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加息!股、期、债、房全面告急!!!

加息!加息!股、期、债、房全面告急!!!
2017年02月03日 22:10 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zmjinrong_com

版权: 来源:综合自中国经济网、每日经济新闻、东方财富网、券商研报作者|(南京楼市(nanjingloushi025)牛弹琴(bullpiano、A股君)

今天(2月3日)是农历鸡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央行开市就使出霹雳手段:加息!

节前节后,双双出手!市场再次迎来巨震!

央行一天内两次“加息”

今日(2月3日)央行全面上调了逆回购的中标利率:

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35%,此前为2.25%;

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此前为2.4%;

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5%,此前为2.55%。

“加息”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这里的加息不同于通常意义上央行直接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而是央行定点或者在特定环节将利息抬高。

所谓逆回购,是指央行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将来特定日期买回。简单理解,逆回购是央行放水,逆回购到期则意味着央行要将之前放的水抽回来。

逆回购相当于央行给银行借钱,逆回购利率提高,意味着银行从央行那里借钱的成本提高了,银行的成本自然会转嫁到下游,进而将利率抬高的影响传导至整个经济体。

此外,央行还上调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7天和1个月品种均上调10个基点,分别至3.35%和3.7%。

所谓SLF(业界将其称为“酸辣粉”),全名为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也是央行给银行借钱的一种货币工具,但期限较短,通常在1~3个月。SLF利率上调的功效,和逆回购的核心原理其实是一致的。

实际上这不是央行第一次变相加息了,节前央行曾将6个月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上调10个基点至2.95%、3.1%。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和稳健,既要适度扩大总需求,防止出现经济短期过快下行,又不能过度放水。 

图为张晓慧

央行“加息”的四大理由

综合各大机构观点看,央行变相加息主要基于以下四大理由:

第一,适应基本面变化。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经济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市场对经济探底的担忧逐渐缓解。与此同时,受到海外再通胀预期及国内供给端改革、环保治理等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出现较明显上涨,工业品价格恢复正增长,且上涨较快,带动下游消费品价格也出现一定上行,市场通胀预期重新抬头。根据保持稳健中性的要求,货币政策需根据基本面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在目前阶段就是适度向收紧方向调整。

第二,推动金融去杠杆。过去几年,一些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通过发行同业存单等进行主动负债扩张,放大资产负债表规模,意图实现对大行的“弯道超车”。而在各类资产收益率下滑的背景下,负债成本压力和盈利目标压力又驱动金融机构不断通过加杠杆、加久期、加风险等方式扩大收益,由此造成金融机构加杠杆和期限错配的风险不断积累。

而经济调整加大了金融风险暴露的可能性,自去年以来,监管机构不断出台政策,防控风险、推动金融去杠杆的意图明确。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防风险的要求更是上升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以此来看,央行通过适当调整市场利率,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释放信贷调控的信号。去年底以来,银行机构信贷投放很快,据一些机构调研的信息,年初银行放贷冲动依然很强,1月份信贷投放量甚至可能超过上年同期的天量。抑制信贷过快投放也可能是央行上调MLF操作利率的一项考虑。

第四,稳定内外利差,托底人民币汇率。最近一段时间,央行投放的流动性规模很大,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压力,央行给市场利率适度“加息”,也有助于稳定内外利差,为人民币汇率托底。

楼市、股市、债市、期市全面利空

加息意味着资金贵了,它对于楼市、股市、债市、期市都构成利空。

央行在鸡年第一个交易日的动作,向投资者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不要再幻想重演2016年的资产泡沫,不要对投资收益期望太高,时代已经变了!

股市沪指鸡年首个交易日开门黑 成交量创逾一年新低

今日A股迎来鸡年首个交易日,不过权重股表现萎靡拖累大盘,沪指最终小幅收跌0.6%结束一天交易,收报3140.17点,遭遇新年开门黑,再度失守5日均线,回踩20日均线。两市合计成交2401亿元,沪市1080亿元的成交量更是刷新了去年年初熔断以来的逾一年新低。行业板块多数收跌,保险、有色、煤炭等权重板块领跌。

消息面上,央行今日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其中,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35%,此前为2.25%;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此前为2.4%;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5%,此前为2.55%。

同时,央行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自2月3日起,不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再加100个基点,即隔夜、7天、1个月的利率分别为4.1%、4.35%、4.7%。

期市黑色系雪崩

黑色系期货收盘大跌,其中热卷主力跌超7%, 螺纹跌超6%,铁矿、焦炭跌超5%,焦煤跌超4%,橡胶跌近4%。▲部分商品期货2月3日收盘

债市全面收跌

而在债券市场,国债期货高开低走全线大幅收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6跌0.82%,盘中最大跌幅1.39%;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6跌0.40%,盘中最大跌幅0.72%。

对债市而言,分析人士认为,政策利率近六年以来首次上调,加之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路上,美联储渐进加息也是一致预期,债券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技术性熊市。

中信建投债券分析师黄文涛、郑凌怡认为,货币政策已经转向,短期债市看不到利好,债市维持谨慎。经济短期仍然有较强的韧性、银行表外业务的监管政策尚未出台、资金利率中枢上抬、即便发生降准也只是对冲性的降准,略微缓解银行流动性压力。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品种T1706走势

楼市警惕!新年的三大异动!

风起于青萍之末。

春节刚过,备受关注的楼市却已显出三大异动。

一、深圳、南京、合肥等城市房价从窜天猴到落汤鸡!

深圳房价打88折

2月2日消息,深圳1月只成交1652套房,环比下降23.6%,房价则继续回落,成交均价54931元/㎡,环比下降0.03%。

即使不考虑春节因素,截至去年12月底,深圳全市新建商品房住宅均价也已比去年9月份下降12.57%。一线楼市永远涨的神话已被现实无情击溃。

合肥开发商亏本卖房

同时,昨日有条关于合肥房价暴跌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作为去年和南京、苏州、厦门并称为楼市“四小龙”的城市之一,合肥去年曾领涨全国二线城市,一时风光无限。但今年居然已经出现开发商亏本卖房的情况。

1月21日,合肥新站区文一锦门学院里首次开盘,其中,洋房备案均价11800元/㎡,高层备案均价10499.38元/㎡,与项目楼面地价9613元/㎡相比,仅仅高出886元/㎡。房源备案的价格明显低于项目建造的成本,可以说这次开盘,开发商肯定是亏本卖房。

相比新房市场,目前合肥的二手房市场降价更猛,可谓暴跌,一些合肥业主反应:蜀山区房价暴跌16%,下跌幅度是各区之最,北城一套房降价20万也卖不掉。据不完全统计,合肥九区三县二手房有近500家价格出现下跌。

滨湖、蜀山、北城业主们都坐不住了,在合肥市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上进行投诉:房价要崩,呼吁政府救市!

南京二手房成交已连续5个月下跌

同为四小龙的南京情况也并不乐观,据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1月南京新房共成交4926套,同比2016年1月新房成交量12387套,跌了6成。南京二手房成交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下跌。

二、房贷收紧、调控加码!

2月2日,第三方市场机构移动金融智选平台融360对外发布了《2017年1月中国房贷市场月度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4.46%,环比上升0.01%;全国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40%,与上月持平,但同比上升0.01%。

千万别小看这微不足道的0.01%,水滴穿石,这仅仅意味着一个开始。

春节前央行进行了一次变相的加息操作,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这代表着国内货币政策拐点,也意味着对金融去杠杆的再一次确认。

去年最大的金融加杠杆毫无疑问是房市,半年40%的平均涨幅震惊了全世界。如果说去年之前我国的家庭杠杆率尚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那么毫无疑问,房市的狂热无疑将会迅速填平这一“差距”,给未来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因信贷增长过快,中国央行近日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控制一季度新增贷款。原则上第一季度新增住房贷款的总量及增速要低于2016年四季度。

而这也意味着,房贷收紧可能成为2017年的主流趋势,今年房市成交量可能将继续震荡下行,业内一致认为,2017年一季度,房企的日子将不好过,销售额会不好看。而对于2017年全年市场预期来看,上海房地产研究院认为,2017年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将趋于平稳,成交量可能下降三成左右,供求关系也将转为供大于求。

三、关于房市的乐观情绪正在成为陷阱!

新春佳节,亲朋好友聚会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房子。虽然房价和成交量都持续数月下滑的城市已经出现,但由于16年整个年度的房价涨幅太耀眼,沉浸在“房价永远涨”的情绪中的人依然是多数。

这和15年的股市何其相似,开始是人们将信将疑;在股市加速时,大家跑步跟上;在股市过热时,国家开始调控,但股民已吃到了赚钱的甜头,并自我强化了“货币宽松、政策牛市”等等有利预期,等到市场先生和调控先生合力发生作用,此时,股民想要出逃已不可得。

事实上,作为资产来比较,房市和股市的相似度还是很高的,两者赚钱的途径非常类似,一是赚国家放水的钱(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二是赚上市公司(房子)增值的钱,三是赚其他人的钱(接盘侠)。

而我们知道,房市赚钱的第一个途径在国家的货币政策有所转向的今天,已经有些此路不通了。靠暴力加杠杆的方式赚钱国家已明确say no,撸起袖子真抓实干才是17年的指导方针!

第二个途径,房子本身的价值增值。如果排除房子的投机,房子的最大投资价值显然是出租

国际上对此有一个衡量指标——租售比,即每平方米使用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房价之间的比值,一般界定为1:200~1:300,这个比值意味着,如果把房子按现在的租金出租,200个月(17年)至300个月(25年)内能收回购房款,买房就是合算的。

而在我国,一线城市的租售比普遍达到了1:700左右,甚至南京、厦门等二线也在1:600之上,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出租5、60年或往上才能收回本金。在经济整体下行的前提下,这种情况持续的可能有多大?

第三个途径,靠接盘侠赚钱。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在这里我们不判断房价涨到何时,什么时候下跌,只是提醒大家,在投资上陷入“xx永远涨”的乐观循环是非常危险的!

“房子是用来住的”,我想2017年,大家会更深刻的领悟这句话。

加息周期开始?

春节前,央行在投放MLF同时提高资金利率,市场解读央行有意提高资金成本,不仅降息降准无望,甚至推测下一步将面临“加准”。

中信固收明明团队点评央行MLF利率上调称,加息!政策利率近六年以来首次上调,加之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路上,美联储渐进加息也是一致预期,债券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技术性熊市。

法国外贸银行点评央行公开市场利率上调称,央行已放弃将存款以及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利率工具,提升逆回购利率显示监管当局不希望企业过度加杠杆的信号。央行提高逆回购利率后,预计其他银行间政策工具亦将提升10个基点;但这并不表示货币紧缩周期的开始,虽然资金成本上升但流动性仍属充裕。国内利率抬升将会降低美国利率上升周期下的投资吸引力,帮助缓解中国资本外流速度。

华创证券研报此前分析,节前央行提高MLF利率,主要还是反映了央行金融去杠杆的态度,研报认为央行此举表明加息周期已经开始,具体的路径可能是MLF利率上调到公开市场利率上调,再到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节前公开市场利率虽然没有跟随MLF利率上调,但公开市场利率的上调只是早晚的问题,节后面临上调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此次加息的周期可能会比较漫长,对债市的负面影响将会更加持久。

国金证券研报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提高符合预期,从去年12月初在宏观年报中首次提出央行可能提高公开市场利率,至今多次在报告中强调央行将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理由有两个:一是经济弱企稳下,加息是稳汇率的手段;二是通胀上行,要求货币政策适度从紧。此外,金融去杠杆也要求货币政策从紧,特别是如果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一成不变,会助长金融加杠杆,因为其负债预期太过稳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点击“阅读全文”,进入3G版”密金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