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点城下:高涨的融资情绪与12天的盘整现实

3400点城下:高涨的融资情绪与12天的盘整现实
2017年09月14日 17:21 牛熊交易室

自从8月25日一根中阳线站稳3300点时,尤其8月28日再来一根小阳线向上弹跳,3400点也就很近了。

但12个交易日过去了,3400点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兵临城下,却望城兴叹。盘面如此,情绪却丝毫不受影响。

截至9月12日,融资余额已是连续12天增长,突破9700亿元,创下2016年1月以来的19个月新高。这样的连续增长,即便在2015年大牛市期间也是比较罕见的。

融资历来是一把衡量市场情绪极佳的尺子。但情绪与现实,好比狗与主人,有时跑在主人前,有时落在主人后。从融资余额增长上,看到的依然是情绪高涨,但市场的现实是持续盘整。那么,到底融资热情能带动起市场,还是融资热情的滞后的呢?是上涨催化剂还是滞后的危险反应呢?

从以往的融资行情来看,后者居多,即当前融资的增长更多是乐观情绪高涨的滞后。一旦杀跌也会降低的很快。譬如2015年8月26日,两市融资余额从13892亿元跌落至11078亿元,净流出2814亿元,近8个交易日连续下降;再譬如2016年1月,融资余额曾经16连降。

融资代表一种市场情绪,很容易过头,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尤其是当前处在融资1万亿的关口。

乐观的情绪其实没有那么坚强,譬如说前几天起不少私募开始鼓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于是9月11日充电桩、锂电池板块呈现多只个股涨停,板块内个股整体以普涨的格局,但9月12日这些板块又遭遇袭杀。

而对比9月12日和13日的行情看,有券商研究员调侃,昨天哀怨股灾要来的同志们又欢欣鼓舞的迎接牛市。一跌一涨,人心浮动,好比墙头随风摇曳的草儿。

融资代表着大户们的行为与情绪,那么机构投资者呢?

私募基金仓位均达到28个月的新高,公募基金此前仓位也一路上扬,甚至有说突破了88%的魔咒,但实际上公募基金上周在敲敲减小仓位。

2017年以来的结构性牛市,让公募大放异彩,私募表现却一般。今年以来收益率略超3%,公募净值中位数今年以来收益率接近12%,沪深300收益率为15.6%。这与今年的投资风格有关,公募占据风格优势。

私募产品8月末平均股票仓位为84.4%,是2015年5月份以来近28个月以来私募仓位最高的时候。

近期机构调研数据看,私募调研中小创变得很积极。星石投资调研了清新环境,朱雀投资调研了中航光电、四维图新。

私募也卯足了劲,但也有逢高出货者。9月4日~8日这周公募基金有所减仓。在大盘3400点关口,究竟是私募重仓赌向上更有胜算,还是逢高减持的公募押对了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