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之隔两重天 | 大连森林动物园游记

一山之隔两重天 | 大连森林动物园游记
2024年11月07日 09:03 花落成蚀

大连森林动物园是分两期修成,中间隔着一座山,山两边给人的感觉完全特别割裂。

从南门进入的,是二期园区,这部分比较新。门口左侧有一座颇有热带风情的热带雨林爬虫馆,植物按环境分区展陈,要是寒冷的冬天走进去,视觉上瞬间会有种去了南方的温暖感。然而展区里的两爬还是老的饲养、展陈模式,没什么看点,几只大鳄龟背上的硬币让人特别出戏。入口的另一边是小兽展区,属于条件还可以,但完全禁不住游客投喂的状态,让我也不太提得起兴趣。

再往里走,是豪华的大熊猫馆,大熊猫馆后方,连带着修了个小熊猫展区,这属实让后者沾了光,占了一片相当不错的山林,可惜大树不好管,园方怕小熊猫跑出去,不允许它们上太高的地方。于是游客找小熊猫基本都是低头看,好好的山林搞出了坑式老展区的即视感。

接下来,会步入散养区。一般野生动物园的散养区,都是搞个行车步道,单独收个自驾门票或者搞个游览车坐着看。大连森林动物园这个不一样,有游览车,但并不强制你去坐,游客啊完全可以直接走进散养区的步道/车道里,看到动物就停下脚步,想看多久看多久,哪像坐车上,啥都没看清楚,车“刷”的一下都跑远了。

大气。

这个散养区里,我最喜欢的是岩羊山。这是一座巨大的塑石山,周围的空间也不小这么一个画面,让我总觉得山上应该藏只雪豹,对着下方的岩羊豹视眈眈

可惜的是,大连森林动物园的散养区整个都没怎么做防投喂的设置,游客一多,羊就在笼网边待着。看得人觉得实在无聊。

再往前,是小猛兽区,这座动物园最大的看点来了。

非洲野犬!

我最喜欢的两种犬科动物,就是亚洲的豺,和非洲的非洲野犬。这两类动物分类关系很接近,构成了一条支系。豺和非洲野犬有类似的生存策略:它们都没有最顶配的身体素质,在所在环境里都不是最大的掠食者,在亚洲,有虎和狼比豺大,在非洲,有狮、豹、猎豹、斑鬣狗、尼罗鳄、泽鳄体型更大,非洲野犬都排不进前5。但它们都依靠紧密、庞大的狗群,聪慧、多变的战术,依靠团体的力量,狩猎大型猎物,占据了和老虎差不多大概比狮子低那么一点的生态位,这可实在是彪悍异常。

这其实和我们人类都有点像。

但相应的,非洲野犬和豺一样,遭遇了相同的困境,这有点像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要养活这么大的狗群,必须要有庞大且完善的生态环境,得有大量中大型有蹄动物供给它们当食物,群居且群大也容易受流行病影响。所以,非洲野犬和豺的数量都比较少,而且下降趋势明显。

还有个更麻烦的问题:人天然会关注大型动物,所以愿意保护虎、豹的人多,关注非洲野犬和豺的人就少。非洲野犬这个名字也很差,无论中文还是英文,让人一看,不就是个野狗嘛,有啥好关注的。我在这群非洲野狗前待了好一阵,真就听到有人这么说。所以,有些讲英文的科学家,建议不要叫它们“African Wild Dog”,太掉价了,改叫“African Wild Wolf”或者“Painted Wolf”比较好。结果不知道谁翻译的,管“Painted Wolf”叫“杂色狼”。好嘛,来了个色狼。

我不自量力的提一句啊:“非洲野犬”的中文不如改叫“非洲豺”或者“花豺”。本来关系近,行为类似,生态位类似,用“豺”这个字,合适,而且甚至反过来能加强我们亚洲豺的认知感。要是叫“花豺”,那就和亚洲豺的“红豺”一名对应上了,还跟我姓。

大连森林动物园的非洲豺群非常繁盛,分成了好几个圈舍展示。我对比了一下几年前来的记录,当年显然没这么多,显然是这几年繁殖得特别好。

但是,哎,我要说但是了。这时,园方得想办法给这个群换一换血统,丰富一下基因多样性。雌性犬科动物强盛的繁殖期,其实就那么几年,如果在一代之类,不多提升一点多样性,就会给未来埋下大坑。之前,国内有好几家动物园的豺繁殖得都很好,但后来都崩了,近亲繁殖造成的血统退化是重要原因。

不管怎样,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非洲豺,来大连森林动物园看准没错。但得挑时间,别中午来,中午它们会午睡。

这个小猛兽区,还饲养有狼、非洲胡狼和斑鬣狗。顺带一说,非洲胡狼这种中小型犬科动物,曾经在中国动物园里非常常见,我这次转了半圈,发现好多此前饲养过非洲胡狼的动物园,都没了。这说实话是我没想到的事情。

再往前,猛兽区的熊们深受投喂吸引和危害,老虎的环境与展示在东北只能算大而普通,多少有些平淡。

来到这里,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岔道口,需要选择。往右是翻过山去一期的电梯,往左是去灵长区。灵长区当然不能不去,这么一折,近乎折回了二期大门口,要走好远的路,再折去一期,又是好一顿走。

大连森林动物园这游览动线设计是有问题的。

大连森林动物园的灵长区,动物种类不少,展区也大,看软装,显然有饲养员下了功夫,动物的繁殖状况也不错。尤其值得一看的,是原产自印度西高止山脉的狮尾猕猴,这个种群源于上海动物园。这种猕猴,外貌非常特殊,国内没几个动物园展,很值得一看。

但我怎么就觉得这么展区瞅着不对头,哪儿就是不对呢?

定睛一看,展区里种了好多柏树、剑麻/凤尾丝兰。好嘛,凤尾丝兰这种植物,种植指南里都会写,叶尖尖锐,容易伤人,不适合种在家里。那柏树,树叶也会扎手,树枝稠密灵长类没法爬进去。种这两种植物,图啥?就图展区里能有个植物看着漂亮点,但动物园又不爱上去,搞不坏呗。

那还不如种个假树得了,有绿色,猴儿好歹还能爬。

我也真是服了。

前往山那边的一期,笼舍老旧,闹心事更多。同是灵长类,那边的川金丝猴还是咱们自己的国宝,结果展区空荡荡的,比二期的灵长动物区差多了。豹、猞猁等一众中型猛兽的笼舍,也是那种陈旧无比的状态,动物无所事事,让人看着不舒服。

一期的展区里,唯一能留存体面的,是鹤展区。大连动物园的鹤,一向种类多,饲养状态好,繁殖好,颇值得一看。其最兴盛的时期,号称全球15种鹤养了13种,现在显然没那么多了。

然而,因为糟糕的动线,如果你从南门进园,那么走到鹤展区大概已经筋疲力尽,看动物的心情都少了很多。若是选择北门进,又是一样的道理,无非是走到哪儿累惨。

但是鹤们真的都好美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