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研发成功,袁隆平让2.8亿亩盐碱地变良田!

海水稻研发成功,袁隆平让2.8亿亩盐碱地变良田!
2017年09月29日 16:30 牛熊交易室

一生都为水稻而活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再一次为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带来举世瞩目的好消息。

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青岛进行实地测产。经评测,其中编号为0045的耐盐碱水稻亩产达620.95公斤。

袁隆平对于此次测评结果满意,并表示明年将再选2个点大田种植以观察表现。对于外界关注的转基因问题,“海水稻”研发中心明确表示盐碱水稻不是“转基因”品种。

“海水稻”的研发成功,对我国粮食战略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据袁隆平介绍,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亚洲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而中国有1亿公顷盐碱地,其中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

研发团队计划,在5到8年内在全国推广1亿亩“海水稻”种植。如果“海水稻”能成功推广,按照每亩盐碱地产值200-300公斤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

而这不仅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巨大,甚至将深刻改变人类的命运。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8亿饥饿人口,如果全球可开发利用的143亿亩盐碱地都能种上“海水稻”,意义不言而喻。

除了“海水稻”,袁隆平还为世界粮食安全带来福音。

作为对镉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取得突破,将扭转我国部分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趋势。

镉被认为是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污染元素,不仅污染土壤,还会在人体中积存,导致软骨症,最严重的还会引发癌症。镉污染危害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1956前后,在日本水俣湾爆发的水俣病。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向环境中释放的镉高达30000吨左右。其中82%-94%的镉会进入到土壤中。

据袁隆平介绍,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水稻亲本干净了,水稻种子自然就干净,人们就可以吃上无镉污染的粮食。

今年87岁的袁隆平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已被推广到20多个国家,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2014年,袁隆平曾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但未获奖。

“海水稻”成功研发,以及水稻亲本去镉技术取得突破,袁隆平不仅将让世界更多饥饿中的难民吃上饱饭’,还解决了“安全吃”的问题。

诺贝尔和平奖当属袁隆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