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传“互联网金融企业”被清退,离了P2P你还能玩啥?

忽传“互联网金融企业”被清退,离了P2P你还能玩啥?
2016年06月17日 14:07 麦策

※文章选自“麦策家”公众号,欢迎关注阅读全文※

文 | 麦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朱励

6月14日,一则《杭州某区流出清退平台黑名单》消息广为流传,文中例举了一份“金融企业清退名单”。

6月15日,事件进一步发酵,另一篇《杭州政府发疯强制清退88家金融企业》文章开始刷屏式散播,众多知名互联网金融P2P企业赫然在列。

6月16日,虽然消息没被最终证实,源头也很快被“河蟹”,但互联网金融,尤其P2P企业的负面消息一经曝出,还是会刺激很多人的神经。

那么,这“互联网金融”就等同于“P2P”吗?答案是“NO”!这“互联网金融”除了“P2P玩法”就没其他了吗?答案还是“NO”!

一般来说,当下,在与人谈起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P2P。无论P2P是好是坏,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过最近,一个新发展的分支可能将会改变这一状况,之后人们在谈到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将不会再简单地将其等同于P2P。

这一分支就是互联网财富管理。与P2P服务的是屌丝理财客户不同,这一分支服务的对象是高净值客户,即金融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客户。原来这些客户除了投资股票或公募基金外,还会在线下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信托或私募产品。就像互联网重塑了很多商品的销售渠道一样,继公募基金之后,信托与私募也走到了线上。

互联网财富管理出现也有一段时间了,最开始主要是一些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网站或者APP,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不过,近期出现的一个现象,让人意识到,互联网可能也能成为重塑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一现象便是私募散户化。忽然之间大家发现,原来在互联网上卖私募产品,能够扩散得那么快,销售起来那么容易,通过手机发个PPT,比原来拼命讲解更能促进销售。

可以说,智能手机的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原来需要通过邮箱或者QQ传送的文件,如今通过微信传送变得如此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推介文件,便可随时随地促成交易。

在看到互联网对于财富管理巨大的影响趋势,有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在这一领域蛰伏了一段时间,有人在最近建立起了针对高净值客户的网上理财超市。如果说P2P是针对管制的银行业的一次监管套利,那么这次互联网财富管理,则可以看成在证券公司和交易所领域内的一次套利。通过互联网,这些财富管理公司实质上在做的,是证券公司或者交易所正在从事的业务。原来一家企业想要股权融资,要做的就是在证券公司的辅导下进行股改和上市申报,并在交易所内进行交易。但现在,通过互联网财富管理行业,企业想要获得融资却变得容易得多。不需要进行股改,也不用根据证监会的要求进行企业的内部整改,只需找一家机构撰写一份吸引人有看点的材料,成立一个私募基金,然后找到线上渠道,便能将股权销售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撰写材料的机构相当于证券公司,而线上渠道起到的是交易所的功能。在如此方便快捷的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一方法进行融资。可以预计,在同样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这一新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也有望获得一波飞速发展。

虽然最近针对私募散户化,银监和证监都出台了一些措施,防止不合格投资者进入到这个市场。但监管层绝不会出台政策,阻碍合格投资者参与到这类型的投资中去。虽然众多投资界人士呼吁参与这类投资风险太大,这个市场并不适合个人投资者参与。但监管层绝不会因为要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断这种趋势。对于监管层来说,如何将资金引入实体经济,防止在金融领域空转,是首要的问题。既然合格投资者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我又何乐不为呢。对于监管层来说,只要有所行动,将不合格投资者拦在这个领域之外,防止不安定事件的发生,确保政治正确,并将资金引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至于有多少大户被消灭,就不是我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了。

在监管层的默许下,相信互联网财富管理会得到快速地发展,因为其信息传播上的速度,是其作为渠道的重要优势。目前在这一领域已有多种多样的形

(使用麦策APP,享有更多精彩内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