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使用减少误报警?

心电监护仪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使用减少误报警?
2023年12月31日 11:24 护士网

什么是心电监护呢?

心电监护是监测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手段。普通心电图只能简单观察描记心电图当时短暂的心电活动情况。而心电监护则是通过显示屏连续观察监测心脏电活动情况的一种是无创的监测方法,可适时观察病情,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心电活动指标,并指导实时处理,因此对于有心电活动异常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塞,各种心律失常等有重要使用价值。

什么是心电监护仪呢?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能同时监护病人的动态实用的精密医学仪器。该设备具有心电信息的采集、存储、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并具备精准监测、触屏操控、简单便捷等特点。

那么心电监护的报警原则是什么呢?

1.全力保证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生命安全。

2.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医务人员在工作范围内能够听到。

3. 不允许关闭报警功能,除非患者处于临终状态,家属放弃抢救及治疗;正在抢救时也可以暂时关闭报警。

4. 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应是安全范围。

5. 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

6. 转运过程中,转运监护仪上的报警设定必须与床边监护仪相同。

7. 要求医务人员在20S内处理黄色和蓝色报警,5S内处理红色报警。

降低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干预

- 强化训练 -

为了减少人工失误,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方法,避免出现操作失误。

- 加强检查 -

ICU患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变化较快,为了保证心电监护仪的正常功能,提高检查力度。按照每日一查、每周一查、用前检查的频率对仪器进行逐个检查和测试,保证监护仪的使用。

- 合理设置参数-

监护仪的参数设置过程相对复杂,但是ICU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该技能,设置滤波功能,消除机电、电滤等干扰,设置合理的通道,将报警音量和屏幕亮度控制在人体适宜接受的范围,避免报警声响起对其他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得监护仪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1. 心率:自身心率上下的10%-20%.下限不得低于40次/分,上限不得高于150次/分。波速25mm/s

2. 血压:根据医生医嘱的要求设定范围,若没有具体要求,根据正常范围设定SBP 90-140mmHg,DBP 60-90mmHg,MAP 70-110 mmHg.例;高血压,颅脑手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医嘱进行设置。波速25mm/s

3. 指脉氧饱和度:报警上下限设为90%-100%;或根据病情设置。例:COPD患者设为85%-100%,波速25mm/s

4. 呼吸:自身呼吸上下的10%-20%.呼吸正常者,下限不得低于8次/分,上限不得高于30次/分。波速6.25 mm/s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