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来了:200多公司参与造假,连思聪都被骗!

“大案”来了:200多公司参与造假,连思聪都被骗!
2017年03月13日 21:15 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zmjinrong_com

版权:来源 A股那些事 综合 券商中国、上海证券报、wind资讯(本文不代表金融五道口立场)

这一件大案惊动了证监会最高层!

15个交易日股价从26.17元暴涨至87.79元,只因九好集团通过多达6层资金暗道,召集200多供应商联合造假,把“有毒资产”溢价包装成价值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

早在2月26日,刘士余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这一口风“过段时间,大家还会看到证监会公布有影响力的的案子,包括忽悠式重组,忽悠式并购,逮到了不小的案子。”

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口中的“忽悠式”重组大案露出真容,与此前市场想象与猜测完全大不相同!首例“忽悠式”重组大案事关两方:重组方九好集团和上市公司鞍重股份。

涨幅高达269.13%,动用四大忽悠招数

百度“九好集团”,我们会发现,后面跟着一个响亮的名字,那就是国民老公王思聪。王思聪的普思投资曾以7.7元/股认购九好集团,总成本1000万元。

市场此前预计,九好集团如果借壳上市成功,市场估值将会迅速提高,普思投资也会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如果九好集团由于此次调查,而借壳上市失败,普思投资在九好集团上的投入将短期内难以收回。

回顾下这例重组:

2015年11月13日晚间,鞍重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九好集团的股东中普思投资公司赫然在列,意味着王思聪概念股将再添新丁。

该预案称,九好集团拟作价37亿借壳鞍重股份以圆上市梦。公告显示,九好集团注册和办公地址在杭州,法定代表人郭丛军,主要从事后勤服务中介平台业务,为后勤服务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居间撮合,并向供应商收取介绍业务成交金额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如此吸睛的借壳方,让市场对鞍重股份寄予厚望,不少投资者希望近年来受累煤炭行业低迷而业绩不断下滑的鞍重股份能借此脱胎,变成一家资产优质的后勤托管服务企业。

2015年末市场整体平稳的情况下,鞍重股份在公布并购重组预案之后,股价一路上扬,连续拉出多个涨停板。当年11月27日,公司股价从26.17元/股起涨,15个交易日之后,12月18日冲上87.79元高位,涨幅高达221.93%,而同期大盘仅上涨0.49%,板块涨幅为-0.78%。

当九好集团正做着借壳鞍重股份摇身一变能在资本市场继续捞金的美梦时,2016年经群众举报,证监会开始注意到它。

首先证监会调查人员走访供应商,核实九好集团和供应商交易来往的真实性。

九好集团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5年间,该公司经手的业务有3000多单,对应的客户数万家。

“要调查九好集团业务的真实性,需走访客户予以确认,但上万家的企业一家一家走访显然不现实,工作量大不说,还耗费时间,最终专案组选择了单家收入在百万以上或有资金循环的供应商共368家,其中,100多家为虚构供应商,根本不存在,而剩下的200多家就被圈定必须走访调查。”

在摸清楚供应商方面的交易情况后,专案组将目光放在了账面造假方面。

最终调查摸排,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九好集团为实现重组上市目的,有组织、有预谋地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财务造假。

九好集团通过各种手段虚增2013年到2015年服务费收入2.6亿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万余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通过这种手段,九好集团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借壳上市的目的,九好集团及其鞍重股份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证监会调查人员指出,本案发生在重大资产重组上市过程中,是一起典型的“忽悠式”重组案件,性质十分恶劣。市场影响大,重组信息披露后,鞍重股份股价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涨幅超过200%。

四大忽悠招数:

一是造假涉及面广。九好集团2015年的供应商共计1300多家,仅查实涉及虚假交易的供应商就达200多家,分布于全国多个省市。

二是造假领域新。九好集团被媒体称为“国内第一个后勤托管平台”,主要从事居间撮合并收取服务费。

三是造假专业性强。以往案例中虚增银行存款一般采用伪造存单、虚构账号等手法;本案中九好集团通过过桥借款、承兑汇票等金融手段虚增存款,造假手法专业性强。

四是造假隐蔽性高。为隐藏虚构业务,在银行账户之间设置“防火墙”、采用多道转账等手法,隐藏资金真实来源、去向。

证监会斩杀“妖精”绝不手软

这两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频现乱象,其中不乏并购标的鱼目混珠,重组变成掩护股东套现离场的工具,以及借市场热点炒作跟风的重组,不断引发市场争议。

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以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下定决心重点治乱,从严监管。其中,刘氏语录也深入人心:他痛批举牌者是“妖精、强盗、野蛮人”。为此,证监系统上下重拳出击,彻底查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

在3月7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证监会将配合人大法工委做好证券法的修订工作;正在研究完善退市政策……,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真正负起责任,依法依规,该退市就退市。

他同时表示,今年证监会对于并购重组将继续加强监管,对“忽悠式”重组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

此外,3月10日,证监会公布,日前正式对唐汉博跨境操纵“小商品城”案,以及唐汉博、唐园子操纵市场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两案涉案操纵行为非法获利共计约2.5亿元。

证监会依法从重对涉案当事人作出了顶格处罚,两案罚没款合计超过12亿元。其中,唐汉博跨境操纵案是沪港通开通以来查处的首例跨境市场操纵案件。

附:刘士余要抓“忽悠式重组”大案,哪些公司有点怕

万家文化:十年来五次卖壳

斯太尔:承诺三年盈利11亿 实际三年未量产

吉艾科技:收购标的商誉减值酿巨亏

巨龙管业:热衷跨界并购

*ST江泉:重组是ST公司“保命”手段

金亚科技:借钱也要收购

大晟文化:重组失败?那就推高送转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3G版”密金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