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证监局找上门,滥用“壳资源”日子要不好过了

上交所证监局找上门,滥用“壳资源”日子要不好过了
2017年02月21日 13:34 牛熊交易室

牛熊交易室此前给大家介绍了A股里一家奇葩公司——万家文化。这个因为赵薇才被大家所熟知的企业奇葩之处在于主营业务的反复无常,一亏损就跨界就是这么任性。

谦受益满招损,这么高调肯定要招到不少的目光关注。这不,刚刚应付完上交所的五连问,万家文化又引起了另一家监管机构——浙江证监局的关注和问询。不过这次大家关注的重点也从重组这件事延伸到了公司业务、经营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这次监管层也是在关注此事。

多家监管部门关注万家文化

2月13日,上交所对万家文化发出五连问。2月15日晚,万家文化对上交所问询做出回复:万家集团基于自身财务管理和经营需要,在未来仍有转让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权的可能性。但由于万家集团与龙薇传媒于2016年12月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后未与其他第三方就转让上市公司股份事项进行沟通接洽,因此截至目前万家集团无拟转让持有的上市公司剩余股份的明确安排或计划。

然后紧接着在2月15日晚上万家文化公告收到了浙江证监局的《上市公司监管关注函》,要求万家文化详细说明两次股权转让行为的形成过程,2.5亿元股权转让款使用情况,以及内幕信息知情人。并要求万家文化说明对新并购标的资产翔通动漫2016年的管控情况,及此前变更审计机构的原因。

 

公司频繁并购重组

万家文化还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万家文化这一年仿佛是陷入了一个怪圈:亏损—跨界并购—盈利—再亏损—再跨界,如此循环,乐此不疲,然后再转型为当下最为火热的题材。

2003年万家文化以“庆丰股份”之名在A股上市,但在上市的第二年迅速变脸,业绩亏损近亿元,2005年继续亏损7000多万元,随后被ST,由此开启了第一轮跨界。

2006年,*ST庆丰与万家万好集团进行资产置换,由此万家文化变身完成,进军房地产开发和酒店行业,股票简称“万家万好”然而好景不长,净利润从2007年到2008年下滑47.57%,于是它又开始了第二轮跨界。

2009年,万家万好与天宝矿业资产置换,欲转型矿业。但天宝矿业却被查出造假,净利润大幅下降,2010年亏损1944万元。

2012年,矿业题材又被炒得火热。公司决定再次进军矿业领域,同时斥资6600万元增资新华泛信息进军电信领域。同时进军两个行业,万家文化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2012年,其亏损额度在读扩大到6400万元。

2013年万家文化又看上了“有色金属,时值证监会提高借壳门槛,此事就此搁浅。同年,万家万好卖出了新华泛信息60%的股权,拿到了一笔救命钱,当年净利润为正,但2015年再次亏损1400多万元。

2016年的时候原以为搭上赵薇可以风光一回,但现在人家不要当控制人了,万家文化犹如吃瘪一般表示股价就让它下跌吧。

证监会要对“壳资源”动手了

万家文化要是一个普通的民营中小企业,怕是会老老实实的发展自己的主营业务。之所以这么“任性”,说到底还是因为有“壳资源”。一些“壳公司”,没有实际的盈利能力,也不好好经营主业,却利用上市公司的身份玩概念、炒股价,通过上市公司的壳资源进行监管套利,损害投资者利益,肯定是会被监管层重点关注的。

在2017年2月10日的证券监管会议上,刘士余提到“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2017年,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力度要提升,要进。”也就是说,证监会要对“壳资源”下手了。

实际上,许多机构在去年就已经着手减持“壳资源”股了。曾经牛人扎堆的“壳”股如今风光不再,曾经的“囤壳王”中科招商在短短4个交易日中便宣布拟清仓8家上市公司的持股,如此匆忙地想大举抛掉手上的“壳资源”大大出乎市场预料。

如今风声渐起,相关的政策估计也快出来了。对壳资源过度的盲目吹捧,市场也是该恢复理性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