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登成立,信托行业发展规范程度提高

中信登成立,信托行业发展规范程度提高
2017年01月03日 16:02 东方金诚—东方资产

中信登成立,信托行业发展规范程度提高

作者 | 东方金诚 结构融资部 裴涛

12月26日,信托业年会在上海举行,而酝酿多时的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信登”)正式落地。

信托业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伴随业务规模的扩大,信用风险也逐渐增多

过去几年,受益于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大腾挪”,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高速增长,风险事件逐渐暴露。2010年~2015年,信托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39.91%。2016年三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18.17亿元,较年初增长11.47%,信托业自此跨入“18万亿时代”。

东方金诚关注到,随着信托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违约事件的增多,信托业风险事件逐渐增多。2012年、2014年和2015年,信托行业不良率分别为0.27%、0.56%、0.60%。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信托业的风险项目个数为606个,规模为1418.96亿元,不良率为0.78%,不良率不断攀升。

中信登的成立,进一步规范了信托行业发展,完善了信托业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信托业风险事件的增多,建立信托业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信托业规范发展的关键。为此,监管部门先后于2010年出台《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2015年出台《信托公司行业评级指引(试行)》,引入了类似银行业的风险控制标准,净资本成为限制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扩张和评判信托公司风险抵抗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2016年信托公司增资扩股数量大幅增加,已先后有昆仑信托、华润信托等20多家信托公司拟定或完成增资,增资金额累计达到400多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增资20多亿元。此外,信托业协会的成立加强了信托业的行业自律管理,信托业保障基金进一步增强了防范信托行业的潜在风险的能力。

东方金诚认为,成立中信登补全了信托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形成了监管部门为监管主体,中国信托业协会、中信登、信托业保障基金为补充的“一体三翼”管理架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信托业风险管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中信登有望发挥以下作用:第一,推动建立信托的行业标准,逐步实现信托计划的标准化,为二级交易流转奠定基础;第二,建立统一的登记流转平台,有望推动信托活跃二级市场的形成,形成的信托交易完整记录则有助于对信托业的动态监管;第三,构建信托的统一信息披露平台,逐步建立和规范信托计划信息披露标准,有望提高信托计划的透明度,并提供统一的查询平台。

信托产品的标准化和快速流通有利于信托行业收益的增加和风险的降低

信托产品能不能快速流通主要取决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和登记、核算和流通体系的统一程度。此前,信托产品登记机构有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信托登记中心两个平台,信托产品交易则通常依托陆金所、北金所等各类资产交易所或信托公司自建平台进行,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大范围的流通。

中信登的成立有望改变分割的现状,形成统一的登记、核算和流通体系,加强易于标准化的信托产品的流通。加大存量信托产品的流通可以减缓信托公司的资本压力,同时又可以降低信托公司的杠杆率,从而降低和分散风险。另一方面,信托产品二级市场的快速流通也更有利于信托产品发行时的融资。

信托产品标准化和流通面临现实的挑战,评级机构的引入或为破解的关键

东方金诚注意到,信托产品的标准化和流通存在现实的挑战。一方面,目前不少信托产品仍集中在私募领域,产品标准千差万别。且各家信托公司均有自己的信息披露标准和风险评判标准,而统一标准会增加信托公司的成本投入,信托公司自身推动的动力可能不足。另一方面,信托产品的定期报告,信息披露比较简单,主要为利息和本金的支付情况以及投资类产品的收益情况,风险揭示不足。

鉴于金融产品在二级市场的流通建构于标准化和风险充分披露上,东方金诚建议参照债券市场的公开发行机制,引入评级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对信托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加强对于信托产品的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