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4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200【第34期】

2017年1-4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200【第34期】
2017年04月30日 17:15 亿翰智库

1-4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金额TOP200

备注:

1、时间:为2017年度,数据统计截止至4月30日;

2、企业:为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3、物业属性:以企业可售型物业为主;

4、数据来源:亿翰智库、各企业公报、各城市交易网站等;

5、本榜单为亿翰智库根据各方公开数据专业估算所得。

1-4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面积TOP200

备注:

1、时间:为2017年度,数据统计截止至4月30日;

2、企业:为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3、物业属性:以企业可售型物业为主;

4、数据来源:亿翰智库、各企业公报、各城市交易网站等;

5、本榜单为亿翰智库根据各方公开数据专业估算所得。

榜 单 解 读

   一、政策效果已现,

但企业仍在快速奔跑!

1、3月集中打压政策效果显现,供给端明显提升,但成交端开始降温

首先是在政策调控紧逼之下,企业供给积极性有所提高,3月下旬以来的企业推货量明显加大。而且在下半年市场整体不如上半年的预期之下,企业抢收心态明显,也自然会加快新开工及供货节奏。

其次,4月企业销售业绩与3月小阳春行情相比也有所回落。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很多城市3月以来的政策均是史上最严,尤其是限制交易、限制商办等政策杀伤力不容小觑;其二,许多房企在经历三月的一波冲刺之后,4月份供给端续力不足,也自然有惯性回落;其三,对于很多中型房企而言,由于前期去化过快及新开工节奏限制原因,上半年的总体供应仍然偏紧。

图:10强房企4月销售业绩情况

2、门槛值持续提升,TOP30房企表现突出

从门槛值来看,2017年4月TOP50门槛值已达91亿元。TOP30门槛值快速提升至181亿元,成为各梯队门槛值增速最快梯队,其中,中南置地和中梁地产表现突出,4月单月销售业绩均超90亿元,同比增速均在400%左右。

表:各梯队门槛值及增速

3、调控加压,但企业业绩增速不减

规模与速度并存,3000亿规模房企业绩规模同比翻番,但环比增速仅31%。碧桂园1-4月累计销售金额已超2000亿元。千亿级房企中除万达外,融创、中海、华润等企业4月单月销售业绩均在百亿以上,与2016年同期销售金额相当。

表:各梯队业绩规模及增速

表:典型房企4月销售金额及同比

   二、重压之下,企业业绩将体现

在对三大“节奏”的把控上,且明显分化

分化一:龙头企业已走出自身独特的“企业节奏”

对于3000亿以上量级的龙头房企来说,在经营上已经明显的去周期化,无论是春节淡季还是春季旺销期,单月业绩基本均在400亿以上,其背后是企业投资节奏的去周期化以及城市布局的全面化、均衡化,尤其是碧桂园和恒大两家房企最为明显,在布局上一二三四五线城市全覆盖,在拿地节奏上保持每天一块地的速度。对于很多成长型的中型房企来说,也同样需要关注去周期化趋势,尤其是在投资节奏上,地价低时多拿,地价高时适当少拿,但绝对不能不拿,否则企业成长的连续性会受到制约。

图:三大龙头企业单月销售业绩走势(单位:亿元)

尽管龙头房企已经走出共有的“企业节奏”,但在具体策略上,仍然有着明显的差异:

碧桂园——月月全力冲刺,完全无淡旺季之分!碧桂园无论是投资端还是销售端,基本完全是去周期化节奏。投资端,去年前8个月基本保持每天一块地的进账速度,仅9-11月略有放缓,最后12月开始再次重启高速拿地模式。销售端,前4个月业绩已经超过2000亿,按照现在月均500亿的速度,全年完成6000亿指日可待。

万科——3月战略性抢收,后续仍需加快弹药供给!万科在今年春节后就开始加大推货力度,其中3月份的新推货量是平时单月的2-3倍之多,创下行业单月636亿的销售记录!尽管万科4月份的推案量与3月相比下滑不少,但也仍高于往期月均水平,从土储角度看,与去年疯狂拿地的碧桂园、恒大相比,万科后续货量供应仍存在不小压力。

恒大——规模兼顾效益,或后发制人!在去年3季度连续创下行业销售记录并一举超越万科之后,恒大已经开始有意放缓步伐,收窄折扣幅度,提高利润。从今年1季度的销售情况看,恒大仍然属于处于惯性延续之中,推货节奏平稳。但进入2季度以来,恒大已经开始明显发力,大量新盘在2季度及之后陆续入市。

分化二:中型企业仍需紧抓“行业节奏”

对于中型房企来说,尚无法像万碧恒三强一样做到去周期化经营,因此,企业对于窗口期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在首4个月中,不少中型房企积极把握行情机会,尤其是区域性行情的机会,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例如鲁能、旭辉、正荣、融侨等一批成长型房企!

图:典型中型房企前4个月销售情况

鲁能——春季行情抢收成功,海南区域是大粮仓。鲁能前4个月累计销售366亿,同比增长117%,尤其是海南市场,鲁能早先的战略布局开始进入收获季节,伴随着去年末以来海南市场持续向好,海南区域今年的贡献已经超百亿!

正荣——长三角表现突出、改善系产品再创新。正荣重点布局长三角、京津冀、中部和海西四大经济区域,其中长三角区域表现最为土储,前4个月长三角区域贡献业绩将近一半。而且近期企业在投资和产品上动作不断,投资端,今年以来新增货值储备已经超过200亿;在产品上,中高端产品“正荣府”正式发布,改善系产品持续发力。

融侨——深耕海西,单区域已破百亿。战略重点布局强二线城市及周边辐射城市,市场基础条件好,政策力度相对温和,快速走量,战略布局的精准性助力企业业绩向好,前4个月累计销售143亿,同比增长81%,其中海西表现最为亮眼,厦门、福州、福清、闽侯、龙岩五地合力贡献破百亿。

分化三:区域型房企将“受困”或“受益”于“城市节奏”

聚焦于一线、强二线城市的企业,业绩增长受困,如首开、首创等,从业绩上看,尽管此类房企前4个月的销售业绩均有明显增长,但在榜单排名上均出现不同程度后退。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一线及强二线短期内住宅去化仍然有支撑(当然是政府限价范围内,企业少赚点),但新增供应难以及时跟上;另一方面,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政策多已是史上最严,后期市场调整压力最大。也有部分在2017年度业绩目标以及销售节奏中做出及时应对,典型如龙湖,今年公开销售目标是1100亿,与去年881亿的销售业绩相比增长25%,相比很多企业仍然是偏中性稳健(龙湖去年实际业绩已经破千亿),而且从今年的销售节奏上看,首4个月已经销售602亿,完成全年目标的55%!

聚焦于非限购城市的房企,正好受益于此轮三四线城市行情爆发,如中梁、祥生、华鸿等。中梁地产主要布局长三角的三四线城市,例如温州、芜湖等城市,整体销售情况较好,4月单月中梁地产实现销售金额近百亿,环比上升91%。同样在泛长三角三四线城市也有布局的祥生地产,首4个月销售121亿,再次稳居TOP50之列!

图:典型区域型房企前4个月销售及排名

   三、高度关注政策逻辑:

“因城施策”延伸至

“因企施策”和“因业施策”

行业行至今天,已然是“去杠杆”和“去库存”双重旋律并存的状态,热点城市需要“防风险、控房价”,而非热点城市仍需要政策支持“去库存”。中央政府本质上的逻辑仍然是通过“因城施策”将企业和热钱挤压至需要去库存的弱势城市,从而实现真正的行业全面去库存目的。

但是单纯的“因城施策”已无法确保行业降温,一方面,供给不足使行业进入僧多粥少的局面,必须要提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住宅市场限购促使资金热炒商住公寓等非住宅产品,必须要分业态调控。因此,在上述双重压力之下,政策逻辑开始明显由““因城施策”延伸至“因企施策”和“因业施策”。

因企施策是中小房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从早在2016年的多城市土拍新政,包括提高保证金、规定现房销售、增加持有物业比重和年限等,到近期上海出台招标挂牌复合式新土拍政策,无一例外的提高企业竞争门槛,封堵中小房企试图通过传统高周转模式继续发展的路径。对于中小房企来说,因企施策将使这轮调控的寒冬更冷!

表:典型城市因企施策和因业施策情况

 亿翰股份

中国房地产战略服务领域领导者,专注于为房企提供发展战略、运营策略顾问服务,已成为60%以上百强房企的顾问伙伴。

在行业多变时代,企业咨询模式转型之秋,亿翰股份始终坚持以企业研究为抓手,专注于行业发展周期、企业运营模型和城市投资风险的研究探索,以求为房企在快速扩展、价值提升的道路上尽一份绵薄之力。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联系方式,进入年度测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