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数新闻起到的效果都不是“喷出咖啡”,当你岁月静好时,可能只是把新闻当成一种消遣和娱乐方式。可当你陷入某种困境,成为一个“新闻贫困人群”时,更能感受到“看见”和“被看见”的热点的力量,努力去搜寻每一条相关的热点新闻,努力去让每一个人看见自己。新闻的作用,不是让每个人觉得它很重要,而是让那些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黑暗中摸索的人眼前一亮,看到新闻中的那束光。
吐槽青年出品曹林|文
新闻有什么用?我们做新闻的,常常面临着这样触及行业生存合法性的灵魂拷问。是啊,有什么用呢?在这个实用主义思维和精致利己主义浸染着一切的时代,一个事物或一个行业,似乎只有证明了自己可以“变现为金钱”的作用,才拥有了存在的正当性。报业大鳄赫斯特“你只管采访,我负责提供战争”的传说只是神话,大多数人浏览新闻时,可能只是出于消遣和娱乐,有什么用呢?
你会问空气有什么用吗?告诉你,新闻就像空气,窒息憋闷时才感到它的重要。新闻所包含的信息,就像弥散在空中的氧气,让我们呼吸着自由、开放、透明和生机。李普曼说,如果一个社群缺乏揭穿谎言的信息,他们就没有自由。——其实,新闻对人们的意义远比“揭穿谎言”要丰富多了,新闻不仅在大事件中推动社会进步、鞭挞丑恶、监督权力、捍卫正义,更多时候是那些平凡生活中的小热点新闻,以人们觉察不到的方式给人以力量。
新浪新闻的用户讲了几个故事,虽然看起来很小,不像撼动冤假错案、废除收容遣送、扳倒某个厅官那么震撼和轰动,但跟普通人靠得更近,对普通人来说,那些热点新闻的力量比废除了某个不合理的制度对他们更重要。
一个母亲说:我闺女在北京工作,一条热点新闻里说她爱吃的大樱桃儿涨价了,我就在家买了十斤快递过去。闺女视频跟我说,妈,我实现了车厘子自由。环卫工人邱月娥说,新闻说给环卫工人分配公租房,以前俺们想都不敢想,竟能住上租金低又安稳的房子。几个青年创业者说,看到今年的“创业扶持政策”发布,我想亲手点燃心中还未熄灭的创业梦。还有高三语文老师关注热点新闻押中高考作文题的兴奋,女大学生看到“流动儿童上学难”的新闻后投身公益教育的成就感,外来青年夫妻看到“海河英才计划”后成为新天津人后的快乐。
“揭穿谎言”和“扳倒厅官”这样体现新闻英雄主义的故事并不常见,而像新浪新闻用户讲的这几个故事,却每天都在发生着,我们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这些平淡生活里的新闻,看到一个热点新闻后发出尖叫:有的感受到手机另一端亲人的温暖,有的体验到新政的温情,有的看到平庸生活的一束亮光。
当然,有人会发出如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那样的疑问,你们新闻人不要自恋了,新闻和媒体只是信息的传输者,而不是信息的创造者。比如,如果媒体报道减税的新闻,其产生的效果源于官方减税政策,而非源于新闻。比如媒体报道了共享单车的押金问题,很多共享单车企业都免收了押金,那这是新闻的效果还是收费不合理的原因呢?其实这种质问并不能解构新闻的意义,没有新闻报道,人们就无法获知这些信息,就拿那几个故事来说,新闻沟通了母亲与女儿,让环卫工人、青年夫妻、青年创业者“看见”了希望。
著名新闻人梁衡去年获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时一段答谢辞很有意思,他提到了同样的问题,每一个名人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新闻手”。他讲到,在一个表彰大会上,表彰了来自各行各业的100位优秀人物,从经济学家到歌唱演员,从厉以宁到姚明、李谷一。有人发现,这100个人里并没有新闻界的人物。梁衡说,但是我们知道,这100个人的成名,都有我们新闻人的汗水,都有我们新闻界的报道、宣传、推广。信息社会,传媒时代,每一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新闻手”,都站着一个新闻群体。
不只是名人,政策的宣传,事件的影响,观念的传播,情感的传递,哪一个过程背后没有一双看不见的“新闻手”呢?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身边。
媒介学者帕瑞斯说,多数新闻从业者想在受众中唤起的回应是震惊,他引用了一位记者的话——这位记者希望读者在早餐桌前读到她写的头版报道时喷出咖啡,并叫道,我的上帝,亲爱的,你看到这条新闻了吗。——其实,多数新闻起到的效果都不是“喷出咖啡”,当你岁月静好时,可能只是把新闻当成一种消遣和娱乐方式。可当你陷入某种困境,或者急需某种信息,成为一个“新闻贫困人群”时,更能感受到“看见”和“被看见”的热点的力量,努力去搜寻每一条相关的热点新闻,努力去让每一个人看见自己。新闻的作用,不是让每个人觉得它很重要,而是让那些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黑暗中摸索的人眼前一亮,看到新闻中的那束光。
关于新闻的意义,米切尔•斯蒂芬斯在《新闻的历史》中讲了一个好玩的故事,说的是当年的印度:因为有了新闻纸,印度警察越来越难做了。新闻纸为何成了警察的麻烦?警察解释说,以前村里来一名警察,人们就会害怕。现在就算来六名,人们也无动于衷。新闻纸告诉人们,警察不会打他们。在著名的怀特案审判期间,立场鲜明的贝内特曾高呼,新闻业是国家的现场陪审团。实际上,新闻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多数都不是借助激动人心的大事件,而是浸润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小热点。它的影响很多时候不是直接的、轰动性的、线性的、短期的,而是像蝴蝶效应那样,无意之中扇动的新闻翅膀,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让一群人看到了生活的光芒,看见了热点的力量。
就像《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中所写:那种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无论是环卫工人看到“公租房”热点新闻,还是青年夫妻看到“海河英才计划”,不都像井里的人看到天空,然后往上爬。
刷刷热点,看看新闻,觉得新闻对自己没什么用,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一方面说明你挺幸福,没什么“必须求助新闻”的烦心事。另一方面,说明新闻已经融入你的生活,以让你无感的方式自由呼吸。就像那个母亲看了新闻给女儿寄车厘子后,看到女儿自由快乐的样子,也跟着一起欢乐,那,就够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