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限购、经济数据、汇率与季报等联合的信号

看懂限购、经济数据、汇率与季报等联合的信号
2024年05月04日 15:34 玉名

近期市场数据有点忙,一方面汇率方面,日元异动明显,而美联储降息推迟,嘴炮加息;另一方面,地产限购纷纷放开,地产股异动,但地产数据,经济数据,各行业季报,都不理想,这里面因素和限购是吻合的,只不过很多股民忽略了。我们来做一个梳理,以及找到自己的定位。

经济数据释放的信号

如何看待近期经济数据?随着近期经济数据出炉和会议之后,可以发现当5.3%的gdp、3.95%的5年以上LPR,简单锚定一下2.65%的30y。在没有进一步调整目标前,决策者肯定不希望长债利率下探过快,这会影响市场对经济增速的预期。2月降准降息后,理应有6个月左右的观察窗口期(上市公司半年报节点附近)再决定是否进一步让利率继续下探。债券长期“牛转熊”并无基础,决策者希望更多是保持在这一利率水平做经济的观察,持续时间至少3-6个月。期间短期利率将维持稳定,债熊无基础。不过,风险资产随着季报窗口后,接受弱周期,超跌明显,有望迎来反弹修复(并非反转,需更长周期考验)

其中,4月份制造业PMI 50.4,比上月下降0.4,不过仍然是扩张区间;生产指数扩张0.7至52.9,新订单收缩1.9至51.1;从业人员收缩0.1至48; 主要是生产在扩张,而需求的扩张边际是下降的,仍然表现为需求低于供给。其中,消费和地产数据依然较差,说句实话,即便全面取消限购,房子也未必卖得动。现在是房地产下行周期,取消限购也未必卖得动。一季度钢铁上市公司亏损率超过80%,海螺水泥一季度利润下滑40%,地产链的商品要有打长期调整的准备

银行一季报出炉,建设银行下降2.2%;工商银行下降2.8%;农业银行下降1.63%;中国银行下降2.9%。股民感慨连5大行都下降,也不知道G DP怎么增长的5%!要知道银行是万业之母!其实,地产也是如此,关键是大家拿什么钱来买。前些年大多数人为了面子和被焦虑情绪左右,头脑一发热冲进去贷款买了,买后这两年连死的心都有了,大家也都看透了房地产的本质。最近房地产股异动,其实是误解了国家下一步的国债经济的本质,以为国家发国债就是印钱支持房地产,其实发国债是为了填补地方债务的欠款,支持民生和消费,并非再次救房地产,想过来后地产股将再次调整。

限购放开的背景与意图

如何理解放开限购?以前我们买东西都要粮票、布票、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等等。80年代后期放开后,价格并没有涨,反而更便宜了。源于放开了说明已经供大于求,先挤泡沫,再恢复到供需平衡的价格中枢。房地产大周期的上升周期已经走完,接下来是下行周期,回归正轨。

如何看待地产?30大中城市4月单月销售面积、累计销售面积降幅均在40%以上(统计到26日),周度数据来看,4月22-26日单周销售震荡回落。显然,依然低迷,大家就想到了政策会否放开。成都市完全放开限购,成都市商品住宅项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完全由企业自主销售,成都市全市不再限购。成都就打了头阵,市场期待一线城市带动力更大,结果北京的就有点强凑的意思了。

其实,限购放开的目的是不要跌太快而不是让你涨。放开说明已经跌到不可忍受范围了。萧条期政策的放开限制对市场影响不大,随着房企业务快速萎缩,逾期交房、烂尾、降价促销、信用暴雷等等,房企迅速出清,银行对于房企融资非常严格的限制、避免自身坏账,客户更是悲观观望、购房信心严重不足,尤其是期房销售,这一时期的客户甚至对交付的担忧会更敏感于价格。

汇率因素的思考

日本汇率最高突破了160了,加速奔向200。如何理解汇率?——3年前一位日本老奶奶,用1亿日元换了100万美元,到美国玩,到了现在还剩下62.5万美元,准备回日本,换算下来拿着1亿日元回去,别管贬值不贬值,就说,出来的时候带来1亿日元,回去的时候带回去1亿日元,一分钱没花,在美国享受了3年

还有另一种说法,中国老太太,2021年年初,日经225指数28000点时候,用100万RMB兑换了1600万日元,买日经指数。然后到现在日经从28000涨到38000,涨幅,35.7%,变成了2171.2万日元。然后现在卖出换回RMB,这个时候1元RMB兑换22日元。这个时候还回来98.7万RMB。辛辛苦苦三年,如果算上资本利得税,更少。因此,汇率因素的影响是更加明显,且更加隐蔽的。

经济弱周期中,大量中产的阶层跌落,因为赚钱难了,原本的扛杆太高了,所以开始勒紧腰带过日子,消费明显的下沉。这两年做高端消费品和奢侈品的团队,现在过的非常舒服,一点不受大环境影响。爱马仕、香奈儿、LV、劳力士连续调价。今年各大城市,薪资在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以上的工作(类似于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是8万多,2倍就是年薪16万以上),依旧面临着裁员、优化的情况。目前就业市场比较稳的,是那种薪资在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1倍左右的工作(类似于西安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万多,也就是年薪4万多的工作),这种工作还是容易找的。因此,中产下沉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