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中止6家修改,逾80家公司再融资等待宰割

8家中止6家修改,逾80家公司再融资等待宰割
2017年02月21日 19:00 红刊财经

红刊财经作者整理 何艳

再融资新规出台尚且不足两个交易日,已然刮起一股“新政旋风”,不刷刷相关新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在证券媒体圈混的。短短几天时间,新闻点(笑点)相当多,仿佛又到了考验段子手的时候。

先是再融资新规让“金融圈集体加班”的新闻,再是兴业证券“秒撕”定增公告,紧接着几十家相关公司或更改调整或按下“暂停键”,还有不嫌事大的媒体,标题党直接抛出了新政发威“多家公司挥刀‘自宫’”的说法等等。当然,段子手哪里都不缺,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重点啊! 言归正传,新规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提出了“定价基准日只能是发行期首日”、“距离前次募资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拟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20%”等硬性要求,这就直接使得一部分已披露预案、尚未被证监会受理的定增项目不得不大幅修改,甚至可能被迫终止。 据统计,截至2月20日晚间,已有18家上市公司发布紧急公告,拟调整重组配套融资方案、修改定增方案,甚至终止定增。另据初步统计,将至少有200家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案受到新政影响。 8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定增

附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其中,华邦健康、多氟多、兴业证券、兄弟科技4家公司均因不符合“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的要求,决定终止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事宜。6家公司修订重组配套融资预案 

附表:

 数据来源:Wind资讯

4家定增方案“再研究”

附表:

 数据来源:Wind资讯据中信证券统计,按证监会受理作为新老划断,已发定增融资预案尚未获得证监会受理的有124家公司,融资规模超过2500亿,其中,42家公司新发股份超过了发行前总股本的20%,融资规模1496亿;44家公司的预案时间较最近一次完成股权融资不足18月,融资规模766亿元;上述合计影响81家上市公司(剔除重复),影响融资金额1959亿元。 预计募资超过百亿公司

附表:

数据来源:Wind资讯机构解读: 中信证券表示本次再融资新规与2016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以及IPO提速一脉相承并配套。新规控制再融资规模、降低再融资频率、规范资金使用,并降低发行定价选择弹性。最重要的,对二级市场潜在影响最大调整是定价机制,只能市价发行而不能“锁价”发行。从参与定增到二级市场解禁出售,资金收益由“锁价”的折让和持有期盈亏两部分组成。新规从“锁价”向“市价”的调整实际上削减了“锁价”折扣部分的收益,降低了定向增发参与方的预期收益率。对于更注重“锁价”套利这部分收益的投资者,新规会将其资金从原有链条挤出。其替代选择可能使得部分资金参与IPO打新(需要配置市值底仓),也可能进入大宗交易市场。资金配置由“长”转“短”,二级市场将整体受益于资金流入。 

华泰证券认为再融资新规重在规范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倾向、规范定价机制选择且改善再融资结构,旨在改善过去投机性融资模式,引导资本市场脱虚向实,为实体经济引入资金。新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坚持疏堵结合原则,实行新老划断。新规从多个维度引导投资者关注价值投资而非短期逐利,明确募集资金用到实处,有助于营造健康的投融资市场,真正实现脱虚向实。对二级市场而言,依赖高折价率来获取定增市场套利的机会将减少,定增市场的投资将更加关注公司的成长性和长期投资价值。有助于引导二级市场回归理性,回归价值,有助于套利资金回流价值蓝筹投资。

清和泉资本认为,加强有效监管符合监管层从中长期角度来进行市场建设,一方面防范和纠正过往炒作的市场风气,降低市场套利空间和波动幅度。例如市场之前存在的定增概念股等。另一方面是坚持过滤有效融资。剔除不合理的再融资项目,引导资金脱虚入实,支持真正的好公司健康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