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患者时这些问题你注意到了吗?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患者时这些问题你注意到了吗?
2022年11月22日 17:27 中国护士网官方网站

导语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做好患者术后宣教很重要!经研究显示内瘘术后健康教育,对内瘘成熟与否有着重要作用。

术前护理

首先向患者说明造瘘手术对治疗的帮助,消除患者心理压力,解除紧张恐惧心理,强调手术注意事项,提前保护好造瘘手臂,切勿在造瘘侧手臂进动、静脉穿刺,以利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1天备皮,彻底清洁皮肤,切勿抓伤、碰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手术后护理

01

术后观察

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手术局部情况及内瘘通畅情况。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术侧手臂有无肿胀及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发现有伤口渗血、手臂肿胀疼痛、手指麻木发冷、疼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及时处理。

观察瘘管是否通畅,包括触摸有无震颤,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如果触摸不到震颤,应检查是否有切口敷料包扎过紧、袖口过紧等瘘管受压情况,并马上通知医生。

02

术后早期护理

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嘱患者将内瘘肢体抬高至与水平面呈30°以上角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内瘘侧手臂肿胀。

为避免寒冷刺激血管引起血管痉挛,室温保持在20℃~25℃为宜。尽量穿宽袖口内衣,造瘘侧手臂不能负重、受压,并严禁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输液、抽血,以免内瘘闭塞或出血。

严禁在内瘘侧肢体测血压、抽血及进行静脉注射等操作。

内瘘吻合口应术后第2日换药1次,然后每2~3日换药1次至拆线,更换敷料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敷料不宜覆盖过多,包扎不宜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宜。

一般手术后14天拆线,拆线前手指关节、腕关节禁止做剧烈运动,以防止出血,禁止伤口沾水,拆线后就可以进行功能锻炼。

03

促进内瘘成熟的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专科康复训练: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促进瘘管成熟。

术后24小时,可做握拳及腕关节动作,防血栓。

术后3~7天,开始内瘘强化护理,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3-4次/日。

伤口拆线以后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直至静脉突显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

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将40-50°热毛巾敷在内瘘的穿刺部位上,每3-5分钟更换1次,热敷20-30min/次,2-3次/天,每次热敷后沿动静脉内瘘的走向轻轻按摩5-10min。

健瘘操

04

健康宣教

注意保持内瘘侧手臂的清洁、干燥,防止敷料潮湿,引起伤口感染。

造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指导睡眠时避免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能佩戴过紧饰物。

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内瘘静脉处有无震颤,如有异常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术后2周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早期成熟。每天用内瘘侧手臂捏橡皮球3~4次,每次10~15分钟,使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内瘘局部肿胀2~3次/日 用热毛巾热敷,每次5~10分钟。

小结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主要血管通路,手术成功与患者的生命相关,其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成功及血透效果。在给患者讲解造瘘的目的过程中,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解除恐惧心理,取得配合治疗,并嘱患者自行保护好造瘘侧手臂,避免意外损伤,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教会患者自我判断内瘘是否通畅。

参考文献

[1]王环.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4):317.

[2]杨红云.浅谈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与使用[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04):34-35.

[3]陈晶,朱桂芬.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39-64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