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行突然出手!股市、期市跌声一片,楼市震动

今天,央行突然出手!股市、期市跌声一片,楼市震动
2017年02月03日 21:00 ipo观察

一路(16)有你,一起(17)同行

春节期间,观察君将推出《2017年,我们在ipo观察等你》春节系列活动,每天推送一位观察君老朋友的春节祝福,他们或是财经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是投资界的风云人物,亦或是造诣精深的媒体人。过去4年,这些财经证券领域的知名人物,见证了ipo观察的成长,并在我们平台上分享过最新财经事件的独家解读,提供过最专业的投资干货,以及最有趣的行业轶事。2017年里,他们将一如既往地陪伴我们。

新年第八期,文末与我们见面的是来自首控鼎革教育基金总经理——王亚宁,如果您想对我们王老师说什么,欢迎留言!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天天说钱(ID:liuxb0929)

鸡年第一个交易日,本想大干一场的期货炒家,还有那些向来在年初有“冲动传统”的银行们,遭遇当头一棒——

央行又“加息”了!

▲1月新增货币投放量(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加息”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这里的加息不同于通常意义上央行直接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而是央行定点或者在特定环节将利息抬高。

今日(2月3日)消息,央行将进行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同时公开市场有1200亿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净回笼700亿,连续五日净回笼。同时,央行还全面上调了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具体调整如下

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35%,此前为2.25%;

1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5%,此前为2.4%;

2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5%,此前为2.55%。

逆回购相当于央行给银行借钱,逆回购利率提高,意味着银行从央行那里借钱的成本提高了,银行的成本自然会转嫁到下游,进而将利率抬高的影响传导至整个经济体。

逆回购利率上调了,但这还没有完。据路透报道,中国央行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7天和1个月品种均上调10个基点,分别至3.35%和3.7%。路透报道称,利率变动2月3日生效。

此外,央行还上调SLF利率,隔夜品种上调35个基点至3.1%;7天和1个月品种均上调10个基点,分别至3.35%和3.7%。

另据“财新”报道,央行通知:自2月3日起,不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再加100个基点,即隔夜、7天、1个月的利率分别为4.1%、4.35%、4.7%。如果消息属实,则这种把加息和综合考核结合起来的做法,将更有杀伤力。

也许有些读者看不太懂:这叫什么加息?存贷款利率加了吗?

随着过去两年中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央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意义已经没有以前大了,因为各个银行可以自行浮动利率。

相比之下,货币市场利率(主要是央行、商业银行间短期资金交易)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所以,近期央行一般使用货币市场利率来影响市场的真实利率。

比如在2016年,央行几次通过降低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来引导市场利率走低。2016年四季度以来,则通过收紧流动性,提高短期市场利率。到了春节前,直接提高了6个月和1年期MLF的利率,相当于直接加息了。

此次上调逆回购和SLF利率,可以看做是央行年前加息动作的一个延续,或者是强化。

加息意味着资金贵了,它对于楼市、股市、债市、期市都构成利空。而且此次央行出手非常迅猛,没有给市场喘息的机会,堵着鸡年的大门直接开干。所以市场心理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首当其冲的是国债期货。利率上调意味着债券价格下跌,今日上午,国债期货主力品种T1706一度大跌超过1.3%(下跌2%即是跌停),上午收盘时跌幅收窄至0.9%。

▲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品种T1706走势

更惨烈的是商品期货。螺纹钢、铁矿石等在去年大涨的商品跌幅尤为明显。

▲部分商品期货2月3日上午收盘时跌幅

过去一年,我国三大物价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的全面上扬。对此,上证报报道指出,中国的物价形势正由结构性通缩转向通胀,新一轮通货膨胀周期正在悄悄降临。这是中国经济形势的一项重大变化。

留意到,去年煤炭、铁矿石等产品价格疯涨,推动家电价格上行;化工原料上涨,带动涂料(比如钛白粉)、农药(草甘膦)价格上涨。央行近期上调利率的动作,或有利于压制物价继续上行的动力。

▲PPI在2016年明显回暖

鸡年首日股市表现也非常清淡,上证指数只是红盘开,但随后持续回落,到中午收盘时下跌18.07点,跌幅0.57%;中小板、创业板表现与沪指大致相似。

黑色系期货品种大跌,到上午10点40分,主要合约跌幅如下:

A股市场也出现了显著下跌,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创业板指、中小板指等四大指数全面飘绿。

央行为什么继续加息?我认为以下几个因素非常重要:

第一、这是降杠杆、防风险的需要。

2016年前10个月,是历史上利率最低、流动性最宽裕的时期,央行的初衷是通过放水,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事实上收效甚微,只是催生了一波令人瞠目的“房地产局部大牛市”,加重了城市居民的负担。除房地产,债券、期货、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普遍出现了严重泡沫。2017年是换届之年、美元加息提速之年、特朗普新政元年,不确定因素非常多,防范金融风险、防范资产泡沫是央行当务之急。

2016年,央行曾两次收紧货币政策:一次在4月底,一次在12月。其中12月之后,央行显然铁了心,认识到企业杠杆率不能再提高,短期利率不能太低,货币政策发生了彻底的转向。

央行先是不再提“降息,为企业降负”,随后对货币政策的定义变成了“稳健中性”。

第二、这是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需要,也是缓解跟美国矛盾的需要。

由于外汇储备仍然有3万亿美元,距离2.2万亿美元的第一道警戒线还有相当距离。在过去几个月,央行采取这种战术:先是在11月到12月加速贬值到接近7,然后在进入2017年之后节节升值。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打消人民币贬值的市场预期;第二,稳住特朗普的预期,给他面子,避免开打全面贸易战。

春节期间,特朗普就汇率问题对德国和日本开炮,认为他们操纵汇率,认为美元汇率偏高。话音刚落,欧元、日元对美元就开始小幅升值。此次中国央行加息,有利于稳住人民币汇率。

中国在特朗普上台前后,已经给他送上了两份大礼:一是在1月17日公布了含金量极高的新一轮开放政策,二是让人民币从6.96附近升值到目前的6.87。

中国不怕打贸易战,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也没有必要主动挑起贸易战。如果开打,也让美国承担开战的责任。

央行在鸡年第个交易日的动作,向投资者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不要再幻想重演2016年的资产泡沫,不要对投资收益期望太高,时代已经变了!

最后谈谈此次央行“加息”对楼市的影响。由于目前央行只在货币市场加息,没有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所以居民购房的负担尚未增加。整体而言,房贷利率仍然维持历史低点,除20多个中心城市之外,绝大多数城市房贷政策仍然宽松。所以,目前加息只给楼市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并无实际压力。

2017,我在ipo观察等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