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值期遭遇转型期,保险中介如何应对挑战?

当升值期遭遇转型期,保险中介如何应对挑战?
2017年08月02日 13:56 天雁商学院

第三方网络平台大洗牌为保险中介带来机遇

保监会《关于整治机动车辆保险市场乱象的通知》7月中旬下发后,多家无资格的第三方网络平台都进行了相关整改。如:腾讯下架车险,如今再点开腾讯网保险平台,已无车险页面;而易宝险也将之前的比价页面改成直接链接至各保险公司官网。

业内人士表示,车险是所有财产险中最具刚性需求的险种,而保险作为金融产品之一,其背后是真实的客户信息和财产信息。自互联网保险开展以来,车险的两大属性使得很多真实和看似真实的车险比价平台、小程序应运而生,在客户填写了真实信息之后,有的是专业的保险服务商提供服务,有的却是成为中间商贩售信息获利的工具。对此,保监会加大对第三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不具备保险中介网络经营合法资格,第三方网络平台只能开展简单基础性的网页链接服务,不能进行保费试算、报价比价、业务推介、资金支付等业务。

万事互相效力,在此影响下,保险中介牌照变得格外“吃香”。一方面,目前国内仅提供第三方网络车险服务的平台就在1000家以上,然而,真正有保险中介资格的可能不到300家。有互联网车险平台负责人表示,申请或收购保险中介牌照,将成为一部分没有资质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当务之急。

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混业经营已成大趋势,但严监管下,互联网金融的违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互联网公司对于持牌成为正规军的意愿愈发强烈。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日前与台湾富邦携手,再次加码保险业。根据企业股权管理办法规定,目前腾讯持有的保险公司数量已达上限,此次拟发力保险中介牌照。未来富邦金控的财险产品或其它公司保单,将在腾讯的微信等平台上销售保险业务。

不止是腾讯,阿里巴巴旗下已拥有杭州保险代理、上海蚂蚁韵保保险代理两家保险中介机构,并均由蚂蚁金服100%控股。

保险中介牌照价值凸显

除了互联网公司,还有其余想要进入保险行业的资本,也都在打保险中介的主意。

不过,对于部分公司来说,想要拿下保险中介牌照也没那么容易。资料显示,保监会自2015年起对保险中介牌照审批开放,但申报保险中介牌照的门槛一直在提升。根据监管规定,全国性保险中介牌照的注册资本金须达到5000万元,即便是通过收购手段,随着此次《通知》下发,保险中介牌照的溢价率也必然高涨。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保险中介机构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那些拥有低成本客户的保险中介机构在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也往往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在保险业回归保障的大背景下,如银保渠道等这些曾为险企带来大量保费的渠道已无法持续,反观保险中介的价值却得以发挥。尤其对于中小险企来说,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成本较高,依赖保险中介机构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对此表示,对于财险公司来说,由于保险中介手中掌握着大量的车主信息,因此中介机构对车险业务至关重要;而对于寿险公司来说,一些较复杂的保障型产品,同样需要保险中介机构介入,为消费者做条例解析、手续办理及后期理赔等服务。

保险中介经营状况整体良好

资本端对于保险中介机构如此热情,那么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状况到底如何?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在新三板股票的大部分保险中介机构均实现了盈利,盈利数额比较大的有盛世大联、润华保险、华诚保险、鼎宏保险等中介机构,净利润分别为5075万元、3398万元、2807万元及1367万元,均超过千万。此外,还有华诚保险、润华保险、众信易诚三家保险公司2016年的净利润同比出现了超2倍的上涨。在能够获取经营数据的14家保险中介机构中,仅有4家公司2016年业绩出现了亏损。由此看来,整个保险中介行业的盈利状况非常不错。

根据保监会披露的数据,目前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已多达数千家,这些机构通过代销保险产品或为保险公司提供其他服务方式赚取中介费、服务费。

前些年,保险中介机构的保费收入占比并不高,仅为10%左右。但近年来这一渠道却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中小保险公司回归保障的大背景下,银保渠道等此前为险企带来大量保费的情况已无法持续,专业保险中介的作用反而得以凸显。

保险中介发展空间大

根据保险会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监管共批准包括银建保险经纪公司、中建英大保险经纪公司等16家保险代理、经纪公司筹备开业,而在今年已正式开业运营的保险代理公司中,首批经保监会批准成立的互联网保险代理公司泛海在线,以及于今年4月获批开展互联网保险经纪业务的乐视金融也颇受瞩目。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Market Line的分析报告显示,在2012-2016年间,中国保险经纪市场以16.2%的速度迅猛扩张,已帮助提振了全球保险经纪业务的增长率。该报告还表示,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未来数年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将推动保险经纪业务健康发展。该报告同时预计,到2021年,全球保险经纪市场价值将达到548亿美元。

传统保险中介机构转型迫在眉睫

在第三方网络平台的高速发展下,传统保险中介机构面临转型,然而如何推进成为该行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作用越来越重要的环境下,其对保险中介机构的影响愈来愈深。这些第三方网络平台在消费者和保险机构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不但提供了各类信息和服务,而且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来看,传统保险中介机构已有所行动。根据保监会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117家保险机构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其中,76%的保险公司通过自建网站、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不同经营模式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不是保险中介的对立面,互联网本身也是撮合的中介,线下的保险中介可以与互联网结合,也可以向互联网转型。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保险资质和网站运营归属同一家集团公司才会兼顾保险行业和市场需求两方面的经营风险。

治乱固本谋发展

保险中介机构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治理违法乱象。

对于传统保险中介机构来说,经营中存在的灰色地带和潜规则更受诟病。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监管方面共对71家保险中介进行处罚,累计罚款金额近千万元,其中,虚列、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资料是多家保险中介机构被罚的主要原因。保监会此前下发的《关于2017年继续开展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亮剑行动”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在规范保险公司销售行为的基础上,将违规销售行为的检查对象延伸至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规范中介渠道的保险销售业务。

而针对传统保险中介机构未来发展趋势,业内专家坦言,未来,在互联网时代,保险中介以及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能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发展趋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