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PPI、CPI抢发情人节,传递回暖迹象

1月份PPI、CPI抢发情人节,传递回暖迹象
2017年02月14日 18:30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 李健

在情人节这个浪漫的日子里,宏观数据也赶着展示甜美的一面。周二上午(2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1月份的两项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上个月为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9%,上个月为5.5%。以上数据在传递一个信息,宏观经济有回暖迹象。

石油、煤炭、有色拉动PPI上行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解读了数据上涨的原因,他表示,CPI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指数的行业从分类来看,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0.17个百分点;旅游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5.9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0.1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0.07个百分点,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约0.35个百分点。

绳国庆分析,根据测算,在1月份2.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2月份由于“春节错月”和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翘尾影响将明显回落。

对于PPI指数的回升,绳国庆分析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和洗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8.5%、38.4%、37.7%、24.4%、17.3%和9.2%,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38.8、4.4、2.7、7.8、0.2和2.6个百分点,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5.7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2.6%。

对于PPI的回升,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受供给出清、需求恢复、货币超发推动,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大涨,PPI大幅回升,从1月的-5.3%快速攀升至12月的5.5%,回升了10.8个百分点。考虑到2017年去产能加码扩围,以及房地产投资、出口、设备投资的需求支撑,PPI上升将对企业业绩构成支撑。

此外,任泽平预计,考虑到2016年初的低基数和2017年初的环比价格上涨,2017年1季度PPI同比增速可能高达7%左右。

外贸数据超市场预期

在日前公布的细分领域经济数据中,贸易数据好于市场预期。1月份,我国出口以美元计总额为1828亿美元,同比增长7.9%,与2016年12月份的负增长6.2%相比,同比增速提升明显。虽然环比下降12.7%,考虑到季节性因素,降幅仍高于市场预期范围。

其中,主要商品种类出口增速有所改善。高新技术和电机产品改善显著;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纺织纱线、箱包等止跌转升。1 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 2.3%,较上月回升10.3个百分点;电机产品出口同比增速4.4%,较上月回升10.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 0.3%,较上月回升 7 个百分点。

此外,1 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余额 29982 亿美元,较上月下降 123 亿美元,下降规模较前几月大幅减少。一方面,贸易顺差的扩大增加了经常项下的资金流入;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短期企稳回升暂时缓解了资本外流带来的压力,1 月末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6.8588,下降1.13%。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牛播坤认为,全球贸易额在2015年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后,2016年已经大幅收窄,但直至去年10月份,贸易额跌幅的持续收窄并没有带来贸易量同比的回升,事实上,2016年的全球贸易量增速只有2015年的一般,所以称之为“伪复苏”。但从近期的迹象来看,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企稳回升,全球贸易正从伪复苏迈向实质的复苏,换言之,不仅价格在回升,贸易量的增速也有望短暂走出2016年的低谷。

她进一步解释到,当前全球贸易的实质性复苏有赖于油价的反弹和中国经济的回暖,一旦中国经济再次面临下行压力,贸易复苏也将承压,这就意味着出口本身不足以对冲地产和汽车带来的压力。其次,去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持续升温,贸易和国内经济的正反馈链正在被撕裂,贸易的短期复苏对出口相关投资的提振作用也在弱化。

对未来判断出现分歧

对今年宏观经济的判断,各家机构的观点出现了分歧。

天风证券认为,地产和汽车消费的减少可能会拖累经济增长。2016年消费几乎全部来自地产和汽车,2016年地产销售累计同比增38%,带动了建材家装家具家居家电等地产消费下游产业链;而2016年乘用车汽车销售累计同比增15%。然而从2016年Q4开始地产销售下滑,不出意料的话,在地产销售见顶6个月左右从2017年Q2开始地产产业链的销售也会转头向下,如果17年汽车销售也撑不住,那靠消费内需拉动经济就可能成了一句空话。

但有一点是可以期待的,四五线城市及乡村在2014年后进入汽车消费爆发期。从汽车消费的结构性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及乡村是现有及潜在汽车消费的主力,四五线城市及乡村占总人口的70%,这个改善型消费的非主流市场累加起来比一二三线的主流市场还要大,如果能较好推进,或将成为企业未来获取利润的最大空间。

与此相反,方正证券任泽平则对市场判断相对比较乐观,原因是需求超预期、信贷超预期和改革超预期,带来业绩超预期。

首先是需求超预期,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去化非常充分,开发商现金流充裕,2017年有补库存需求。加上因城施策,部分大都市圈周边的三线城市销量比预期的好,2016年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1%,比上月加快5.3个百分点。

另外,基建和PPP项目得到政策大力支持。2016年以来PPP出现政策超预期、落地超预期、业绩超预期。2017年1月新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增长50%以上。

第二是信贷超预期,受PPI大幅回升和降息降准带动,实际贷款利率(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利率-PPI)大幅下降,从2015年3季度的11.4%一路下降到2016年4季度的1.8%,降到2012年以来的新低。另外,在房市债市被严厉调控的情况下,银行增加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力度。

最后改革超预期,一带一路、国企混改、去产能加码扩围、农业供给侧改革、PPP等政策持续超预期,带来改革红利。

受益于信贷超预期、需求超预期和改革超预期,企业业绩超预期,2016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5%,比上年加快10.8个百分点。

2016年底以来,机械、建材、钢铁等中游行业的景气持续超预期,行业景气正从上下游向中游传导。2017年1月,国内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辆8.2万辆,环比增长9%,比去年同期的3.68万辆大幅增长122%。根据工程机械协会数据,2017 年1 月挖掘机销量4548 台,同比增长54%,其中,小挖、中挖和大挖同比分别增长57%、33%和107%。基建、PPP、矿山和农村建设领域等成主要发力点,行业回暖有望持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