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家公司理财数据:天海投资累计518亿最豪

1449家公司理财数据:天海投资累计518亿最豪
2017年08月11日 12:04 牛熊交易室

个人买余额宝,上市公司也会买理财产品。

 牛熊交易室通过统计2012年以来1449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大数据;牛熊交易室发现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累计购买18.4亿银行理财产品,截止今年8月10日,累计购买总额达到2.66万亿。

上市公司买理财产品同比均上升

根据wind数据库,截止8月10日,今年以来已有826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规模7429.8亿元。参与上市公司数量、购买理财产品数量、购买理财产品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34.7%、11%和36.8%;

这意味着超过1/4的上市公司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不是用于扩大规模生产;

下表是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状况,牛熊交易室看到,恒生电子持有的理财产品个数最多,达到324个,而其认购的金额也有57.60亿;另外,新湖中宝手气最大,认购金额最多422.2亿元,而其持有的理财也高达136只,新湖中宝的理财产品期限多在三个月之内,最短的理财产品则在13天左右。

恒生电子购买次数最多559次,天海投资金额最大518亿

牛熊交易室随后统计了,2012年至今,5年来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状况,牛熊交易室发现,5年来共有1449家个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牛熊交易室分别以购买次数和购买金额为基准排序,统计了前十位的数量。

首先,根据购买次数排序,恒生电子以购买次数559次成为榜首,其累计购买金额也达到了131.89亿。据悉,恒生电子是为马云实际控制的一家开发金融、证券等软件的企业,如此多的购买次数可见其现金流庞大。大部分购买招商银行的理财产品,产品期限基本维持在100日左右;

其次分别是紫金矿业和二六三等。

另外,根据累计购买金额排序,牛熊交易室发现,天海投资以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额518亿位居榜首,而其目前的市值仅仅有185.56亿,形成反差,可见其大额购买理财产品,并没有在二级市场得到很好的表现,股价也在近期一路下跌到如今的6.40元.

观看其财务报告可知,天海投资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净利润持续走低,并有8次亏顺1亿元以上,而其仅仅在2015年至2016年净利润才有起色,牛熊交易室认为不排除天海投资为了冲业绩而购买理财产品以防遭受“退市”,隶属航运行业;

双汇发展购买金额是466.50亿元,位居第二,而其市值是713.25亿;其后分别是大康农业和新湖中宝等等。

99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牛熊交易室发现,在这1449只个股中,有996家制造类上市企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高居第一位,而排在第二位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类上市企业仅仅有113只,不到制造业上市公司的1/5。

在这些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中,大部分公司使用的是闲置IPO或者增发资金,这违背了投资者投资的初衷,同时购买理财产品是存在风险的,这等于将风险转嫁给了广大股民。

至于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企业将资金投入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牛熊交易室认为,一方面,今年国家实行稳健中性的量化货币政策,货币供给相对缩量,部分企业为了缓解资金面紧张,而选择年化收益率日益增高的银行理财产品;

另一方面,市场人士认为,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情况下,国内工业、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存在,而产能过剩必然会带来资本过剩,手头握有大量募集资金的上市公司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业绩,必然会选择这种急功近利的投资方法。

牛熊交易室认为,虽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并不违背相关法律,但是上市公司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本来应当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项目中去,在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后,又进入到金融体系内倒腾,甚至再次流入股市里折腾,彻底将实体经济空心化了,这实质上是一个恶性循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