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Top1,网友:根本骂不过来

热搜Top1,网友:根本骂不过来
2024年05月27日 11:58 影探探长

意料之中,《庆余年2》稳坐2024上半年“剧王”,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开播首日央视收视就破了2,腾讯视频的热度更是一路飙升到34000(腾讯视频近两年,只有12部剧破3万),创下了该平台开播首日的历史最高纪录。

这个成绩甚至超越了年初极为火爆的《繁花》,后者花了九天时间才达到类似的热度。

据云合数据统计,《庆余年2》在连续剧热播榜市占率一度高达43.9%,市场占有率17.9%(《繁花》市占率4.2%,《与凤行》12.3%)

单日有效播放量超过一亿,成为2024年首部市占率超过40%的电视剧。

再叠上日更buff,《庆余年2》直接在豆瓣电视榜和热搜上开启了霸榜模式。

各种话题、梗和脑洞那是层出不穷👇

#庆余年剧王#、#庆帝我要diss你#、#范闲这下吃到甄嬛的苦了#、#庆余年 权力的游戏之东三省#......

就当这一切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时。

意外发生了——

开播短短1天后,它口碑崩塌稀碎,甚至出现了下架的呼声。

网友狂爆粗👇

“垃圾电视剧,群老戏骨捧着一个要小聪明的,全靠运营托着!”

“屎中屎,剧情拖沓,没有逻辑,广告巨多,不改编不乱加情节按原著拍会死吗?”

目前《庆余年2》豆瓣开分7.0,成绩远不如《庆余年1》的7.9。

《庆余年2》这是肿么了?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审判一下它吧——

「庆余年第二季」

Joy of Life 2

2024.5.16 中国大陆

争斗还在继续

《庆余年2》的故事承接上季结尾。

在第一季中,范闲为了能与林婉儿联姻,出使北齐——

护送肖恩,并救回间谍言冰云。

期间,他发现林婉儿的母亲(长公主)与二皇子走私勾结……

在二皇子意识到范闲可能会回京都揭露他们的秘密后,派出自己的贴身侍卫谢必安强迫范闲合作,甚至使用威胁手段。

面对压力,言冰云选择帮助「范闲假死」以便他安全返回京都。

回到京都后,范闲直接进宫向庆帝表明自己还活着。

随后,他又寻找新的盟友——太子,打算两人联手对抗二皇子。

那么,这场政治斗争将会如何发展?

庆帝看着自己这三个儿子争得你死我活的,他又会做什么?

阴谋、阳谋、权谋的争斗还在继续......

不吐不快

你真的很难想象,五年前能写出爆款黄金爽文的,和五年后写出弱智无脑,搞烂梗的竟然会是同一个人。

据说,光剧本打磨就花了三年。

也不怪网友辣评👇

“王倦(编剧)好像有五百个烂梗迫不及待地要和我说。”

针对《庆余年2》的诟病,虽然涉及面很广——

包括剪辑、配乐、演技、人设全崩、新角色不讨喜、换角惹争议、情节雷人,剧情注水严重......(简直太多了)

但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剧情逻辑漏洞,难以令人信服。

全员人设崩塌,谁搞笑谁知道。

「范闲假死」,bug叠bug,细节上的疑问👇

范闲死后,谢必安为啥不验伤?

为啥就轻信了王启年和言冰云的话?

火化场景中,木材堆成山,怎能确保里面的确实是范闲?

王启年又是怎么把范闲遗体偷梁换柱?

所以。

整个「范闲假死」的剧情只有在“谢必安纯粹是个der”的情况下才站得住脚。

换句话说。

就是王倦狗尾续貂第一季最后没用的原创情节,坑自己,然后强喂给观众必须接受这一设定。

因为有了“假死”引出了“欺君”,问题是怎么就欺君了?

范闲为了大庆,鞠躬尽瘁,信也不是他传的,话也不是他说,自己的确是被捅了一剑,有人把错误的消息传到庆帝那里,这也能算是范闲的错?

而且,回顾第一季,庆帝不是还说过“只要能办事,欺君怎么了”吗?

第二季里突然把“欺君”这事儿抬得这么高?

感觉编剧是情节不够,硬是加料来增加戏剧张力。

前两集全是演范闲怎么摆脱“欺君之罪”,结果到了庆帝面前,一句滚,结束了假死欺君的戏码。

其次。

老金的死,索然无味。

第一季中,滕梓荆的牺牲在剧情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牺牲贯穿第一季,也深深的改变了范闲。

可到了第二季中,同样的情感深度和剧情推动明显不足——

范闲作为一个聪明且擅长权谋的人,明知青楼是危险之地(逼良为娼)却天真地以为一个底层老百姓能顺利赎回女儿。

想必老金进去之前,大多数观众已经能猜到他的结局。

让主角临时变“蠢”只为铺垫悲剧,推进剧情,赚观众眼泪的戏码五年了还在重复。

不否认老戏骨的演技是真好,可剧本对待角色太工具化了。

还有。

抱月楼里,二皇子和太子的见面,那可是剑拔弩张的好戏,结果仅用了几句烂台词就解决了问题。

除了剧本问题。

《庆余年2》在角色塑造上也没能达到第一季的高度。

新解锁的几个角色如👇

王楚然的歌妓桑文、毛晓彤的大公主、付辛博的大皇子等,出场次数寥寥无几,给人的印象相当浅薄。

王楚然的歌妓桑文、毛晓彤的大公主、付辛博的大皇子(从左至右)

特别是“老默”范无救,这强行下线完全没必要。

他到死我都不知道,这人价值和作用是什么?

二皇子的小迷哥?羊驼发型的忠实用户?炮灰?

你说你不好好卖鱼搁这儿干啥呢

宣发时,声势浩大,对外宣传新一季有N个新人物,让观众可是一通期待。

结果。

观众现在看到的却是随便的涂涂抹抹,不仅没有增色,反而让整体故事的味道都变了。

除了新人物成了打酱油的,连老角色的性格也来了个大转变,跟之前判若两人。

拿庆帝来说,之前不是个精明冷静、心狠手辣的角色吗?

结果一听到范闲“死了”,这位爷立刻情绪失控,穿着足力健满宫里跑,慌得一批。

我们熟悉的那位算计深沉的庆帝哪去了?

说到这里,大家也别被表面迷惑了,庆帝这波疯狂可不是因为“父爱泛滥”,而是因为他的大计可能要泡汤了——

派遣范闲追查神庙的下落。

这突如其来的“死讯”无疑让他看到了自己在第一季中所有的布局要功亏一篑,这才是他真正的崩溃点。

再说说老角色新演员。

言冰云由肖战换成了吴幸键,网友对他的评价也是两极分化的厉害,不过仅限于一条界线——

抿嘴。

爱抿嘴=演技差,硬是把肖战给看顺眼了👇

“有病治病,别折磨观众行不行?”

“当年嫌弃肖战面瘫,批评他面无表情。现在又觉得他好了。”

另一波觉得演技还行,就是有点爱抿嘴👇

“新的这个言冰云挺好的,看起来终于像个配角,希望第三部还有他。”

金晨接手了叶灵儿,结果她一亮相,那一脸的现代科技感直接让原著粉和观众大开脑洞,弹幕刷得比剧情还精彩👇

“武将的女儿,应该彪悍点,怎么感觉她随时要去开美容博客啊!”

“金晨才符合原著好吧,武将之女,用下巴都能戳死人。”

前期看下来。

《庆余年2》确实开局bug叠满,逻辑强塞,口碑远配不上爆火的数据,令人失望。

不过好在第9集之后,人物状态、剧情越发贴合原著,越来越有了味道。

当然,作为一款大爆剧,没有一点亮点是绝对不可能滴。

《庆余年2》里最大的惊喜非余皑磊饰演的邓子越莫属了。

特别是跟范闲在书房的对峙,简直是本季的高光时刻。

“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一句话就把邓子越的人物给立住了。

范闲一句:

“你是想给自己留点脸面,还是想别人夸你有气节?”

直击内心。

邓子越的苦笑,真是演技派的写照。

据说,当初《庆余年》出品方找到余皑磊的时候,因为夏天拍古装的心理阴影和档期问题,他拒绝了。

好在,出品方没放弃,三番五次地邀请他,终于让他答应出演。

余皑磊对角色的投入也是非常认真,他不只是走过场,而是深入地研究角色背景,确保每个细节都能让观众信服。

他说。

“观众能够信服的是因为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决定了这一刻我的言谈举止,所有的一切,他甚至有的时候会大于个人的性格和背景。我在塑造角色的时候,我得问清楚自己,我为什么会处在这个环境里边,你可以没有篇幅去展现,但我心里很清楚。”

拍摄对峙戏时,余皑磊还在剧本的基础上添加了很多细节,完全是他通过对角色深入理解后的即兴发挥。

这种对角色的尊重和精进,让他的表演层次更丰富,也难怪观众会觉得这段戏能入表演教科书了。

既然说到《庆余年》里出圈的角色,羊驼皇子李承泽称第二,谁敢称第一?

角色设定有趣不说,演技也是美滴恨嘛。

看看这滋滋冒油的疯批劲儿👇

瞅瞅这先秦淑女步的放荡感👇

还时不时的给你来上这傲娇一瞥👇

当然,他也是全剧最惨人物。

常年的权谋生活将他的本性磨砺得狡黠而阴酷,这种认知让他的每一次决策都带着一种冷静甚至是疯狂的决绝。

其实,仔细想想。

二皇子和庆帝极为相似,他尽力模仿庆帝的不修边幅,不是因为想更好地理解和靠近这位既是帝王又是父亲的复杂人物,而是他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原著中。

李承泽的政治生涯可谓是充满了压力和孤独。

少时他并无过多权谋之心,痴迷于文学,然而最是无情帝王家,庆帝故意培养使他与太子争斗无非是想为庆国制造出一个完美的储君。

无路可退,他唯有挣扎求生,联手长公主、图谋不轨,却不知一切早在庆帝掌握之中……

看懂了这层意思,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会在范闲给自己下毒时惊慌失措。

他内心惶恐的不是因为范闲的反击,而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站在门前,竟无人援助,无人真心爱护。

范闲带着表妹离开,大哥的劝解也只是让他向范闲低头认错。

至于叶灵儿,巴不得赶紧跟他撇开联姻关系。

可以说。

李承泽的一生,生于帝室而终于帝谋。

周围的护卫,一个名谢必安(白无常),一个名范无救(黑无常),此非偶然。

黑白无常的陪伴,皆是天命,也是帝王家的常态。

超高能剧透ING

目前《庆余年2》已经播放了一半,显然有些情节让观众有点懵,但其实这些都是精心布局的伏笔,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做好了铺垫。

以下内容高能+渗透式剧透ing!

>>>>为什么庆帝对范闲所说的“走私案”避而不谈?

他是在等对的时机。

庆帝对范闲的打压,就是让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和局限。

庆帝并不怕皇子们之间的争斗,他真正害怕的是没有争斗。

原著中二皇子李承泽原本并无夺权的野心,这一切都是庆帝预设好——

只是作为太子的磨练石。

所以,即使他牵涉到重大的案件中,庆帝也只会象征性地处罚他,因为太子尚需利用他来成长。

以上是其一。

其二,还在于长公主李云睿。

庆帝完全知道长公主背后的种种操作,但选择对其宽容。

一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形象,避免内乱外泄。

庆帝说:

“繁琐礼教,律法森严的作用,是在人心里搭建高台,让尊严可以高高在上。皇族的笑话如果多了,敬畏就没了,没了敬畏,心里的尊严也就没了,这是自毁根基。”

二是长公主作为庆帝的“影子”,行为虽然激烈,但都是为了助庆帝推进统一大业。

原著中,长公主此生最爱是男人就是哥哥庆帝,但受制于伦理宗法,她只能和长相酷似庆帝的男人欲火焚烧。

因此,她愿意成为庆帝的棋子,为他承担所有黑暗。

这也是庆帝为何放任她肆意妄为的原因。

而长公主的存在,也使得庆国有了侵略北齐和东夷的借口,并成功促成了大东山一战。(原著中,最精彩的战斗,庆帝谋划二十年的大东山杀宗师局)

所以,庆帝的沉默并非不明真相,而是他清楚这一切的推手和最后受益人就是自己。

>>>>林相在朝堂上公开反驳庆帝,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在范闲和赖御史的舌战中,范闲借机将矛头指向二皇子,引发朝堂大讨论。

在这种涉及皇子的敏感问题上,聪明人通常会保持沉默。

然而,林相却异常活跃,先是阻止御史的上折,后又在陈萍萍递出贪污名册时火上浇油,甚至阻止皇帝阅折,显得有些脱线。

事实上,林若甫深知,未来的范闲掌握巨大权力(又是监察院又是内库)并且与他的女儿林婉儿结婚,这将让范闲的权势无人可及。

意识到这一点,林相明白庆帝这人多疑,不喜欢别人比他厉害,所以要制衡范闲势力,必定拿自己开刀。

于是,他就选择在关键时刻制造破绽,主动从权力中心退出,退休回家,颐养天年。(第22集已经非常明确了)

装不懂的人,才是真的懂。

>>>>陈萍萍让范闲参自己,又明目张胆地在陈园豢养花魁,为何?

当范闲与林婉儿莅临如此阔绰的陈园,心中难免生疑。

陈萍萍更是直截了当地自曝:

“如此巨贪,舍我其谁?”

其实,陈萍萍的这一行径,表面上是为试探范闲,看他如何应对。

实际上有几个目的👇

帮范闲看清楚庆帝的真面目,推动他去追求真正的公正;

把自己的名声搭进去,帮范闲建立起来干净、坚定的形象,让大家看到范闲真的是为了做好事,不是因为私人恩怨;

他公开和范闲对着干,是为了让庆帝看到他和范闲不是一条心的,这样庆帝对范闲就不那么提防了。

陈萍萍还聚集了很多歌姬在陈园,是做给庆帝看,让庆帝觉得他只关心享乐,不会对他构成威胁。

这样就有机会给叶轻眉(范闲他娘)报仇——

一个曾给予陈萍萍“人”的尊严与地位的女性。

原著中,陈萍萍虽是阉人,却曾历经世事波折,两度被生命中的重要女性所牵绊。

在他少时,他爱上了一名东夷女奴。

结果。

庆帝强行将女奴纳为己有,并使其成为大皇子的母亲。

随后,陈萍萍与叶轻眉的相遇。

叶轻眉不同于他以往遇到的任何人,她视他为平等的朋友,她的价值观和对正义的坚持深深影响了他。

但这段关系的纯粹和美好最终也被庆帝的冷酷和算计所破坏。

庆帝为了政治上的利益牺牲了叶轻眉,这一行为彻底触动了陈萍萍的底线。

于是为了复仇,他精心营造了陈园。

一方面构建起荒唐的个人形象,以此来衬托出他贪色的假象,用来迷惑庆帝。

另一面则是为了推行叶轻眉人人平等思想。

陈园里的歌姬们都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但不存在等级之分,是个小型乌托邦。

剧中。

有个片段是,庆帝研制炸药把自己炸了,陈萍萍的第一反应不是和护卫一样担心冲过去,而是在一旁观察他死了没👇

看到他没死,皱着眉头甚是觉得可惜啊

《庆余年2》的爽点究竟在哪?

有人说,《庆余年2》里的范闲不对味儿了。

如果说第一季他运气好似天赋,现在却步步为营,孤立无援,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他欣赏的赖大人惨死。

“一辈子弯下去的腰,最后被打直了。”

他想守护的老金及其女儿亦步步惊心,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在家宴上,庆帝更是公然发难,这一巴掌打的叫一个脆生。

一幕幕如此,难怪有观众会问:

“这还是我五年前认识的范闲吗?怎么没有之前的爽感了?”

其实。

《庆余年2》之“爽”,非《庆余年1》彼“爽”。

它真正的爽,是已经越过了一路逆袭,来到了对于理想的坚持与担当这一环节。

理想之初,总是光鲜。

然而,岁月流转,理想是否能保持其初心,不被世事磨灭,才是真正的考验。

范闲一开始只想为自己和所爱的人过上好日子,但慢慢地,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更大。

他不再满足于只是个被利用的棋子,而是要成为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人。

他开始质疑,探索自己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他与母亲叶轻眉一样,是那种难以找到同路人的存在。

即使身边有像邓子越、言冰云这样的支持者,范闲所要走的路终究需要他自己去闯。

迷雾里寻不见人,就把自己化为灯塔。

因此他无惧严霜,逐迹水月镜花般的碑文。

自我探索总是艰难,孤身战斗,不就为那临界逆转?

至暗时刻,且看小范大人那翻云覆雨的致命回击。

想来,这彻骨畅快才是《庆余年2》真正爽的所在。

如同范闲在鉴查院前,清扫母亲留在石碑上的“遵法如仗剑”。

这几字本已黯淡,范闲却不惧多费些力气,因他信得过👇

这道路虽远,他必行至,直至水清木秀,天地开阔。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