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资产重组 二级市场股票量价异动

陆家嘴资产重组 二级市场股票量价异动
2016年11月19日 08:24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 夏芈卬 

2016年1月22日至10月18日,陆家嘴(600663)密集发布了多项涉及资产重组、年报高送转、停复牌等重大事项的公告,在此期间,每当重要公司发布前夕,二级市场上陆家嘴的股价、成交量、股东持股变化均出现了异动。

重要公告发布前夕股价、成交量先行

Wind数据统计,陆家嘴是从2015年开始运作资产重组的,期间曾出现过2次停牌。

对比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期间的万得房地产板块指数,陆家嘴股价在走势长期弱于房地产指数的情况下(如图1),在2016年期间股价走势反超了行业指数表现,尤其是图1中红圈圈定的四个时间段,整体走势出现突破性上扬,向上斜率陡增,成交量明显放大。

在第一个时间段,即2015年11月到2016年1月期间,陆家嘴在1月22日开始停盘,并于一周后公告重大资产重组,但在其发布重组公告前的一个月内,该股股价表现开始逆转长期以来走势更强的房地产指数,“这种股价突然拉升,成交量配合放大,短期内走势远远超过行业指数的走势,在没有明显重要公告发布的前提下,一般都是大型资金入场造成的结果。”众汇财经首席分析师方成林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中表示,“这种在重大资产并购重组发布之前1个月左右进入的大资金,有可能是‘先知先觉’介入的。”

在第2个时间阶段,即2016年5月18日复牌后,股价开始迅速拉升,两天振幅达到15.72%,之后股价转跌。资料显示,在停牌期间,陆家嘴发布了多项有关重大资产重组进展、2015年年报、以及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等公告。“这种复牌之后的巨幅上涨往往是前期潜伏资金获利出逃导致的。”方成林向《红周刊》记者解释。

在第3个时间阶段,陆家嘴于6月4日公告中宣布通过《关于转让上海陆家嘴开发大厦有限公司49%股权的议案》,而就在此之前的一周,其价格已经开始出现异动,由低位上涨了8%,在此次股权转让公告披露后,股价得以继续蹿升,最终收获了18.64%的涨幅。

最后一个明确价格异动的时间节点是2016年8月24日,当天陆家嘴发布了《关于公开挂牌转让上海佳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及部分债权进展的公告》,宣布以12.48亿元的价格将全资子公司上海佳二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转让给了上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上海人寿”)。然而,就在这份公告披露之前的两周,公司股价出现异动,大幅上涨了26.9%,直接从21.95元上涨至27.85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有大资金提前入场的可能,最终由此获得了很高利润。”方成林先生对此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记者发现,除价格出现异动外,在上述四个时间节点上,成交量也呈现同样的走势(附图2),均大幅超越了同时期房地产指数成交量表现,且也都在相关公告发布之后同时触顶。方成林认为,“成交量曲线与股价走势一致,也是较大规模资金提前入场的典型表现,比如2016年6月4日的公告发布后,可以看到成交量出现了极速的下降,这说明资金在离场。”

2016年的高送转让人惊奇

众所周知,在A股市场中,高送转行情向来以惊人的拉升幅度著称,而且往往是一些小盘股、次新股、民营股成为炒作的主题,但根据陆家嘴2016年3月22日发布的年报,公司以每10股向全体股东分配现金红利5.08元(含税)并送红股8股。对于像陆家嘴这种大盘蓝筹国资股实行高送转利润分配方案,这是在A股市场中近年内还是较为罕见的(附表)。

回顾历史,陆家嘴上一次利润分配方案中出现送股(或转增)还是在1998年,该公司在事隔17年后重新进行了大比例的送股。“在A股市场中,高送转一直都是重要的炒作点,吸引着很多投资者的眼球,高送转本身对企业利润增长并无价值,纯粹是一种吸引博弈资金参与炒作的手段,一般的大盘股管理层多使用现金分红等模式来回馈长期投资者,而不怎么会考虑讨好短期博弈价差的投机者,作为沪深300成分股的陆家嘴,之前许多年的分配方案也是坚持现金分红,这次反而是在多次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2016年实施了高送转,这有些违反市场的惯例,除非管理层迫切希望价格在短期内有比较大的上涨。”方成林先生对于陆家嘴高送转的分配方案也同样感到疑惑。

市场受到了高送转的鼓舞,根据万得数据统计,在陆家嘴2015年年报高送转公布之后,截止到6月14日除权日前,股价累计上涨19.1%,价格从最低39.75元,增长到最高47.35元,前期买入的投资者收获颇丰。

上海人寿首次停牌前突击入驻

那么在陆家嘴2015年年报公布前,究竟有哪些机构资金在进入呢?根据万得资讯数据统计,对比2015年底的公司前10大流通股股东,2016年一季报显示上海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万能产品1)首次进入了前十大股东。其中上海人寿在一季度新进持有1574万股陆家嘴B股流通股,而整个一季度从1月21日起股票就已经开始停牌,也就是说上海人寿在2016年的1月4日到1月21日停牌前的13天里突击买入了1574股B股流通股,并最终成为了陆家嘴第三股东。

在前文中,陆家嘴于2016年8月24日还发布了《关于公开挂牌转让上海佳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及部分债权进展的公告》,以12.48亿元的价格将全资子公司上海佳二实业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转让给了上海人寿。而在6月4日的公告宣布通过的《关于转让上海陆家嘴开发大厦有限公司49%股权的议案》中指出,“陆家嘴(600663)拟挂牌转让其所持有的上海陆家嘴开发大厦49%股权,挂牌价格12.45亿元。意向受让方应为依法设立有效存续的,且在中国境内注册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四类法人金融机构。在登记受让意向时,意向受让方实收资本或经审计后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亿元。”根据保监会的统计数据,上海人寿在今年3月刚刚具备了“实收资本人民币60亿元”的资格,而其保险公司的机构类型又恰好属于划定的四类受让机构类型中,似乎此次转让有为上海人寿“量身定做”的嫌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