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海房价跌了,而北京学区房却又涨10%,为啥?

深圳上海房价跌了,而北京学区房却又涨10%,为啥?
2017年02月13日 20:20 雪球

炒股,看雪球就够了

每晚20:17,雪球君给您离真相更近的剖析

在房地产新政与热点城市房价量价回落中,北京学区房从年初到现在又涨了10%,非学区房感觉也仍在缓慢爬坡。

稀缺资源在货币超发的环境下保值作用明显体现出来了。感觉货币超发两个阶层受益最大,一个是参与其中的企业或资产所有者,不论是相关金融还是基建房地产产业链。二是底层打工者,只要不嫌弃工作环境和强度,一年小十万收入是有的。而这部分人群,最终还是在县城或市里买房,财富一部分流入资产持有者,更多部分还是流入了房地产商,工程商和政府。

而除这两个阶层之外的群体,现状是不论打工或者做生意都很难赚钱,房租与用工成本(通过房价房租抬升)不断提升,居民除房屋支出外的收入增长也十分有限。财富增长多的几乎都是依靠房地产,没有买房的,实际上财富是在大幅缩水。

底层的消费能力明显提升了,但是,想积累财富是越来越难了,而一些原本有钱的人变得更有钱了。学区房接着上涨,而穷人买的白菜没怎么涨。通胀得到了有效抑制。

事实上,货币超发、土地财政、基建投资的过程同时也是财富再分配的一个过程。其本质相当于居民的超额产出(实际获得与实际产出之间的差额)通过房地产被政府、房地产商、部分资产持有者所掠夺。政府的掠夺投向了基建,相当于全民集资搞基建,再通过基建产业链进行分配,包括底层从业者的收入。而底层的收入大部分又通过房地产被再次分配。

这个分配过程,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发展的失衡与不公平,贫富差距加大,有资产者与无资产者财富差异加大。

当然财富的这个循环过程不是无限的,目前很可能快达到了末路。即当最底层的资产配置需求得到了满足,或者供给已经过剩。然而,对于少数有钱人,他们依然享受着货币超发所带来的好处,支撑着稀缺的学区房价格。

而在货币超发与房地产为介质的财富转移过程中,受掠夺最严重的,为底层劳动者与资产持有者之间的,尚未拥有房产的一般社会劳动者以及白领工作者。而在房价回归过程中,被掠夺的将是高位接盘者。

从理论上看,货币超发必然引起财富的贬值,只是货币超发的路径不同,财富的贬值与重新分配的方式与路径也不同,如果是每人发1万元的货币超发,那么对于大家基本是公平的。而中国通过基建投入来释放货币,同时又通过土地财政来收税,房地产成为了财富重新分配的工具,从而导致了当前这种不均衡的局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