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那些事儿

说说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那些事儿
2016年09月21日 11:25 零壹财经

9月19日,毕马威首次发布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下文简称《榜单》)和报告(下载链接见文末参考资料),随后《榜单》即在泛互联网金融从业者的朋友圈里刷了屏。截至发稿,毕马威微信公众号“毕马威KPMG”《毕马威首次发布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的阅读量已经突破10万+,这在会计师事务所公众号界可能还是第一个。 

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榜单》内容和评价,继而分析毕马威发布《榜单》的动机和可行性,再探讨《榜单》与毕马威国际发布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榜单的不同,最后回归《榜单》本身看看中国和国际金融科技发展的异同。 

毕马威对Fintech的定义和《榜单》评选维度 

毕马威对Fintech的理解是“非传统企业以科技为尖刀切入金融领域,用更高效率的科技手段抢占市场,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及更好地管理风险”。 

毕马威本次评选的6个评审维度是: 

1)领先信息技术应用与突破; 

2)科技驱动数据归集、挖掘、使用; 

3)模式创新和对传统金融颠覆度; 

4)痛点解决与金融效率提升度; 

5)估值及资本市场认可度; 

6)具备未来发展潜能与广阔发展前景。 

毕马威认为这六个核心维度覆盖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关键要素。 

根据毕马威官网,《榜单》的编制从5月启动初选工作,评审委员会由十多位毕马威全球及中华区合伙人以及外部专家委员会组成。 

上榜公司是“安心de利、百度金融、百分点、百融金服、冰鉴科技、财付通、点融网、點石金融、富途证券、汇付天下、简米科技、金电联行、金斧子、京东金融、聚信立、夸客金融、快钱、老虎股票、量化派、棱镜征信、陆金所、灵犀金融、马上金融、蚂蚁金服、PINTEC品钛、钱方好近、趣店、人人友信、融360、闪银、数库、数联铭品、搜易贷、算话征信、随手科技、太一云、腾云天下、天创信用、天云大数据、同盾、挖财网、微众税银、微众银行、我来贷、51信用卡、小蚁区块链、星火乐投、资配易、众安保险、最惠保”。 

评选上榜企业没收费? 

《榜单》发布后,笔者产生了一个疑惑:这份《榜单》中并没有人们熟知的诸多金融科技公司,单是借贷领域,《榜单》并没有纽交所中国P2P第一股“宜人贷”、“拍拍贷”等公司。部分在互金业内浸淫已久的读者说“看不懂”这份榜单,甚至表示“很多上榜企业根本没听说过”。 

笔者查阅毕马威本次评选的相关内容时发现,毕马威在官网关于上榜企业的评选流程中说明中,“本次评比以行业交流为目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不过,毕马威在评选流程说明中还表示将对上榜企业提供附加服务,“我们将有机会通过分享金融科技行业最新动态,提供专业见解及方案,协助企业应对行业变化带来的经营挑战、改善绩效、管控风险、实现业务有机增长。” 

另外,50家上榜企业中至少有5家(我来贷、夸客金融、搜易贷、点融网、安心de利)涉及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最新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审计。 

引述以上资料是想说,毕马威确实有可能免费进行这样一个评选,为的是与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初步联系,以便之后为其提供自己擅长的业务(比如审计、鉴证、税务和咨询等),这不正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嘛,“羊毛出在猪身上”,毕马威想要的可能并不是与排名直接相关的费用。 

毕马威中国和毕马威国际金融科技榜单的不同 

不过,比较《榜单》和毕马威国际发布的2015年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有两个问题让人感到困惑: 

1、《榜单》是“按照公司中文名称拼音的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而毕马威国际发布的2015年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的前五十名是有先后之分的,排名第一的还是中国公司——众安保险。 

毕马威国际称其评判标准为:融资总额、融资率(原文为rate of capital raising)、地理和业务多元性、消费和市场牵引力(原文为consumer&marketplace traction)和其他因素(产品成熟度和服务与商业模式创新度,此因素仅适用50名开外的上榜公司)。 

不知毕马威中国此次在已经建立了甄选标准的情况下为何不对上榜公司进行排序。 

2、毕马威国际发布的2015年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中有8家中国公司(众安保险、趣分期、陆金所、闪银、融360、积木盒子、人人贷和房多多),而且毕马威国际将房多多列为第40名,而毕马威中国发布的这份《榜单》中没有房多多。 

毕马威国际的榜单对房多多的介绍是这样的:  

笔者猜想,毕马威中国未采纳毕马威国际的做法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不再认为房多多介绍中的“O2O互联网房地产营销平台”等卖点有足够强的吸引力? 

毕马威为什么要发布《榜单》? 

上文已经说了毕马威发布《榜单》的一个原因:获取金融科技客户。 

另外,金融科技囊括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诸多业态,而毕马威有大量此类客户,发布金融科技榜单有助于在传统金融界树立自身勇立浪潮之巅的形象,有助于吸引传统金融客户。这也是为什么麦肯锡、德勤等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总会在某一业态发展之初即发布行业报告(如区块链)。 

毕马威为什么能发《榜单》? 

毕马威国际的金融科技分公司KPMGFintech联合金融科技投资公司H2Ventures成立的机构Fintech Innovators会发布年度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和报告(《Fintech100:Leading Global Fintech Innovators Report 2015》,下载链接见文末参考资料)。 

另外,毕马威国际每季度会联合CBInsights发布金融科技融资情况报告(《The Pulse of Fintech》)。 

以上来自母公司和合作方的已有经验和数据都为毕马威中国发布中国地区的金融科技榜单和报告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榜单》报告看中国和国际Fintech的不同 

不考虑毕马威全球和毕马威中国《榜单》的公正性,也不考虑《榜单》中各公司主营业务列示的准确性,《榜单》发布的最大意义其实在于提供了可供比较的文本。回到《榜单》内容本身,我们发现这两份《榜单》还是有利于我们比较中国和中国Fintech发展状况的不同(下图来自《榜单》)。  

首先,如前文所述,根据毕马威国际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强榜单,榜单第一名为中国公司——众安保险,上榜的100家企业中有8家为中国公司,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国Fintech业态不仅整体“战斗力”较强,而且中国Fintech军团中的佼佼者也并不逊色于国际同类竞争者。 

其次,如果用表格的方式提炼下该图中的数量信息(见下表),可以看出,我国Fintech各种业态中大数据/大数据征信类公司上榜最多,而国外Fintech业态中支付汇兑公司上榜最多。这一现象体现出的中国和国际Fintech发展的相同之处是Fintech较好的公司仍然集中在支付、征信这两个基础设施类领域,不同之处是中国的征信体系不及国际完善,而支付汇兑则已有支付宝、财付通等巨头把持,还能挤上榜的创业公司不多。  

参考资料 

1、毕马威中国《中国金融科技50强榜单》 

https://assets.kpmg.com/content/dam/kpmg/pdf/2016/07/china-fintech-top-50-project-c.pdf 

2、毕马威国际《Fintech100:LeadingGlobalFintechInnovatorsReport2015》 

https://assets.kpmg.com/content/dam/kpmg/pdf/2015/12/fintech-100-leading-innovators-2015.pdf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所在机构立场无关,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反馈意见或建议请联系作者本人(sunshuang@01caijing.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