执行,骰子就已经掷出去了。还是先来分析一下此次废钞后的直接后果吧!首先看一下这3个数字:

90%:印度是一个高度依赖现金的经济体,超过90%的交易都是现金交易。超过一半的印度人目前没有任何银行账户,甚至约有3亿人没有基本的身份证,因此根本不能访问银行系统。

85%:被取消的两种面额的纸钞占印度流通货币总值的85%以上(注:被废除的500卢比和1000卢比约相当于人民币50元和100元);废掉流通中的货币总值大约相当于官方国内生产总值的12%。

10%:只有约1.3亿的印度人拥有移动钱包,仅占人口的约10%。仅有约2500万人拥有信用卡,目前印度也只有大约5.5亿-6亿张借记卡正在流通。

这三个数字已经明确表明,在普通民众银行存款率如此低的情况下,印度的狭义货币M1最主要组成部分就是现金。而在这次“废币”将使M1大幅度的缩减,通货紧缩紧随其后,宽松货币、发动印钞机也就变的顺理成章。所以不管这次废钞行动对打击贪腐和黑钱会起到什么程度的效果,印度政府都会得到巨大的财政收入。

而且“废钞”并不是前无古人的举措,对于印度来说,他们有过两次历史经验,分别发生在1946年和1978年。若我是贪官,本能的也会将部分非法所得换为黄金或者外汇,甚至转移到国外。无论这次废钞行动多么的突然,对贪腐者财产上的打击都不会太大。而且解决贪腐最主要的还是在制度上下功夫,毕竟钱没了位置还在,再贪就是了。

当然,新币的技术能够更有效的追踪现金从而打击腐败,比如废币的第二天,在莫迪曾任职过的古吉拉特邦就逮捕调查了一位用新币受贿的官员。但反腐毕竟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新币技术也只能起到震慑作用。所以,我个人有个“臆断”,这次“闪废”行动的最直接原因应该不是打击贪腐,背后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考虑到莫迪如今已经任期近半,直到今年八月才费力的让上下两院通过了关于税法改革的宪法修正案。但他上任时承诺的后两项政策:土地征收和劳工政策,更是一项比一项难。如鸿观68期中所提到的,土地征收的问题相对简单,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只要买地的价格达到了地主的要求就基本可以实现。但印度政府的财政能力很差,它所有的政府收入才占GDP的10%,收不上税。

同时财政赤字达到了GDP的4%,也没有更多的负债空间。由于新税法的实施可能要等到明年甚至后年,靠税收赚钱再去买地在任期内肯定是来不及了。而且,就算拿到了钱也不能保证所有的高种姓地主都会买账,他们中有的可能会坐地起价,有的甚至会更贪婪,索要更多权利。

所以只能用另一种方法来获得土地,把地主们原本为了避税自己人为压低的土地价格变成现在市场上现实的土地交易价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反映过来,回到上一段说的,当市场上M1被人为抽干流动性枯竭,市场会极度的渴求现金,从而导致通货紧缩。土地等资产的价格也会在市场上遭到打压。

更何况在此过程中政府还得到了大量的财政收入,此消彼长,将会大大增加土地征收改革的成功率。作为一个十分强势也十分有野心的成熟政治家,莫迪应该是看清楚了桌面上所有的筹码才决定坐庄的。

民众对无币状态的反映

在没有货币的状态下,也未必会陷入市场大混乱局面。比如1933年3月4日,面对即将崩溃的美联储银行体系,罗斯福就职总统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宣布美国所有的银行停业整顿,放假十天。这是人类近代史以来,第一次,一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关闭整个的银行体系,人们在没有银行没有货币的情况下生活10天。

虽然当时很多人预想美国一定会陷入大混乱,但结果是没有。一切的经济活动照常进行,所有的生活井井有条。

历史上给出的原因有两哥,一是美国百姓对罗斯福新政的强烈期待,深得民心。二是人的适应能力很强,人们用欠条,记账,甚至是以物易物的方法进行经济活动。同时100多个地方政府还自己发行地方的流通券,所以美国人应对货币危机的能力很强呀!而另一个国家就没这么幸运了,它与今天的印度在政策实施方法上有些类似,都是“闪电战”。

2009年11月30日,朝鲜在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实行了著名的朝鲜货币制度改革。政府强行规定用新币换旧币,而且不管你原本有多少资产,一个人只能兑换10万朝元,这等于直接剥夺人民的财富。当时此举直接震惊市场,令整个社会沸腾,老百姓再也不相信本国的货币而疯狂的在黑市上兑换美元和人民币,导致了朝鲜对美元的汇率的崩盘。之后朝鲜市场上的硬通货成了美元和人民币,而朝币则被民众所抛弃。

对比两次货币兑换(整顿)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法币作为交易媒介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也并非不可替代。人们能否接受和忍耐当下短暂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未来的预期。若执政者的政策深的民心,人们也相信未来会更好。人类强大的适应能力足可以稳定市场的正常运行。但是,若执政者的政策怀着明显的恶意,无论你的行政力量多么强大,行政措施贯彻的多么彻底,人们手中的钞票永远是最诚实的选票。

莫迪确实值得敬佩,他已经向全世界展现了自己作为一名政治家的非凡勇气与决心。

但如何用自己的勇气和理想去感染人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现在短暂的痛苦不仅是在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更是为换取自己和家人美好的未来。只有这样民众才会坚定的相信你的政策,期待你所带来的改变,然后跟着你一起,去改变这个国家,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今天的印度政坛和市场还是暗流涌动,反对派们各种挖苦,民众们各种的恐惧与不理解,这些对于莫迪和印度政府都是艰巨的挑战。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3G版”密金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