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会经济热点前瞻: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在哪里?

2017两会经济热点前瞻: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在哪里?
2017年03月05日 23:40 牛熊交易室

在说两会之前,先要说到另外一个重要会议——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一个重要思想被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我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我国经济非但走不远,而且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振兴实体经济,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也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任务之一。今年两会期间,“振兴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无疑将是最热和最具看点的话题。

但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比如税费过高、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振兴实体经济的关键在哪里?

实体经济为什么难做?

1、税费负担过重

2016年营改增减税大约5000亿人民币,但有一些企业反映,说“获得感”并不是非常明显。对此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

因为中国的税叫间接税,我们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企业对税费的痛感特别敏锐,稍微有一点就感觉到了。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除了税以外还有费,加上各种不合理收费转嫁到企业身上,企业感到的实际负担就重了。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曾表示,当前做实体经济税费比较高、利润率很低,导致一些企业生存不下去,很多人不愿意干实体经济。在降低税费改革的方面,就他个人的感受来说,今年的费跟去年的费相比没有任何下降。而且有的费还增加了,特别是环保费增加太多。

实体经济对国家贡献很大,现在应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要少收点税、取消点费。“一个国家没有实体经济,国家想要富强,我想不可能。”宗庆后说。

2、投资成本高

对于成本问题,宗庆后认为,企业投资成本太高,现在工业用地也需要几十万、上百万一亩,这么大的投资成本谁敢投?用水电气、建设工厂都需要高额的费用,审批的不少环节还需要花不少钱。面对如此高的投资成本,如果企业对盈利又没把握,谁还敢贸然投资?

同样,伊利董事长潘刚撰文表示当前实体经济企业的经营难度不小。其中的原因,包括受经济环境下行影响,国内的有效供给跟不上需求发展,许多行业包括传统制造业甚至部分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导致利润率下降,以及包括原材料、劳动力等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3、资金脱实向虚

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或是在金融系统自我循环,或是兴风作浪。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下降。其结果,不仅“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受到挤压和伤害,而且金融风险隐患增加。

加之房地产的高收益,不仅进一步诱导资金“脱实向虚”,造成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银行利润越来越依赖于“房地产繁荣”,还推高了实体经济的成本,使收益率不高的实体经济雪上加霜。

4、生产性服务业落后

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生产性服务业落后,制约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比如说我们的企业要实现零库存管理,我们的企业是做不到的,谁给我们配套,不是说政府能够给我们服务就够了,它还要有相对于人的服务那样体系化的、全链条的、高效的、协同的服务。

振兴实体经济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振兴实体经济,既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也要处理好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抓住解决“脱实向虚”、实现创新引领、提质增效升级等关键,聚焦几个重点问题。

一是“质量”。

积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心目中,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上升的劣势,以优质产品夺回市场需求。

现在,不仅许多中低端产品供大于求、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而且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质量也跟不上,满足不了需求。所以,必须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增加高质量、高水平产品的有效供给。

二是“创新”。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运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传统动能焕发生机,创新供给能力全面提升,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高端制造”的跨越。

要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广泛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进一步畅通,节能减排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先进适用技术迅速推广。

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适应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生产发展趋势,使供给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抓住和用好海外并购重组机会,推动价值链从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广泛地融入全球供给体系。

三是“调控”。

脱实向虚以及房地产炒作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对此,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来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方面,不仅要强化金融监管和治理,遏制金融系统自我循环、自我膨胀的行为,坚决纠正各种市场乱象、纠正金融企业片面追求规模和利润的倾向,促其回归本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还应抓紧考虑综合采取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形成导向机制,有效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源源不断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

日前,央行明确提出将“脱实向虚”“以钱炒钱”列为监控重点,证监会推出再融资新政强化“买入实、卖脱虚”,保监会严厉惩治“野蛮人”等,都值得肯定。眼下,该是“有形之手”出手的时候了。我们还要在制度安排中有效减少“赚快钱”“一夜暴富”的诱惑和投机取巧的机会,形成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有效激励体制,引导亲实业、重实业的社会氛围。

四是“改革”。

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重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政放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大力实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清费降费,继续清理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各类交易成本和生产经营成本,把企业负担真正降下来,促进制造业轻装上阵。

社会各界的声音

企业家

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简政放权还有很大的余地。

比如光伏产业,一个项目要经过多少图章?林业部门、海洋部门、土地部门、水务部门、水利部门,然后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环评部门,中间一大堆红章,一大堆审批文件,每一个地方都是成本,每一个地方都是费用。到现在为止我尝试背了几次,都把名称背不完。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

我们稍微上规模的企业也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可是没有实体经济,整个国民经济就是无米之炊,虚和实之间如何取得平衡?作为实体经济,一定要把信息技术结合进去,把高技术产品开发出来,全人类、全球走向信息化、网络化这个大趋势完全正确。这个大趋势是要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是为实而发展的互联网,而不是为虚、为空、为假、为骗发展的互联网。

政府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公众监督,有效降低企业成本。

网民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策评价较高。网民对山东方案拟在2018年底前实现涉企行政事业性零收费,广东方案中单税负成本一项降低额度就高达2150亿元等这些举措非常认可,认为这些举措找准了企业痛点,有效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当然,也有网民对工作方案的落地表示担忧,希望能尽快出台各项举措的配套实施细则。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带着关心、带着期待来监督这个政策的实施。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要查纠金融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行为。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金融创新,开发适销对路、量体裁衣的金融产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债务杠杆,切实查纠偏离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行为,深入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等专项治理,直面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专家

经济学家李稻葵:尽快恢复制造业投资,才是长期动力。

基础设施的投资,还有房地产前阵子比较快的恢复,这两条恐怕都不能算作中国经济未来长期、自行的、自发的、可依赖的动力,所以如果制造业的投资其中跟民间投资相关的,如果不能比较快地恢复的话,那么很难讲中国经济这轮的下行压力就缓解了。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要扭住关键领域的改革不放松。

解决资本方、投资方或者企业的信心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和企业家精神的激发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扭住几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不放松,而且一定要做一些突破,特别是理论和思想上的突破。

比如说,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有重大突破,真正地实现市场化、股权专业化、公司治理的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搞活国有企业,才能去产能,才能吸引民间投资。

转载自:后E视野

来源:经济之声、经济日报|编辑:Angela

想了解更多的财经信息和投资策略,可添加牛熊君(ID:niuxiongjun)好友,加入投资理财交流群,与众多经验丰富的群友在线互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