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上市公司的奇葩“割韭菜”招数,愚人节必看!

逗比上市公司的奇葩“割韭菜”招数,愚人节必看!
2017年04月01日 16:32 牛熊交易室

今天是“愚人节”,不少人在这天都有被别人开涮一下的经历,殊不知在一诺千金的资本市场,也有不少上市公司在“逗你玩”。说好的转型、承诺的业绩、规定的不减持,全都似泡沫,一碰就破。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那些信以为真的投资者。牛熊交易室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把戏”。

“匹凸匹”花样式改名

在股市红火的阶段,把公司改名可是一件好生意,只要沾上了“风口”行业,股价立即可以大涨甚至翻倍。事实上,A股市场里不可思议的神逻辑还真不少,先别说更名,就连与某上市公司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件都能让股价上串下跳,比如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澳柯玛涨停;文章出轨,伊利股份大跌4个点……

2015年5月,当时名为多伦股份的一则公告引起股民“吐槽”。多伦股份宣布“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更名为“匹凸匹”(P2P)。

这个转型明显奔着风口去,2015年互联网金融概念异常火爆,二级市场的股价沾边就着,多伦股份瞅准了这个时机宣布跨界,每股股价一度冲上25元。

但在实质性准备方面,牛熊君只能表示“呵呵”:深圳匹凸匹自成立以来一直未正式开展P2P业务,也未带来任何利润,半年就宣布被转让,这预示着匹凸匹发展P2P业务的终止,也意味着这家上市公司已经没有主营业务了。

2017年3月27日,匹凸匹连发17份公告交出了自己去年巨亏4.6亿元的“成绩单”,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亏损。这次公司又得改名了,被迫变为*ST匹凸。

业绩变脸:3个月前后相差近7亿

“用高业绩承诺鼓吹高估值,用高估值换取高回报”的操作手法在A股市场屡屡展现,然而,当一些上市公司真正直面这些承诺时,却发现其无法兑现。

2016年10月27日,山东墨龙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16年将扭亏为盈,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0万至1200万元,同比增长至少一倍以上,对公司股价构成重大利好。但是仅三个月过去,公司来了个超级大逆转:预计亏损4.8亿元到6.3亿元。前后利润最高相差竟达6.5亿元!更为巧合的是,就在预盈公告发布后和业绩“变脸”公告发布前,公司控股股东却大幅减持套现,累计套现近4亿元!

山东墨龙方面解释实控人减持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司的资金困难,而非出于个人利益。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分明是用“业绩卫星”作掩护,配合股东减持套现啊。当然这没能逃过证监会的质疑。2017年2月8日,公司实控人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

高送转+减持套餐

坦诚地讲,很多A股套路都还是原来的配方,却依然抱着对韭菜们深深的蔑视:先耍出套路再搭配减持计划。除了前面谈到的“吹嘘高业绩+减持”,下面再来看看“高送转套路”。

2017年3月13日,创业板明星网宿科技发布2016年年报,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50%;同时公司又发布了分红预案,拟10转20派2.5元。从业绩上看高送转好像一切都是挺完美的,但网宿科技同时公布了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宝珍和董事储敏健将在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分别减持不超过500万股和225万股的计划。

这分明是用“高送转”作掩护,目的也是为了配合股东减持套现啊。当然市场也给出了及时的反应:3月14日开盘,网宿科技大幅下杀近7%,至收盘股价跌接近10%,市值蒸发超过42亿元,成交量则创上市以来新高。

证监会也看不下去了,3月24日在发布会上针对高送转表示,将高送转作为掩护其减持的工具,还伴生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将高度重视,实施“刨根问底”问询。发现违法违规的,将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清仓减持逆转闹剧

“高送转+减持”已经屡见不鲜,不过这次,元力股份的大股东在此基础上又加演了一出闹剧:该公司在公布高比例送转预案并拟清仓式减持后,仅仅过了两个小时又发布了更正公告,宣布承诺六个月内不减持。牛熊君不禁感慨:这公告变得也太随意了吧!

如果该公司控股股东能够以现价完成减持,她将直接入账26亿元!以公司16年的净利润约4000万元为基准,即使公司以后利润保持每年50%的增长率,要挣得26亿也至少需要10年以上!而现在只需在资本市场上抛出即可。

面对这么大的诱惑,有意思的是,事件发生逆转,控股股东似乎“良心发现”:元力股份在最新的更正公告中表示,控股股东在未来六个月内将不减持公司股票。牛熊交易室认为,其收回减持计划有可能是接受了窗口指导。

A股套路多,但无论玩的是什么花样,股票最终还是靠业绩说话。在此,牛熊交易室提醒投资者,可不要被这些表面功夫给愚弄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