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逼婚广告遭炮轰:你们把女性想得有多卑微?

宜家逼婚广告遭炮轰:你们把女性想得有多卑微?
2017年10月31日 18:40 HR商学院

作 者丨环球君

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气氛尴尬,女主角叫了一声“妈”,而母亲则转过头怒道:“再不带男朋友回来就别叫我妈!”之后,男朋友从天而降,妈妈立刻恢复了笑脸,一家人坐在宜家家居面前言笑晏晏。

本意是想打情怀卖家具,宜家怎么也想不到,一则广告竟然遭到全民炮轰。很快,宜家公关团队第一时间发表了道歉声明。

但是,“未婚”、“大龄”、“剩女”等话题,却并未因广告的撤销而隐退,宜家事件反而在无形中扩大了女性的时代之问:不结婚就是罪过?不生孩子就是不完美?

“交谈能够改变观念,观念能够改变行为,行为能够改变环境”,广告引发的公共探讨至少做了一件好事:在丁璇和“史诗级直男癌”呼唤“女德”回归的当下,笃实反思女性歧视,尤其是职场女性歧视才能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尊重女性。

性别歧视

公司希望,履历表的性别栏里是“男”

有人说,你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中国和我谈性别歧视?这和去迪拜谈致富一样属于耍流氓行为。别不信,在中国职场,性别歧视无处不在。

很多HR承认,尽管知道歧视女性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但考虑到公司的现实情况:比如那些30多岁正遭遇中年危机、生过孩子的女求职者,可能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所以在面试女性和男性求职者时,一般会优先考虑后者。

一位面试者曾对环球君说,虽然劳动局规定不许说明,但很多公司只要男性。通常几个女生和男生面试,只要男生的表现不是很差,被录用的可能性都比女生高很多。

公开的嫌弃会遭遇道德的谴责,潜意识流露的歧视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无可奈何的是,女性求职者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

婚恋歧视

男不愁娶女愁嫁,

女人难道就离不开男人?

开玩笑吧!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359万,男人不是更应该害怕娶不到媳妇吗?事实就是这样,尽管中国男女比例已如此不协调,但从没有出现过“剩男”这样的调侃。

宜家的广告虽然有歧视之嫌,但从侧面也证明社会对未婚女的偏见。什么“剩女”、“剩斗士”、“必剩客”·······当国人对本国女性都持有随意态度,怎求一个瑞典品牌对中国女性表达尊重?

职场危机

生完孩子意味着职场生涯就此结束

你看过很多成功女性示范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却看不到很多女人因为生孩子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婚育,对女性来说绝对是职场生涯的转折点。生完孩子之后,兼顾事业和家庭更成为天方夜谭,无论偏向哪一方,都意味着舍弃。

很多妈妈会为了孩子舍弃工作,如果工龄只有几年还好,对那些晋升到管理岗位的女性来说,辞职需要很大的勇气。

无奈的是,很少有人把女性的付出当回事。当大家都被爱德华八世为了美人放弃江山感动时,却把女性辞职回归家庭的举动看成理所应当。

晋升瓶颈

40岁后道路越变越窄

有的职场女性成功兼顾家庭和事业,但也很难在工作上有质的飞跃。以女性HR为例,和男性HR相比,女性HR在职业发展中要考虑更多方面:生育期和职业晋升的冲突。因为照顾家庭和投入事业的精力分配会让女性的职业发展速度缓慢,晋升到管理岗位的机会不多。

对男性来说,过了40岁以后的晋升通道就像倒金字塔,越走越宽。对女性来说,40岁以后的晋升通道是正金字塔,上升的道路越来越狭窄。

女性承担的隐性责任比男性大:相夫教子、构建和谐家庭。这些因素无疑会成为女性晋升管理层时的阻碍,而男人们却把家里大堆烂摊子交给女人,轻轻松松走马上任。

谢丽尔·桑德伯格曾经给中国女性提出一些建议:相信自己。因为你可以做一切你希望做到的事情。走出歧视的怪圈也许很难,但女性做出忠于自己的事却很容易。

与伟大的中国女性共勉。

经授权转载:环球人力资源智库

版权声明:HR商学院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去找作者授权,并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授权或标注有问题,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