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上市险企寿险增速明显,原因是啥?

四大上市险企寿险增速明显,原因是啥?
2017年08月18日 14:42 天雁商学院

近日,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上市险企保费数据已全部披露。

四家险企同比增长20.9%

整体来看,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前7个月保费收入依次为3822.76亿元、3691亿元、1846.43亿元、683.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18.1%21.9%、-12.1%。四家险企前7个月合计保费达10043.98亿元,同比增长20.9%。

分业务来看,四大上市险企旗下寿险公司保费合计达8102.68亿元,同比增长21.6%;四大上市险企旗下产险公司保费合计达1816.26亿元,同比增长17.8%。

从上市险企寿险部分来看,中国人寿前7个月累计保费收入3691亿元,同比增长约18%。对于未来的保费策略,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在其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强调,公司将优化业务结构,把提升价值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逐步实现规模取向到价值取向的转型,坚持“重价值、调结构”不动摇。

平安寿险前7个月原保费收入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37.6%。平安寿险个人业务原保费规模为2506亿元,占比达到95%以上,其中,个险新业务占比40.9%,个险续期业务占比55.0%。

太保寿险前7个月原保费为1239亿元,同比增长30.4%。中国太保董事长孔庆伟近期在其半年度经营形势分析会上表示,公司要在前期转型成效基础上,进一步专注保险主业,做精保险专业,要围绕“数字太保”、“协同发展”、“完善布局”、“战略管控”、“人才支撑”这五大关键词,规划启动“转型2.0”。

新华保险前7个月原保费达683.79亿元,同比增长-12%。新华保险董事长兼CEO万峰在新华保险上半年经营分析会议上表示,新华保险要在今年年底基本完成转型任务,明年开始进入发展期,形成新的发展态势。目前,新华保险的转型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转型基础尚待加强。

有三大利好因素

研究机构认为,上市险企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整体改善,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利好:

第一,险企投资收益上升、负债成本下降,利差改善。海通证券预计,2017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9%、5.8%、5.5%和5.3%,整体较去年同期显著改善。同时,2017年上市保险公司负债成本下降,2017年一季度开门红期间,部分主力年金险的预定利率由4.025%下调至3.5%或2.5%,因此利差将有明显改善。

第二,随着国债收益率曲线的上移,险企准备金补提压力减小,利好净利润数据转好。由于2016年10月下旬国债收益率上行,显著提升了750天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与之挂钩的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提升,准备金计提大幅减少,从而有利于利润上行。海通证券预计,2017年二季度曲线的环比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约4个基点—5个基点,因此准备金多提的程度明显减少,带来显著的边际改善。而曲线有望于2017年年底实现触底回升,从而减少未来准备金的计提规模,给2018年利润带来更高增长。

第三,作为利润后备来源的剩余边际摊销规模稳健增长。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披露了相关数据。2016年末,平安寿险有效业务剩余边际余额达到4546.77亿元,较当年年初增长37.4%;太保寿险有效业务剩余边际余额为1726亿元,较年初增长30.6%。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四大上市险企保费增速下滑,但是今年以来保险股股价涨幅明显,呈现利好趋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